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亮
1.文献综述
(1)国外起步较早,底蕴深厚:面向需求,内涵丰富。1957年,法国建立高等翻译学院,学校课程始终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培养大量出类拔萃的高级翻译人才;研究范围广泛,实质性效果明显。翻译人才培养衍生出的翻译研究成果,涉及面对市场和适应社会需要(涵盖谈判、国际贸易、传播交流、市场营销、国际法律等)的研究,研究成果又促进人才培养。
(2)国内研究意识增强,不足之处明显: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丰富,实质性研究不足。CNKI检索共显示98条研究文献,涉及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毕业论文评测、翻译服务业发展等,明确涉及内涵式、实质性研究成果21篇;宏观性、一般性研究较多,内涵式研究较少。文献大多注重一般性培养模式研究,真正面向市场、面向职业、面向国际化的实践性研究不多,针对学校特色、地方特色的研究只有3篇,缺少研究专著;学术味浓重,成果转化不足。中国翻译硕士专业2007年正式设立,实践基础薄弱,受“重道轻艺”传统的影响,学者们还没完全从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模式中走出来,纯学究式、缺少成果转化的思维依然存在,阻碍翻译硕士内涵式、实质性研究。
2.研究目标
(1)如何准确地界定内涵式、实质性翻译人才发展的范畴,清楚地定位中国翻译硕士发展的状况、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梳理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获取课题研究的宏观视野,回答:“中国翻译硕士教育到底处于哪个阶段?内涵式、实质性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2)如何准确地了解国际交流、社会发展、市场变化带来的翻译人才需求,详细地实地调查翻译人才需求现状、潜力,进一步预测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分析需求产生的巨大推动力,解决“翻译硕士规模扩大和社会缺乏高层次翻译人才之间的矛盾”和回答“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怎么样用内涵式、实质性思维解决翻译硕士培养的瓶颈问题?怎么样优化翻译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的问题。
(3)如何实现翻译硕士内涵式、实质性的素质提升和发展,结合青岛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发挥我校石油特色、理工科为主的培养潜力和优势,解决“翻译硕士培养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和什么都学什么都不擅长的问题”,确定具体的、集约化的培养理念、原则、模式、措施和标准,促进翻译硕士能力可持续发展。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结合:国外研究成果的整理,翻译硕士教学现状及研究现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
(2)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结合:参加和举行学术会议、走访专家学者、验证进度资料、数据分析结果,得出更具科学性、可行性的阶段性、综合性论断。
(3)经验总结法和探索性研究法结合:总结课题组的研究结论,进行积极探索,完成论文写作和结题报告。
4.研究意义
(1)配合改革,发挥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三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2014)的主题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本研究适应学校的改革趋势,努力发掘翻译硕士点的学院学科优势、学校的学科依托和青岛的国际化发展优势,突出翻译硕士培养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突出课题研究的特色和针对性。
(2)凸显内涵,拓宽视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深化改革,提升内涵”,课题注重翻译人才自身内涵和特点,回归本源,思考什么是翻译硕士?什么是高水平的翻译硕士?翻译硕士头衔的价值在哪里?切入“实质性提升、内涵式发展”的研究视角,竭力避免传统英语语言文学“曲高和寡、束之高阁”的象牙塔式培养方式。
(3)构建模式,优化资源。围绕“内涵式、实质性”的思路,构建涵盖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实施策略、衡量标准的翻译硕士培养新模式,努力运用内涵式思维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项目致力于发挥翻译硕士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翻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扩大翻译人才的专业和文化影响力。
翻译硕士是文学院和学校专业学位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翻译人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5.研究内容
(1)整理研究文献,系统地梳理国际上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经验及研究成果,获取翻译硕士“内涵式、实质性”研究的国际化视野。
(2)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了解语言服务业的发展变化情况(2007-2014),分析专业化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矛盾和不足。
(3)构建全新的能力结构模式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并密切结合,能力结构模式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实践模式致力于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如何促进内涵式、实质性翻译能力的发展),有效体现理论方法的务实性和实践措施的针对性。
翻译硕士内涵式、实质性的能力结构涵盖:意识(行业关注意识、产业意识、职业规划意识)、知识(跨语言知识、跨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实训实战能力、理论总结能力、视野拓展能力、软件辅助能力、毕业设计能力)等方面。
内涵式、实质性的能力发展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双语双文化知识、宽广的翻译视野、突出的翻译实战能力、适应地区特色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业化、职业化翻译人才。
6.特色及创新点
(1)独特的切入点。“内涵式、实质性”研究切入点直击症结(翻译硕士千人一面、缺乏擅长的翻译领域、难以独当一面)和主要矛盾(数量巨大的翻译硕士和人才奇缺的翻译需求)。
(2)务实的模式创新。全新的能力结构模式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密切结合,能力结构模式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实践模式致力于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如何促进内涵式、实质性翻译能力的发展),有效体现理论方法的务实性和实践措施的针对性。
(3)新颖的观点。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观点的创新是科研创新的核心,本课题创新性地提出:学生自主选择擅长的翻译领域+统一的课程教学、因人而异的考核方式+立体化的实训策略(书面、音频、视频、实战)、管理思维的引入(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忽视管理)+集约化的毕业设计等重要观点贯穿研究及实践始终。
7.实施目标
促进翻译硕士培养方式的改革,构建内涵式、实质性新培养模式,发现并尝试解决以下问题:中国翻译硕士教育到底处于哪个阶段?内涵式、实质性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翻译硕士规模扩大和社会缺乏高层次翻译人才之间的矛盾的根源是什么?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内涵是什么?怎么样实现翻译硕士能力实质性、内涵性发展?怎样提高翻译人才培养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力克服翻译硕士培养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和什么都学什么都不擅长的问题,确定具体的培养理念、原则、模式、措施和标准,服务学校发展、地区发展和国家需要。
8.实践意义
(1)适应学校的改革趋势,努力发掘翻译硕士点的学院学科优势、学校的学科依托和青岛的国际化发展优势,突出翻译硕士培养的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聚焦课题研究的特色和针对性。
(2)切入“产业化、职业化、专业化”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视野,竭力避免传统英语语言文学“曲高和寡、束之高阁”的象牙塔式培养方式。
9.应用价值
(1)努力运用内涵式、实质性思维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资源,避免翻译教育资源的浪费。
(2)项目研究努力提高翻译硕士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翻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扩大翻译人才的专业和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