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图有大“作”

2015-09-10 07:22邹玉
考试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插图作用

邹玉

摘 要: 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上了一幅甚至多幅插图。它们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低年级小学生尤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直观形象的插图所吸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释字、学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插图 第一学段语文教学 作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由此可知,插图可以说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启迪性等特点。在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上了一幅甚至多幅插图。它们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低年级小学生尤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直观形象的插图吸引。“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释字、学文,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以“图”激“趣”

与文本内容比较,色彩亮丽的插图更能吸引学生。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往往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兴致勃勃。教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利用课文插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还可以使他们获得课文的相关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灵感,激活他们的思维。正如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所说:“儿童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良好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比如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学习中,每一课中都配有一幅能引出每个字母发音的且蕴含人文因素的情境图,还配有相关语境歌。把拼音置于一定的情境和与其相应的语境歌之中,让每个字母都非常巧妙地出现在可视可感的情境之中,拉近了汉语拼音和学生生活的距离。这是非常适合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时,可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在仔细观察插图后,说说看到了什么,会发生怎样一个故事?学生在充分地用嘴巴说图意后,老师就能很顺理成章地引出语境歌,进入拼音字母教学中。如教学汉语拼音《ɑ o e》时,课本里就配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一位阿姨和一位小朋友来到了小河边。”“太阳出来了,公鸡在叫呢!”“一只白鹅在水面上游着”……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答案中顺势引导出韵母“ɑ o e”,借助情境图、语境歌,有效完成三个字母的音、形教学。

二、以“图”促“想”

让学生为插图配“画外音”,能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在思维方面的特点是想象力非常丰富,利用插图有助于学生把这种想象力甚至是创造力表现出来。

在讲《三袋麦子》这一课时,我利用课文中优美的插图指导学生朗读、学习课文,让他们模仿,自由地想象。“麦子是土地爷爷送给这三个小动物的,那土地爷爷对他们的做法分别是什么态度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猪。”我刚提问完,就有学生举手了。“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找得真准确,我们来看插图,图上能看出来吗?”“能。”“谁能看着插图,模仿土地爷爷笑给大家听听呢?”图上土地爷爷捋着胡须正张着嘴哈哈大笑。我请一位学生站起来模仿。只见他空握右手,放在嘴巴下,做出捋胡须的样子。“哈哈哈”,模仿得活灵活现。我心里暗暗叫好。在讲到土地爷爷对小牛的态度时,我让学生看插图,想象老人会对小牛说什么,“小牛,你真节俭。”“小牛,你真会过日子。”……学生们的表现让人惊喜。

三、以“图”达“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包含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教材编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因此,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生动的教材,让它为教学服务,成为语用能力训练的有效载体。

总之,只要我们合理地、巧妙地利用课文插图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就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课文插图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插图作用
插图在小学语文课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分析
图文相辅共筑生态课堂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