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黄杨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人们都把孝视为处世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孔子有言:“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何为孝?《说文解字》解释为“善事父母者”,说的就是老人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儿女要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大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年轻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平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甚至常年不在父母身边。他们有的会定期给父母寄钱,可却不愿给父母多打几个电话;回到家里,宁可睡懒觉也不愿多陪父母说几句话;即便好不容易和父母坐下来,聊上几句就很不耐烦。殊不知,让父母感到孤独、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同样也是不孝。2012年,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共同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为标准,其中把“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作为儿女对父母尽孝的标准。儿女有条件的如果能常回家看看,没有条件的如果能常打电话嘘寒问暖、报个平安,那么父母就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会心情舒畅,这是再好的物质条件都无法替代的。
常和父母谈谈心,不光能给父母以心理上的满足,同样也能给我们以心灵的慰藉。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当我们遇到困难和疑惑的时候,父母是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完全吐露心声的人;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父母是不加掩饰批评我们和原谅我们的人;当彼此发生争执的时候,父母是不计前嫌继续关心爱护我们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遇到多大困难,父母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常和父母谈谈心,同样也是我们成长进步的助推器。父母经常絮叨的话,往往是他们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总结;父母反复提醒我们注意的问题,往往也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父母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可能是他们用一生的实践和教训得出来的。父母的人生经历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认真吸取父母的经验教训,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我们前方的道路就会更加顺畅。
当然,与父母谈心,彼此有些不同意见也是难免的,毕竟时代在变,很多事物和几十年前已经大不一样了,父母的有些话如今可能并不适用了,但做儿女的绝不能因为同父母意见不一致就与之针锋相对,因为这样无利于问题的解决,可能还会伤害父母的感情。正确的做法是,坐下来耐心地与父母摆事实讲道理谈想法。这样,不管最终能不能说服父母,至少父母会考虑我们的意见。要知道,不管父母态度怎样,说到底都是在为儿女考虑。如此,又有什么问题是不能好好谈的呢?
人生很多事都可以等,但唯独尽孝这件事等不起。常和父母谈谈心,不需要我们花多少精力,只需要我们放下包袱,拿起电话或者静心地坐下来就可以了。让父母时刻感受到来自儿女的温暖,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也让父母放心,是对父母最大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