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贡慧
如果反思近些年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诟病,我们会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我们培养的人无法满足社会各领域的人力资源要求,其实,这和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有很大关系。一流大学要勇于承担最难的任务,也就是培养最顶尖和稀缺的人才,因为一流大学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生源质量和资源配备都是最好的,北大元培学院连续4年古生物专业都仅有一个毕业生,要是放在其他高校,会认为培养成本太高,就关闭这个专业了,但北大这样的高校就要担负这样的责任,国家需要的人才就要有人培养。但是,如果所有高校都一股脑儿定位于培养“顶尖”“拔尖”人才,不顾生源质量和社会需求,就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缺位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不能闭关自守,要时刻关注甚至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大学的“清净”和“耐得住寂寞”也不是指不顾社会发展需要,普林斯顿前校长威尔逊教授在“普林斯顿一为国家服务”的著名演讲中提到:一所大学能在国家历史上占有一个位置,不是因为其学识,而是因为其服务精神。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大学思考的问题还是要回归到其存在的根本: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当前所有教育者在思考这一问题时,还要思考其根本的影响因素,即每个学校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和办学定位是什么。
以建校已55周年的北京工业大学为例,作为北京市属唯一的“211”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满足北京区域发展需要,而不是仅仅宽泛地停留在“创新型”“应用型”等。学校在研究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基础上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国际视野、首都情怀,善于沟通、勇于创新,数学、英语和计算机能力等通用素质较强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北京工业大学这些年来,在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城市交通和先进制造等领域积累了一批专家,培养了不少从事这些工作的毕业生,为首都和国家解决相关问题发挥了一些作用,就是践行了我们经常提到的大学使命和办学定位。
当然,教育还是小学、中学、大学的接力跑,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每所高校除了根据自身的社会使命和办学定位,还要根据生源情况,实事求是地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以北京地区招生情况为例,2015年全国“211”高校在京招生计划为7824人,其中北京工业大学在京招生计划1739人,占22.2%,也就是说,进入“211”高校的北京生源,每不到5个人中就有1人是被北京工业大学录取的。2015年北京地区参加高考总人数6.14万,北京工业大学在京录取的是排名在2500到8400之间的学生,占前15%左右,基本是来自北京地区优质高中的中等偏上成绩学生和普通高中的尖子生,这个很大的数段长度说明我们的生源水平差异比较大,这是北京工业大学人才培养的起点,只有研究好不同生源段的学生特点和未来潜力,制定适合他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地培养好他们。为此,去年学校设立了“樊恭接好烋荣誉学院”,每年招30人左右,这就是为排名在3000名以前的那部分生源设计的,“樊恭烋荣誉学院”的培养方案和其他学院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很大,完全可以自选专业,这部分人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科技或者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
当大学把自身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弄清楚以后,就是目标实现的问题了。任何事业的成功,第一靠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师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学校治理都需要人,教师和科研人员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懂教育,高校教师大部分并不是来自师范类院校,他们在成为教师之前,对高等教育的了解并不深刻,因此,高校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关注其教学和科研能力,更要关注其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应用和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关爱,是学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基石。大学师资的另一个关注点在教师的学术水平上,笔者认为,不断讨论科研和教学孰重孰轻的问题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师者本身只有努力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才有可能引导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只不过不同层次的高校,侧重略有不同而已。对“211”高校来说,科学研究必须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而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培养形式。教师关注科学前沿、带领学生一起查阅文献、经过讨论确立科研选题,从申请立项、发表论文到最后的成果鉴定和转化的过程,就是非常好的人才培养过程,我们很多优秀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就是在由学生、助教、导师等组成的科研团队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注教师学术水平不代表仅仅关注科研指标,衡量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也不应该仅看短期的科研成绩,学术水平的提升也是静水深流的呈现,我们要把教师引入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中去,沉得下心来搞研究,出成果了,就要有信心在国内一流期刊或者国际杂志发表。我们要非常关注教师的国际化程度,也就是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的活跃程度。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里包含“国际视野”这一项,如果老师们都没有在国际上走动过,和世界范围内同领域的人都没有学术交流,那么我们很难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的学生。北京工业大学去年主办了国际工程教育大会,很多国际上工程教育领域很有特色的高校校长前来参会,这对学校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有很好的促进,很多老师不仅开始在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也开始有意识地把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引进到北京工业大学召开,这些都是教师和学生真正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化视野的重要渠道。这些懂教育、爱学生、有学术追求、勇于走向国际平台的老师,是高等教育真正的中坚力量。
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是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质,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就需要高校以更加开放和谦卑的心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踏实潜心于内涵式发展,如此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感恩生活、勇于承担,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