韩艳 赵国永 张欣
摘 要: 地理科学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的一个专业。本文分析了地貌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指出地貌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是系统学习地理科学的基石。并从旅游业发展、地貌灾害的防治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学习地貌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貌学 地理科学 地位 意义
地貌学(又称地形学)以地表过程与形态塑造为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反映大气圈、岩石圈、水圈交界面上的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耗散过程,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1-2]。地貌学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相连为特色,对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都有重要作用。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地貌学在全球变化、虚拟地球等新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本文拟首先分析地貌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其次阐述学习地貌学的意义。
1.地貌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
1.1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同时,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由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和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组成,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化[4]。
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地貌虽然不是最活跃的因素,但却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影响和制约其他要素对环境作用的程度。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总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m,被誉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青藏高原如此高大的地形,对气象、水文、植被、土壤等造成很大的影响。高大的地形阻挡了中纬度高空西风带,导致西风带在青藏高原西端分为南北两支;同时,青藏高原存在,使得我国季风气候特征更加显著[5]。对流层中,气温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减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约0.65℃[6]。青藏高原处于中低纬度地带且山体高大,不同海拔具有不同的水、热组合,进而形成不同的植被、土壤、生物类型等,即形成不同的垂直带谱。青藏高原南侧受暖湿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降雨量较多,热量丰富,所以青藏高原南侧垂直带谱比北侧丰富多样。同时,青藏高原是亚洲大型河流的发源地,又被称为“亚洲水塔”,在青藏高原四周落差较大的地方,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总之,地貌是自然地理要素重要组成部分,且与其他要素联系密切。
1.2地貌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的特征、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伍光和等[7]将自然地理学分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和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部门自然地理学主要以某一个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作为研究对象。
地貌学主要研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的地貌要素,地貌学属于部门自然地理学。地貌要素是地球表层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且与其他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无论是对整个地球表面地貌要素研究,还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地貌要素的研究,均属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围,所以地貌学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地貌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从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得知,地貌学通常与地质学一同开设,是本科生入学后第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即进入地学领域的入门课程;同时,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的重要一环,因此该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这样设置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貌要素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本科新生入学后学习地貌学,有助于水文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等的学习。地球表面地貌的分布特征,影响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企业区位选择、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线的选取和建设、人们饮食习俗等,所以学习地貌学,有助于理解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知识。同时,学习地貌学,有助于遥感图像的解译。
2.学习地貌学的意义
2.1推动旅游业发展
我国地质历史复杂,历经多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备(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并分布广泛,独特的地貌类型构成千姿百态的旅游资源。
地貌旅游资源,具有稀有性、独特性,同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由于石灰岩和流水的共同作用,促使我国“两广”、云贵等地形成大量喀斯特地貌,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形成峰丛、峰林、孤峰、石林、漏斗、地下河、天坑、天桥、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地貌特征,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旅游。同时,带动当地的餐饮、住宿和娱乐业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从石林风景区管委会获悉,2009年元旦至6月20日,大小石林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15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1.66亿元[8]。
地貌旅游资源是内外地质作用共同形成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典型地貌景观。它是构成旅游资源的重要天然景观资源,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学习地貌课程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2.2预防地貌灾害发生
灾害地貌指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灾害的地貌作用与现象。灾害地貌主要有崩塌与塌陷、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冰川冻土地区的冻融作用等。
随着人口增长与区域人口密度的增大,人类在地区表面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貌灾害致灾频率和破坏程度都显著增强。2010年8月7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东北部降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造成1364人死亡,401人失踪,造成巨大损失[9]。
通过对地貌灾害的研究,人们认识地貌灾害发生的预兆,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貌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调查区域的地貌特点,确定可能存在的地貌隐患,预测和预防灾害地貌的发生,指导人们科学利用自然规律,减少人为诱发的地貌灾害,尽可能较少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2.3合理实施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要建设好一个城市,必须有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
首先要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城市的基本概貌,熟悉城市的自然条件。每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地貌环境也不尽相同。如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量较少,且地下水位埋藏较深,需要考虑城市的水源地选址问题;黄土结构疏松,遇水具有湿陷性,需要考虑地基承重能力,城市排水问题;同时,城市建设和人们日常活动时,注意水土流失问题。
城市地貌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地貌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地貌条件和环境评价等基础资料,继而影响城市的布局和建设风格,同时城市在规划中会对自然地貌进行一定程度地改造,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结论
地貌学在地理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地貌学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课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地貌学在促进旅游业发展、预防地貌灾害发生和合理进行城市规划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学好并运用好地貌学将是地理科学专业和相关地理人才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胡世雄,王珂.现代地貌学的发展与思考[J].地学前缘,2000(B08):67-77.
[2]李阳兵.地貌学研究进展简述[J].地理教育,2010(9):4-6.
[3]郭志永,翟秋敏.新世纪地貌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措施[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184-187.
[4]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叶笃正,高由禧.青藏高原气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6]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陈鹏.云南石林半年门票收入1.66亿元[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8/03/content_11819548.htm.
[9]李长江,麻土华.反思舟曲灾难事件:如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J].地质评论,2011(5):687-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