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特色小镇“产城人”融合发展

2015-09-10 07:22秦诗立
廉政瞭望 2015年6期
关键词:产城特色产业新兴产业

秦诗立

今年省人代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产业、文化和旅游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市县调研时也多次强调,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两美”浙江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应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把特色小镇建设推向前进。

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

近年来,我省为推进产业升级,相继推出了整合提升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省级产业集聚区、培育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等重大创新举措。为集中资源和精力,去年省里还进一步组织编制了省级产业集聚区提升方案,支持在其内部设立高新产业园区。同时,为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浙江积极开展了都市区建设、美丽县城打造、省级中心镇培育、小城市培育试点,并结合“五水共治”、“两气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重大工程进行实施。特别是“两美”浙江的提出与建设,使浙江发展更具持久的动力和魅力。

在已有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平台和创建小城市培育试点、省级中心镇等新型城镇载体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为什么还要重视和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升级需有新空间。相对大型制造业、旅游物流项目,新兴产业虽有巨大发展潜力,可望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但都有初始投资规模小、发展风险性大等特征,难以达到重大产业项目标准,难以争取到相关用地、税费等支持,需要专门的政策供给。二是新兴产业壮大与传统特色产业振兴需有新要素。相对于制造业、加工业、农业、物流业,依赖较低用地用工成本,或优势矿产、农业或港口岸线资源,或优越交通、自然景观等条件,就可较好发展起来,新兴产业对高级人才、金融创新、信息服务等高端需求的敏感度较高,必须构建更具吸引力的新型载体。三是新兴产业做强和传统特色产业做优需有新氛围。相对可规模化、工厂化的现代工业、农渔业乃至通讯、物流等服务行业,新兴产业更需要有良好和独特的氛围,包括对文化、生活、休闲、人居等都要有较高的品位要求或标识选择。

什么是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特色小镇作为新兴产业或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载体,无论是建设理念、形态,还是建设路径、机制,都应与现有中心镇、风情小镇、小城市培育试点等有所不同,也应与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等建设有所不同,需要自身有更多的“特”与“色”。

特色小镇的“特”,即特别之处,主要包括:产业特,其为高新服务业或传统特色产业中的某一行业乃至其中的某一环节;人群特,从业人员以高智力者为主,多为高学历、高收入;位置特,主要位于大城市内部(有相对独立的空间)或周边合适的区域(镇、村均可);功能特,主要为企业提供创业创新所需办公场所及必要的公共重大装备、实施室、图书馆,以及为从业人员提供的舒适休闲的人居环境,其他功能如交通、商业、商务等,多依赖周边大城市提供。

特色小镇的“色”,即魅力所在,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优美,有利于增强对相关企业和居民的吸引力,可让镇民舒心地创业、休憩或居住;文化底蕴丰厚,有利于增强对企业与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或心灵归属感,积累和形成新的文化特色;管理自治水平高,镇区日常管理与服务事务由居民选举的自治性组织负责,镇政府或管委会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和外围环境配套;身份认同度高,小镇有着区别于所依托大城市的标示性风格和生活情趣,具有一定的自豪感。

显然,特色小镇是以舒适休憩与人居环境为基础,以新兴产业培育或传统特色产业为功能,以特色文化形成与认同为标示的“产城人”融合发展的为载体,从而使特色小镇既有传统镇的部分形态,也有其不同的内涵与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思维和工作定势,加强理念、模式、机制创新,保障其科学建设,真正成为新兴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载体。

如何力促特色小镇“产、城、人”融合

如何按照特色小镇“特”与“色”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建设,避免成为当地政府、龙头企业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扩大投资规模、刺激经济规模扩大的新途径呢?除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审批论证、动态监测、奖惩问责等办法以外,还要高度重视“产城人”融合发展。

一要把“产城”融合作为根本。特色小镇不是传统的产业集聚区,不能片面重视产业平台建设、产业项目引进,或片面重视投资、产值和利润的规模,而对城镇建设相对忽视,或未能基本同步,或在空间上隔离开来。虽然特色小镇的部分城市服务功能仍需依托周边大中城市,但其内部所需的服务功能,如商务办公、休憩休闲、舒适人居、餐饮酒店,以及公共图书馆、实验室等,则需相对完善并适当超前。实际上,高度重视“产城”融合的原因在于,特色小镇的新兴产业或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对高端要素的依赖度比开发区、工业园区要高要敏感。因此,在前期规划阶段,特色小镇就需注重“产城”融合,与大中城市功能应衔接对应。

二要把“产人”融合作为基础。特色小镇支持发展的主要是以智力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如互联网金融、基金管理、云计算、大数据、文化创意或高端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健康服务;以文化密集型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如丝绸、茶叶、青瓷、湖笔、石雕等。因此,吸引具有现代创新与专业知识以及具有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的人才,是特色小镇建设最为重要的一项,即以某一新兴或传统特色产业的创新研究来吸引特定人群集聚;或以特色人才的群体储备来招引人才,使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三要把“城人”融合作为关键。国内外经验表明,新兴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大多产生于大中城市内部或郊区的特定区域,除自然生态环境、用地用房成本等因素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特色小镇的居民(创业创新者)有一个创业空间。小镇居民大都从事相同的新兴产业或特色传统产业,并且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文化和生活氛围,乃至对镇区街道设计、公共空间优化、建筑色调选择等,都有别于其他城市,如何改进传统的政府管理委员会模式,积极支持各类行业性、社区型社会组织孵化、成立与发展,如何通过政府充分授权与公共服务购买形式实现新型的政社、政企生态环境建构,将直接影响到特色小镇建设的品质与魅力。

总之,建设特色小镇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政府需在基本理念、制度供给上大胆创新,给予特色小镇参与主体充分的自由,包括规划制定、行业选择、业态创新;保障企业、居民等充分参与小镇建设管理,以保障“产城人”融合深入、到位。只有这样,特色小镇才能真正成为新时期浙江提升特色产业的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的新平台、“两美”浙江建设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产城特色产业新兴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