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学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抓住了做人从政的根本,切中了干事创业的要害,划定了为官律己的红线,是对各级党员干部行为的新规范。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积极践行,使“三严三实”成为自觉遵循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真正以严和实的过硬作风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
一、树形象
作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关键和主导,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央“八项规定”为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三严三实”提出了加强作风建设的新举措。对作风建设的要求,不仅要落实为制度,更要升华为价值;要强调他律,更要强调自律;要强调制度约束,更要强调价值引领。成为准则,意味着人人遵循;成为价值观,才意味着人人信守。
转变工作作风,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习惯。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习惯,切忌空谈,切忌浮躁。要有一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干就干好、精益求精、誓争一流的工作标准,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要坚决克服有法不依、以权压法、以权代法,强化监督管理,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要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步调一致。严明工作纪律,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也不能做。要增强团结协作意识,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要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话往一处说、事往一处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推进工作。为了人民的利益,就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淡化自己的荣辱得失。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考验,灵魂不能浮躁,步子不能乱套,始终心有定见、行不越矩,保持淡定的心境,迈着从容的步伐。只有做到清正廉洁,才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二、聚民心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这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历史充分证明,加强作风建设,注重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反之,放松作风建设,党的工作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群众路线,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带领群众,才能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党员干部是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者,转作风的核心是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干群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要深入群众之中,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想着群众的疾苦,念着群众的期盼,当好人民的公仆;要密切联系群众,真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了解实情察民意,加强沟通听民声,公道办事聚民心,拆掉“隔心墙”,筑起“连心桥”,做群众的知心朋友,耐心做好各项政策的解释工作。这样,才能听到群众的真心话,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可。新阶段新征程更需要我们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汇集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三、促发展
就是要在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上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工作上严谨认真,生活上健康向上,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党员干部要经常用“三严三实”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思想,用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行为,看看是不是达标合格,是不是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践行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化责任担当,弘扬求真务实,按照“三严三实”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行动,逐步使践行“三严三实”成为为官之道、做人之道。要牢记自身的使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靠規章制度的力量、严密的工作套路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紧盯薄弱环节,改进工作作风,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规律,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以锐意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并落实。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认认真真完成每一项工作,坦坦荡荡度过人生的每一天,改进工作作风,勤恳工作,勤奋学习,不断增强自身修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党员干部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统领,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激发昂扬向上的斗志,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砥砺敢于担当的勇气,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奋发有为的进取姿态、“三严三实”的过硬作风推进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检验作风建设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