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多角度探寻文学作品的意识

2015-09-10 07:22丁梦霞
考试周刊 2015年94期
关键词:下片青玉案辛弃疾

丁梦霞

[简要说明]

培养学生阅读创造能力无疑是现代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只重视阅读方法横向的多样性,而忽视阅读方法纵向的条理性;二是只重视教师的传授性,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前者容易造成学生胡乱阅读,而后者容易造成学生被动阅读。面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三维阅读”方法——从题材、作者、读者三个角度进行文本阅读,旨在培养学生将阅读方法的多样性与条理性相结合,将阅读内容的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学习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个课题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词牌名“青玉案”,一个是题目“元夕”。词牌规定了词的形式,而题目则表明了写作对象,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说明这首词描写的对象是元宵节,那么如果让大家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文章,大家会写什么呢?

生1:写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生2:写元宵节看花灯的热闹场面。

师:其实,古人也会把这些内容写进诗词中,特别是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如唐代张祜有一首《正月十五夜灯》的诗: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你看三百名歌女一起跳舞,歌声更是响彻云霄,热闹的场面不亚于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生笑)由此可见,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是古今文学共有的一个题材,但有一个题材可能是大家想象不到的,那就是男女爱情。

生:(恍悟)古代女孩子平时不能随意出门,但元宵节可以结伴出来看花灯。

师:对。古代元宵节实际上为男女青年提供了一个相识或相会的机会,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一个多么浪漫的场景,所以有人把元宵节称为古人的“情人节”。由此可见,元宵节的热闹和男女爱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两大传统题材。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历来被称为写元宵节的精品,那么是不是因为辛弃疾在题材上突破了前人的窠臼呢?请大家带着这个小问题走进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师范读,生齐读)请问同学们,凭着第一感觉,你最喜欢那一句?

生:(齐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这一句话已经是千古名句了,也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重点。由于句子较长,我把它简称为“‘那人’句”。(板书:“那人”句)下面大家结合课文注解疏通词义。(教师给予点拨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两点:1.上片首句比喻的本体分别是“花灯”和“烟火”;2.下片首句“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展现的特殊画面——既是群体又是个体。)意思弄明白了,那么我们看看辛弃疾在题材使用上有没有突破前人的窠臼呢?

生:没有突破前人的窠臼。因为词的上片就是写元宵节的热闹,而词的下片则叙述词人从偶遇意中人到苦寻,最后又无意发现的经过,属于男女爱情。

师:说得很好。的确,从使用题材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关于爱情的词,因为上片热闹的场景显然是为写下片的“那人”服务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下片中的“那人”指什么人?

生:意中人。

师:对,就是我们常说的让人一见钟情的梦中情人。(板书:梦中情人)既然是一首爱情词,那么,我现在断定这首词就是辛弃疾的一份情书,大家同不同意?

生:不能。因为辛弃疾是一个以国家大业为重的人,而不是一个追求儿女情长的人。

师:很好。“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帮助南宋王朝收复北方失地。然而南宋王朝不仅不重用他,反而处处排挤、打击他,以致他抑郁而终。这首词就是他被罢官后闲居江西上饶时写的。那么,词人不是吟咏男女爱情,又是表达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入手。

生:上下片之间构成了对比。

师:是对比还是衬托?对比和衬托的区别是什么?

生:如果是对比,那么两者是平等的,而衬托有主次之分。这首词的上片是次,下片是主,所以是衬托。上片“一夜鱼龙舞”喧嚣热闹衬托下片“灯火阑珊处”的零落幽静。

师:以热闹衬幽静,可见这不仅是衬托,还是一个典型的反衬,属于环境反衬。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反衬?(生思考,师提示)大家注意有一个字在上下片都出现了。古人写诗词最忌讳字的重复,但如果重复了,往往就有深意。

生:上片的“宝马雕车香满路”和下片的“笑语盈盈暗香去”都有“香”字。上片写达官贵人看花灯时的情形,而下片写美丽女子看灯时的情形。上片的人物给人一种豪奢靡艳的感觉,而下片的人物给人朴素雅洁的感觉。这是人物的反衬。

师:因此,整个词的上下片分别从环境和人物角度进行反衬,这有什么深意呢?

生:表现了词人对那些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生活的批判。

师:此时,你还觉得下片中的美丽女子是爱情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吗?

生:下片中的女子应是词人自己的象征,是词人不愿同流合污的人格象征。

师:读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词人实际上是借助一个不爱喧嚣热闹的女子形象表达了自己不同流合污的理想人格。(板书:理想人格)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生:寄托。

师:对,正是该词通篇采用反衬、寄托的手法,才使后人不断品味称颂。正如梁启超所言“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至此,大家会认为我们欣赏应该完毕了。但王国维有一段名言就使用了本词中的千古名句。(幻灯片展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师:王国维是怎么理解“那人”句的?

生:比喻做事业或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师:(板书:最高境界)我们现在看看这三个答案:一、梦中情人,我们是从题材角度读出来的(板书:题材);二、理想人格,我们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从作者角度读出来(板书:作者);三、最高境界,又是从什么角度读出来的呢?

生:读者。

师:(板书:读者)对,读者可以从自己角度读书。西方有一种理论,叫读者反映批评,也叫接受美学批评,它肯定了读者作用。的确,读者也是创造者,因为阅读也是创造。说到这里,大家在读书方法上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文学作品至少可以从题材、作者、读者这三个角度解读。

师:对。下面我们就来牛刀小试。请大家对陆游的诗《游山西村》分别从题材、作者、读者三个角度进行解读。

生:从题材角度看,这首诗就是写乡村的景色之迷人和民风之淳朴。从作者角度看,写乡村之美实际上暗指官场之丑,写民风之淳实际上暗批官场之污。由此可见,陆游是借助对乡村的热爱表达对官场的厌恶。从读者角度看,第二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只是单纯的景物描写,但我们却从中读出人生哲理——只要坚持不懈,人生总会从困境中解脱。这就是读者阅读的创造性。

师:解读得很好。这三个角度如果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就是作品中心论、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应该说这三个理论都有道理,但这里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从这三个角度阅读得出的结论不可简单地互相强加。如你不能从题材角度读出《青玉案·元夕》是一首爱情词,就主观臆断这是辛弃疾的情书。不仅会玷污人格,甚至还会闹出人命。(生笑)如“文革”中,有人认为吴晗的《海瑞罢官》是为彭德怀鸣冤。从理论上说,你可以这样解读,但那是读者从自己角度读的,不是从作者角度读的,结果有人强加到作者头上,不就闹出了人命?总之,对于文学作品,我们一方面要知人论世读懂作者的原意,另一方面要敢于联系新的语境读出新意,但绝不可乱读。(下课)

猜你喜欢
下片青玉案辛弃疾
《迎春乐》词调研究
光伏玻璃冷端下片机组创新改造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锦诗: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主旨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