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二孩真正生得起

2015-09-10 01:56毛晓刚
小康 2015年23期
关键词:生育人口政策

毛晓刚

要让“全面二孩”政策最终传导到千家万户的生育行动上,并且后续不会引发严重的社会负担和外溢矛盾,还需要通过制度衔接、措施配套和职能转变,释放更多政策红利和服务便利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一大亮点。政策公布后,公众和舆论普遍积极肯定,但在欢欣鼓舞之余,不少人也相当犹豫、担忧,纷纷表示“生不起”。

生孩子,首先是夫妻的事,是家事。传统文化中,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儿女双全”、“养儿防老”,更多是传宗接代的意义。这几十年过来,国人的观念认识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主流人群的生育意愿在逐步降低,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不仅约束了生育数量,改变了生育习惯,更让优生优育理念深入人心。今天大多数的夫妻和家庭,更关注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而不是子女数量。

当然,生育理念的变化并非这么简单,这里头有人们顺势调整的原因,更不乏被动调适的因素。所谓“生不起”就是如此,其潜台词更多的是“养不起”,是对于生完孩子之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持续、无限责任的家庭综合投入的担忧。改革开放后家庭经济水平普遍增进,夫妻对自身、对子女的期望值全面提升,生养孩子的各方面预算和投入一直在不断加大,而近年来经济环境的外部约束压力和社会政策的保障供给不足,则进一步抬高了生育成本和分享优质资源的门槛,放大了不少人“生不起”、“养不起”的现实焦虑。说白了,生儿育女需要支付成本,人们愿意为自己孩子生得好、过得好大把花钱,但面对现实难度,却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望而却步。

毋庸讳言,“忧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群体性心理,这种焦虑值得重视。生育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政策问题,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想要让二孩真正生得起,就必须尽力解除大家实际面对和感受到的诸多后顾之忧。这不是靠计划生育政策本身调整就能解决的,“全面放开二孩”不过是提供了可能的空间,而要真正让政策落地落实,最终传导到千家万户的生育行动上,并且后续不会引发严重的社会负担和外溢矛盾,这个过程的中间和外围还有大量必需的功课要做。

近年来,国人生育意愿和生育行动之间的割裂度愈来愈大。除了人们对生育问题的观念发生改变,更大程度上则受制于养育成本的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优质资源拼抢激烈,社会保障无法实现有效兜底,等等。“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后,全国有1100万对夫妇符合政策条件,而付诸生育行动的只有15.4%,不过169万对。如此数据落差,很难说不会在“全面二孩”政策启动后继续出现。关键就在于国家要正视这样的现实,理解人们的诉求,有针对性地给出政策解决方案,通过及时的制度衔接、措施配套和职能转变,释放出更多政策红利和服务便利。

这两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发生转折,开始下降,同时老龄化社会压力空前袭来,人口发展和人口安全面临新挑战,调整人口政策已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已经由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为主转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必须系统性地加强那些惠民生、利长远、合民心、顺民意的政策的规划实施力度。现在的生育主体是80后、90后,他们是观念全新、多元开放的一代,他们不会仅仅因为生育政策放开,或者国家提倡甚至简单激励就予以行动,而需要切实感受到国家政策和配套举措的温度、灵活度和人性化,需要满足完全不同于前几代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他们真正愿意生而又生得起两个孩子,考验着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施政智慧。

中国人常说,人多力量大。其实这不只是说人口数量,更要看人口质量、人口素质。虽然中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还会长期存在,但我们更需要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整,让80后、90后这一代年轻父母真正承担起历史责任,为国家和民族养育出更为优秀的下一代。这不光是宏大命题,更是具体问题,需要全社会来谋划和努力。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猜你喜欢
生育人口政策
政策
《世界人口日》
政策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助企政策
政策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