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为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9-10 07:22黄里青
考试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黄里青

摘 要: 本文基于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结合实际,阐述“立足学习主体,突出文本感悟,注重能力形成,强调语文应用”等中职语文教学几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就业导向 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及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抛开语文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规律,越俎代庖地给学生传授专业课,而是要了解社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寻找语文和学生专业课程、职业发展的契合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更要突出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方向,从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实现语文教学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助性功能,使语文课成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基础”,为学生“上岗有优势、转岗有可能、晋升有潜力、学习有基础”服务。然而,纵观语文课堂教学,“学者无趣,教者无味”现状普遍,中职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令人担忧,究其原因,普遍的观点主要是学生文化基础差、职校“重专业轻文化”思想影响,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业务能力的原因。笔者从教中职语文教学多年,对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作了积极努力的探索,认为中职语文教师首先应该确立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以“感悟文本——生成能力——指向应用”为主线,立足学习主体,突出文本感悟,注重能力培养,强调语文应用。突出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对语文的感悟过程、能力培养和能力应用过程,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思想灵魂。

一、立足学习主体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索富有实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学生为主体”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突出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对语文的感悟过程、能力培养和能力应用过程,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思想灵魂。

为了确立中职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鼓励中职生自学、培养他们独立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供范例,指点学法。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综合素质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仅要改进教法,更要注重改变学生的学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能学”。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示范。以中职现行的语文基础模块教材为例,一般将每个单元第一篇课文作为教师指点学法的示范例文。首先,围绕具体目标,在老师对文章深入浅出理解、分析、研究、感悟、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一类文章或语段的学习方法。其次,精心设计教案。最后,组织示范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给他们答案,更明确讲清阅读分析时出现的问题,对如何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这一动态思维过程有清楚的了解。比如:文章的字词教学,老师让学生找出自认为是生字词的,自己查工具书解决,不能查工具书的,或者因拼音不过关不知道怎么读、怎么理解的,可以询问或写在黑板上,让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坚持这样做,学生不但获取了知识,还养成了学习习惯。初步掌握了某种学习方法后,学生一般都会有欣喜感,同时产生强烈的、跃跃欲试的冲动,教师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这种积极的内动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求新求异、乐于合作探究的品质。

2.降低难度,适应学习心理。

中职学生大多语文基础差,底子薄,现行的语文教材顺应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的内容大都篇幅短小,难度不大,但文体多样,一方面,根据不同的体裁内容选择教学侧重点,有意识地降低知识难度,如在阅读课教学中重点是突出语文基础知识,注重对字、词、句的读写释义,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又如,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对课文要做详尽的注解,并用现代汉语对全文加以翻译,译文力求准确流畅。这样做,意在让学生学习时减少疑难,提高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所渗透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语文情感育人的功能。教学设计要遵循学习文本的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从整体感悟开始,到深入品读语言,到探究有关问题,到积累优美语言。总之,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本着以“够用、实用”的原则,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控制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层层递进。

二、突出文本感悟,注重能力培养

语文感悟能力是一切语文能力中最重要也是最隐性的能力,是人们在长期感受典范的言语并进行言语活动中形成的对语言及言语中蕴含的意义、形象、意境、情感等的直接感受和领悟能力。语文感悟的核心是文本感悟。只有从品读文本切入,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意义、形象、意境、情感,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范式,才能强化内部语言能力,进而根据需要“生成”“输出”得体的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职语文教材设计“阅读系统”和“诵读系统”,要求学生对文本反复品读,反复吟诵,积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所需要的语言材料及语言范式,培养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能力。语文感悟是一种直觉活动,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并不依赖逻辑的分析和推理;语文感悟能力支配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感悟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关系是“内部语言能力”和“外部语言能力”的关系。语文能力培养的关键,是通过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内部”感悟能力,从而提高社会需要的“外部”听说读写能力。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倡导的语文感悟,是包括语言感悟、内容感悟、意境感悟、情感感悟在内的广义的感悟。其中,对语言的感悟是感悟内容、意境、情感的基础。因此,培养语文感悟能力要从培养语言感悟能力入手。具体做法如下:

1.着力于文本品读。好的文章必须仔细地读,反复地读,读中品,品中读,边读边品,反复咀嚼,方能究其奥谛;“读”应该是出声地读,高声地读,方可品其文韵,玩其意味。

2.着力于语言积累。无论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组织方式,这就需要平时积累大量好词好句,学习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积累,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

3.着力于语文操练。语文感悟能力是一种内部语言能力,只有将其转化为语文的应用能力才有实际意义。广西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将口语交际、写作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归并为“实用语文操练系统”,就是为了强化语文操练,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三、强调语文应用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语文同普高语文的最大区别。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学生未来职场需要的语文应用上。中职语文应立足于语文自身,强调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的性质;强调中职语文的特色,主张应用型语文。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考虑培养面向生产、管理、经营一线人才的目标,学生没有基本的应用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就很难胜任今后的工作。重在创设语文的应用情境,培养学生根据特定情境恰当应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范式进行恰当表达的能力。

1.紧扣职教特点,紧密结合职业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实用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不仅应有单纯的口头表达训练,而且应包括对口语交际中交际技巧、礼仪礼节等方面的指导。例如口语交际训练,通过对口语交际步骤、注意事项的介绍,生活、职业情境的创设,以及对相关案例进行点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其中,步骤是对交际过程中程序、程式的指导;注意事项则是对交际过程中的技巧和礼仪的提示。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参与性强的口语交流情境,设计有一定趣味性的言语交际活动,为学生开展言语实践活动提供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机会,如即席发言、辩论、采访、演讲、推销,等等,力求内容贴近生活,丰富有趣。在应有文写作教学中,要建立应用文系列的科学体系,通过训练指导、给例文加旁批、作评析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必需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要注意择取与生活紧密联系、突出时代特点的例文,如调查报告、广告文案、产品设计书,等等。通过呈现的各种例文,引导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为提高综合职业竞争能力提供重要资源。

2.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中职语文的实践活动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求职、协商、交流、演讲等实用口才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建立在主体主动体验诉求和具体行动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解放思想,认真设计、精心组织每一次语文综合实践课,选择一些他们生活实际和能力范围的题目,或者是感兴趣的课题,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学生有机会在活动中逐步训练和提高语文感悟能力。现行的广西中职语文教材综合实践活动部分设计了一些与中职学生密切相关的语文活动,并提供了相应的活动过程和步骤的指导,便于教学的开展及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尽量编制多种形式的语文教材,包括视听媒体、影片等,为学生展示职场语言应用的范本,给学生真实的现场感,拉近职业生活和语文教学的距离,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建琼.语文方法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潘强.中职生社会适应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