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晟
初中历史是一门知识体系极复杂的学科,其中不仅包括中国从古至今不同时间段的文化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史,而且涵盖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史、各种先进文明的发展过程等内容,而这些知识往往是通过全篇累牍的形式将所有知识灌输到学生脑海中,要靠学生自主记忆。与地理、化学、物理等学科不同,在历史教学内容中可以通过详细的推理便可以掌握的知识较少,多数都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地实现记忆。初中学科较多且历史学科的整体课时数有限,能供学生复习与记忆历史知识点的时间不多,因而历史教师有必要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复习引导,使其通过课堂时间便可以轻松记忆重点内容,从而一方面推进学生历史成绩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在提升学生历史成绩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其死记硬背,然后找学生回答问题”的复习模式。在传统复习模式下学生要在一段时间内记忆过多知识,容易发生混淆更不利于其对知识的消化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经验与对学生的了解,创新可行性更高的复习模式,以帮助学生在轻松记忆的同时取得好成绩。
1.理清重难点,整合知识结构
历史学科中涉及的知识点虽然多,但在考试时存在重点与难点之分,因而历史教师在进行知识复习时首先要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及相关考试说明进行详细解读与分析,重点明确历史考试“考什么”及“怎么考”等问题。只有先了解考试的范围、难度比例、出题形式等具体内容,教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知识点复习。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先对重点知识进行再次讲述以引发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共鸣。为强化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采用章节(单元)内容树形结构分析的形式与学生一起将重点知识以板书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将具体重点知识分解式回忆,以逐渐加深学生记忆。比如,讲到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时候,首先回顾中国的近代化是什么?是向西方学习,然后理出主要框架,向西方学什么内容,怎么学,效果怎样。有了这个框架,学生回忆起来就有了线索,方便记忆,然后将重难点填入框架。
另外,教师在基本掌握考试的基本命题方向和范围后便可以从不同的习题中选取更有代表性的习题,自制简单的模拟试卷让学生练习,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试卷的评阅便可以清晰地明确学生记忆的薄弱点,从而进行更深入的知识讲解。
2.集中归类,分清细节
历史课的内容非常庞杂,所以有很多内容很相似,学生非常容易混淆。比如,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学生总会出现识记错误。同时有很多有其内在的关联性,如七年级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史,基本都涉及了每个朝代的成立时间、经过的战争、主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及灿烂的文化等内容。
在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采用归纳法,将有关联的或性质相同的或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例如,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将知识点划分为几个要素:建国时间、都城、主要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外交交往、民族政策及文化,然后提出具体朝代,让学生立即回忆相关内容,不知道的立即翻书回顾。如秦,学生就要立即根据各要素,回忆出,公元前211年,咸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制,焚书坑儒,统一货币、度量衡,对抗匈奴,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复习时有新鲜感。
以上是有关联的知识点的复习方法,而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同样适用这种方式。比如八年级上册,军队名称的变化,学生常常容易记混,所以笔者将它总结归纳起来。
通过表格归纳学生识记起来就很方便和明确,什么时期对应什么军队很清楚,这样学生再加以识记,相对而言就容易很多。
3.提高兴趣,丰富记忆模式
在传统历史复习课程中教师首先对所要预习的知识进行复述,然后让学生各自进行记忆背诵,枯燥的课堂复习环境下学生不仅不容易将众多的知识理解消化,反而容易产生消极对待心理,不利于整个历史复习的高效开展。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多地采取趣味性复习模式,通过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知识复习中的热情。笔者经常使用的是知识竞赛和复习小老师模式。
首先说说知识竞赛,如九年级资产阶级革命的复习,可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等内容融合在一起举办课堂小组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如下,将几个学生分成一组,给其一段时间对相关重点知识进行消化记忆,然后让学生听题以抢答。《美国南北战争》虽然不是同一个单元,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形式,所以笔者将其整合在一起。而且四课的重难点内容都差不多,学生非常容易混淆,放在一起整合也便于学生对比。笔者在出题时通常采用混淆内容的方法,将四次革命的细节内容混淆起来,让学生在辨别过程中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接着谈谈复习小老师模式,这个方法更突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理解,让学生走上讲台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可以在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的同时具体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因而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理解或记忆薄弱的部分进行强化讲解。例如,在复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单元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其中涉及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中国建国初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对两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探究,然后让其走上讲台向同学讲述其认知中“苏联的两种战略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学生通过分析便可以将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明确指出,而其他学生也可以对“小老师”漏掉的内容进行补充。“小教师”复习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学生的求胜心理激发学生潜在的记忆能力,台上学生不想出丑就要进行详细准备,而台下学生想要通过仔细听讲与提议向更多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两种立场上同样的心理促进课堂复习成果的高效化。
4.分层教学,因材复习
复习还是要面对学生的,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同样的题目,成绩优异的学生觉得太简单,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能做起来很吃力,他们的历史基础较为薄弱,在与其他同学的共同学习中处于劣势,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那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分层复习的模式,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主要是将历史成绩差不多的学生组织在一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成绩段的学生确定适当的复习内容。
既然很难将学生在空间上重组,就可以在试卷上做文章。试卷的前半页主要设置一些基础题,试卷的后半页则设置一些难题,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背诵知识点,然后完成简单的题目即可,而学习优异的学生则快速浏览基础题,关注遗漏的知识点,之后完成相对困难的试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复习效能。
综上所述,复习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非常重视。为了更高效地复习,教师要不断发掘新的复习模式,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容的消化与吸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促使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刘莉莉.如何提高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2,11(11):38.
[2]韩志强.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历史复习[J].现代教育教学杂志,2014,6(06):152.
[3]朱新华.初三历史复习课效率提高之“三十六计”[J].新课程导学,2012,10(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