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慢慢
书名:《日和手帖2:生活整理术》
作者:苏静(主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日和手帖
“日和”,就是好天气,美好的。“手帖”,就是记录本。“日和手帖”就是记录下一切美好的本子,它是一种全新的日式生活方式。
“你有拖延症吗?”“你用来管理时间的物品或软件是什么?”“你一天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你有提高效率的方法吗?”这是《日和手帖2:生活整理术》一书抛出的四个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读一读这本书,了解一下在日本风行的“生活整理术”。
“拖延症”现在特别时髦,但我对它没有好感。无论是油盐酱醋的主妇,还是写字楼间的白领,都会口若悬河地跟你介绍自己的拖延症,像是在炫耀一张永远刷不爆的卡,也像是亮出了一个万能盾牌,挡住一切对于自己弱鸡效率的指责。
流行了之后,就出现了一系列以战胜拖延症为目的的书籍和软件。不可否认它们带给了拖延症患者启示与帮助,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可能新鲜感大于实用性吧。
在我看来,拖延症只不过是一个带有商业意义的小把戏,和圣诞节一样。剥掉它的商业外壳,余下的就是“懒”和“慢”,一个是精神性的,一个是技术性的。
懒,说到底是缺乏动力。我很佩服书中那些三四点就起床的“晨型人”,那是我初中时的作息了。而你嚷嚷着起不了床,无论你怎么强调那件等待你完成的事情的重要性,承认吧,还是被窝对你来说更重要一些。书中第一篇群访中,于海成说“战略上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这个意思。
技术性原因会导致整体效率下降,就会“曼”。具体的方面就多了,比如安排不当,比如缺乏持续注意力,不过我觉得客观因素不是我们要考虑的,自己做到最好就行了嘛。
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许许多多具体的改进方法,以及有趣的小商品。
改进方法很多,网络上遍地都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小tips,长篇大论讲述一个方法的也不少,比如“番茄工作法”。关键是立刻实践了吗?能坚持下来吗?连实践战胜拖延症的方法都要拖延,这还有救吗?
看到瑜伽老师梁怀敏讲《瑜伽经》的内修,我才突然醒悟,“内修”其实是提高效率的基础,只有自身状态好,环境配合度高,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并持续保持高效。
“比起具体做法,更重要的是观念。”这样一来,再看书中提到的种种观念,其实都是由“内修”出发的:做“晨型人”,清醒的头脑和安静的环境比昏沉的下午更能制造高效,由此得来的健康身体更是宝贵的财富;抛弃垃圾娱乐和疲惫的社交,不要被“广义的流行文化影响和局限的世界”所压垮;多去经历,“不要在这方面吝啬自己的时间,因为你收获的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让自己时刻保持最好的状态,才能在机会到来时快速抓住,才能在工作任务产生时做出准确的反应,这就是“内修”。在整王早牛活之前,先把自己整理好。
书中在讲述“效率”之余,似乎还讲了一些无关的故事,比如“南食召”。南食召讲来干嘛呢?完全是为了馋我们吗?并非如此。南食召与之前的“效率文化”相反,是一种“慢文化”,甚至将拖延变为艺术。这也可以归结为“内修”,不仅是食物的品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更是一种精神信念,就像我们都相信纸媒不会被淘汰,茶文化不会消失,快节奏的生活一定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光本:
《巴黎小厨房》的有趣之处在于从小事物入手来谈,比如牛角可颂、法国长棍、刀叉又或是果酱。主题贴近生活,极其细微,从大家所不知道的历史典故说起(比如牛角可颂的弯月形来源于土耳其国旗上的弯月),谈谈海明威和肉酱的关系,萨特和咖啡馆的小事,最后再细微地介绍法国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有趣,配图也有点小小的恋物志style。
Lillian:
第一次接触刻章,是在小学的美术课上,从家里拿了萝卜有模有样地刻着不成形的图案,最后印上印泥,随意地在纸张上盖印上只属于我的独—无二的图案,这过程很有意思。看了这本《橡皮章中毒》除了感叹阿朴作为手工艺人的专注与细腻,更感谢她能将自己所学,所了解,所能给他人以帮助的知识如此细致无私地分享给大家。
这么远那么近:
之前听朋友说,温特森有一把枪,指哪打哪,不带拐弯抹角,也不易被察觉。我笑说,也就是偷袭咯。他说,不是,是技巧。《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推荐语上说,这本书是温森特小说世界的入口,故事由这里开始,聪明又有趣。我买到书之后用了一个晚上读完,真是尽兴,或许是译者于是翻译得也极妙,两种语言少了一种戒备,读起来顺畅又不生疏。仿佛是有一人用你能听得懂的话,喃喃自语,讲述了一个关于温暖爱和温暖悲伤的故事。
郁程
法国人说,所有最精采的旅行,都不是发生在外在,而是在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发掘内在的自己。每个人对旅行的定义都不同,有些人把旅行当作一种学习,他们需要孤身上路,一个人随心所欲地汲取旅行中得到的养分,为自己成长助益。比如高木直子,比如她的《一个人去旅行2》。
丁小云:
书架上,有一些书是我打算用一生的时间一读再读的。当我读完《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我决定将这本书也归为此列。当然,我必须说明的是,我想要一读再读的主要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的这两篇:《家庭制造》和《蝴蝶》。这是一本邪恶的奇书,书中百无禁忌的叙述非常细腻且精妙。我总会有这样一种想法:这本书就像是一张我最喜欢的那种摇滚专辑,因为它足够叛逆、诡异且黑暗。
Q&A:有没有见过—次就忘不掉的人?
“一个”app最强人气冠军,“90后”实力写作者,曾出版百万级畅销书《你是最好的自己》。
有,就叫她剌猬小姐吧。
网上红过的那句话被刺猬小姐改了梗,说,人生需要两次觉悟:说走就走你得有钱,奋不顾身你首先不能长得丑。老天对这位刀子嘴匕首心的刺猬小姐还是很好的,除了让她当北京土 豪地产商的女儿,还给了她偶像派的姣好外貌。因为嫌娱乐圈这染缸太脏,她进了文艺圈写都市情感小说。
当时同为文字工作者的我们在一次聚会上认识,她见我第一面就说,你这种长得奶气的小 男孩儿最适合在北京混,因为现在北漂的男男女女,十个有九个都是属狐狸的,剩下的那个稀 有品种,大家都争着爱。
当她知道自己的书占据网店的畅销榜时还骄傲过一阵子,但最后从别人嘴里得知,他爸派人买了榜,堆了十几万册的书在仓库,微博粉丝大部分都是僵尸粉,转发评论都是他爸找营销 公司操作的,她开始不疑自己根本就不会写作。
刺猬小姐能带着一身刺像女王一样生活最大的原因,不是有钱,而是有一颗强大的自尊:心,所以即使你拿鞭子抽她开车子撞他,也别伤害她的自尊。
那晚聚会结束后,我看见剌猬小姐钻进一辆叫不出型号的奔驰跑车。第二天她给他爸发了 ;条短信就“离家出走”了。
刺猬小姐在网上跟一个台湾垦丁的女孩交换了一次旅行。
两人承诺两周时间内,互相睡在对方的家里,不用见面签任何协议,全靠自觉。刺猬小姐:没带昂贵的护肤品,衣服准备几件基本款,背上个双肩包就去了,颇有点交换人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