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德新 周亚明
“精准扶贫,要义在于提高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解读——
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我国扶贫战略最突出的特征。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今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简称“《决议》”),强调深入实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精准扶贫,要义在于提高扶贫的针对性、有效性。”9月下旬,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对湖南如火如荼的精准扶贫攻坚战进行权威解读。
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记者: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越来越近,湖南扶贫开发力度也越来越大。应该如何分析湖南当前扶贫攻坚的形势和任务?
王志群:简单地说,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成效显著,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成效显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将其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取得显著成效,去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08万,今年将继续减贫100万人,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形势严峻。目前,全省还有2个片区、51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800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6万人。着眼当前形势,湖南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
——任务艰巨。省委明确要求,到2017年,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到2020年,全省596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上来,充分认识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创造性,把扶贫攻坚作为一项小康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以更实的政策举措,以更大的推进力度,以更快的工作节奏,以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打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
进一步明确思路,坚定不移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记者:精准扶贫,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请问,我们如何结合湖南实际,推进精准扶贫?
王志群: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不同,资源条件不同,“一副药不能包治百病”,必须进一步明确思路,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定不移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并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要求重点抓好“五个突出”,即: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和公共服务滞后的状况,突出基础建设“补短板”;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突出培育产业“强支撑”;针对贫困家庭孩子,突出教育培训“拔穷根”;针对生存条件特别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户,突出易地搬迁“挪穷窝”。
可以说,“五个突出”是“四个一批”在湖南的生动实践。
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
记者:扶贫攻坚,不是单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的“大合唱”。湖南将如何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合力攻坚?
王志群:省委《决议》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特别是要落实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扶贫开发工作。
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基本原则,完善“片区为重点、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省里担负总体责任,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市县担负主体责任,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负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履行领导职责,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措施办法,亲自部署和协调落实。
广泛调动各方面力量投身扶贫开发事业。省委要求,全省党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校等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认真贯彻扶贫开发政策,积极落实分工任务;支持军队和武警部队积极参与地方扶贫开发;充分发挥工、青、妇等党的群团组织的重要作用,鼓励引导、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合力。扶贫先扶志。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介,以扶贫表彰、“扶贫日”等形式,集中宣传扶贫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典型引路,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激发和调动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向贫困宣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细化措施,做到“六个精准”
记者:区别于以往的“大水漫灌”,精准扶贫要求转变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滴灌”。湖南精准扶贫会从哪些举措入手,确保“精确制导”?
王志群:精准扶贫,从方法上是对传统的、因循守旧的“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等工作方法的颠覆;从内容上,是指扶贫政策和措施要瞄准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就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原因,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从具体工作要求上,要从到户、到项目、到资金、到产业、到举措、到效果做到“六个精准”,也就是要实行“定点清除”“喷灌滴灌”式精准扶贫方式。
——精准到户。省委决定,9月初到11月底,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开展领导干部“一进二访”(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动员各级领导干部按照“全覆盖、不漏户”要求,全面核实扶贫对象,制定完善脱贫计划,帮助解决突出问题,扎实开展结对帮扶。通过“一进二访”活动,深入调查研究,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困难家底搞实,把贫困原因核准,完善全省扶贫电子数据库和信息化平台,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档、省市县乡村信息平台共建共享”。
——精准到项目。因地制宜确定扶贫开发项目,加快实施水、电、路、气、房、环境治理“六到农家”,扎实抓好就医、就学、养老、低保、五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六个落实”。以农村危房改造为例。以往,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的是普惠政策,每户危房改造可获约1万元财政补助。但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难以享受到“阳光雨露”,因为贫困户即使有资格申请这1万块钱,也拿不出钱来建房。在湖南,有25万贫困户近100万人属D级危房或无房户。省住建部门去年调整政策,对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最高可达4万元,扶贫部门再配套跟进1万元。这样,贫困户最多可拿到5万元补助,自己再出一点,或者工作队、帮扶单位帮一点,就可解决安居问题了。
——精准到资金。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合理确定资金投入办法,健全资金分配机制,加大资金资源整合、监管力度,将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去年开始,湖南将70%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到县,并下放项目审批权限,将30%的财政扶贫资金引入竞争机制,把资金分配与工作考核、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激发工作活力。对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等公开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用准,防止扶持措施“脱靶”。湖南还将进一步改革,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精准到产业。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产业基础,因村因户、分类指导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针对以往产业扶贫瞄得不准的问题,湖南提出,“资金跟着扶贫对象走、扶贫对象跟着能人走、扶贫对象和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思路,引导和支持扶贫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扶贫对象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扶贫对象持续发展。为此,湖南改普惠政策为差异化扶持政策,解决产业扶贫中扶贫对象被边缘化的问题;改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传统帮扶模式为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等扶持方式,解决扶贫对象参与当地产业发展组织程度低的问题。
——精准到举措。根据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夯实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帮扶就业、加强教育培训、异地搬迁、低保政策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等扶贫举措。
——精准到效果。建立科学完善的扶贫考核评价体系,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建立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工作机制,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有激励有约束。
进一步强化保障,确保扶贫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
记者:您刚才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实施“精确制导”。那么,我们如何从制度上防止扶持措施“脱靶”,确保“靶向精准”?
王志群:精确制导,首先要确定目标。建档立卡的596万名贫困人口、8000个贫困村,就是我们的扶贫对象,就是我们的攻坚方向。湖南进一步强化保障机制,确保方向不偏、指向精准,确保扶贫资源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
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贫困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有效激发基层干部扶贫开发的动力。为此,湖南开始改革贫困县考核的“指挥棒”,全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以及考核指标体系即将出台。
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意见》,从必须作为、禁止作为、提倡作为3个方面,引导贫困地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刹住穷县富衙、戴帽炫富之风,鼓励脱贫摘帽。同时,加速扶贫立法步伐,今年内出台《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步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对8000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今年,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派出8000个工作队,实现8000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3年帮扶期满后,帮扶村不脱贫的,原单位继续帮扶。其中,省直和中央驻湘单位派出184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比2014年增加3.5倍。湖南还将加大扶贫干部培训力度,重点培训贫困地区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驻村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负责人,锻造一支真正懂扶贫、通民情、接地气、善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
完善金融服务机制。针对贫困地区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湖南从调整政策入手,实行产业扶贫贷款贴息,在多个层面推动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用金融的活水浇灌贫困地区,让贫困户也能获得贷款等金融服务。比如,省扶贫办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合作,通过财政贴息,采取建立信息平台、评级授信等配套措施,在53个县启动金融产业扶贫试点,贫困农户可获1万至5万元“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今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评级面要达到100%,有效授信比例达到85%,力争投放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