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此前的五年规划并没有把创新单独作为一种理念来论述,而这一次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其内涵意味深远。
新常态下新部署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这一理念下,围绕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完善宏观调控七个方面展开,实际上回答了未来经济发展基本动力的问题,求新求变的强烈意识贯穿始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此前的五年规划并没有把“创新”单独作为一种理念来论述,这次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意味着未来增长方式要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到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层面的狭义创新,而是从国家和战略层面出发,包含了理论观念、体制机制、发展方式、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战略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广义创新。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部署,实际上是基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靠什么推动经济发展?只有靠创新来增强我们经济的内生动力。”王军告诉本刊记者。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廉价土地、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支撑。如今,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强化,“人口红利”逐渐衰退,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储蓄率逐渐下降,原有的比较优势已明显削弱,原有的发展动力已明显退化,再依靠简单扩大劳动力和其他要素投入来驱动发展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必须通过加强创新、提升要素投入的综合效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创新确实是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部署,是基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最核心的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只有靠创新来增强我们经济的内生动力。
新战略新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创新与以往的概念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方面,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科学技术层面的狭义创新,而是广义的创新;另一方面,它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以企业为主体的狭义创新,而是把全社会每一个成员都看成是活跃的创新主体,是注重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动力、激发全体人民创新智慧和创新意识的创新实践,是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着力激发包括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和各类民间团体的创新、创业和创意热情的创新实践,是始终致力于培育整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
“十三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把“创新”单独作为一种理念来论述,其内涵值得探究。
“众多创新中,理论观念创新是创新中的灵魂,是社会实践的需要,是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始终保持活力,不断在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王军告诉本刊记者。
在理论观念创新的引领下,我们的体制机制创新也迫在眉睫。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较深,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未来一个时期,应紧紧抓住国际经济和国际市场深刻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变挑战为机遇,积极推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真正把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改革体制机制等重大任务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
除了体制机制问题,未来在“十三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将面临日益尖锐的各种结构性矛盾,面临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带来的新压力,需要进行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发展方式创新。
在王军看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不仅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在转变结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实现创新。就是要通过全方位的创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释放社会运行张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由要素和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引领和大众消费驱动的阶段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突破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等。
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优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源泉。过去30多年的发展,我们在劳动力上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而科技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相对不足,成为制约经济跨越发展的瓶颈。未来要加快完善“官产学研”综合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能力;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发展机制,有效发挥科研机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先锋队作用。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社会管理政策首次被纳入解决“经济问题”的视野,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要素。
为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未来我们在制定短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破除制约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将社会保障制度纳入其中,继续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尤其是深化关系民生的教育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改革。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解决社会民生领域凸显的矛盾问题当作重要事项来抓,防止来自社会内部的不安全因素威胁我国发展的大局,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不难发现,此次规划建议中的创新重于“技”,更精于“道”。“技”的层面如尖端前沿的科学技术、独有的专利发明、前所未有的产品、组织、产业、业态、市场等均不可或缺,“道”的层面如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创新环境、创新政策、创新规则、创新制度、创新法律、创新人才等更显柔性力量。只有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使创新意识深入经济肌体和社会细胞,成为国家进步的日常营养。归根到底,创新不仅仅关乎科技、经济,更关乎人文、社会,关乎改变世界,改变生活,使其更加美好。
把握创新驱动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起点,以民众共享为目的,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始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坚指出,创新要有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需要学习创新理论,准确理解创新概念,了解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功能,训练创新思维,确立创新精神,掌握创新方法,用恰当的理论指导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才能推进创新发展。
综合专家观点,实现创新驱动,推进创新发展要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