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91份人生的完整

2015-09-10 07:22:44
莫愁·智慧女性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宿城区福利院孩子

1996年,周莉从福建福州部队转业,分配到宿迁市宿城区福利院工作,至今已有19个年头。这些年里,她把一切奉献给了一个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

2011年,她成为福利院院长,并先后荣获宿城区“十佳女性”、2014年度宿城“最美人物”“新长征突击手”“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在她的述说里,我们能体会到她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宿”是他们共同的“姓”

宿城区福利院建于1875年,现在有83名孤残儿童和8名孤寡老人。说句心里话,刚工作的那段时间,思想也曾动摇过。我问自己,难道这辈子就和这些人在一起,为他们服务一辈子?有什么意思,有什么价值,出去有什么面子……但后来想想,先做了再说吧。不料,这一上手,就再也放不下。

我院的孤残儿童,最小的才刚出生几天,大的已经出嫁成家。他们被亲人抛弃,于是都成了国家的孩子。宿迁的“宿”就是他们共同的“姓”。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浸透着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我此生听到的第一声“妈妈”,不是出自儿子的口,而是来自一个叫宿小梅的孤儿。

当时,宿小梅重度唇腭裂,我每天多次将奶粉调好,一口一口喂,耐心地教她走路、学说话。即便口齿不清,可宿小梅学会的第一个词就是“妈妈”。那年,我还未婚,既高兴又羞得满脸通红。而今,我已经很习惯这个称呼。身心疲惫时,随便哪个孩子摇摇晃晃走来,往怀里一趴,软软地喊声“妈妈”,我的心都要酥了。

记得2013年“六一”儿童节的上午,民警送来一个刚出生便被遗弃的婴儿,脑后有个杯口大的脓包,大家给他起名“宿庆坤”。

孩子被接收后,工作人员立即给孩子洗澡换衣服。洗头时才发现孩子头盖骨发育不全,后脑勺有个钱币大小的洞,伤口处的肉都腐烂了,头盖骨都看得清清楚楚。那种情况让人看了恶心又心疼,但工作人员没有嫌弃,每天给他清洗伤口十几次,纱布用了上百块。

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宿庆坤的伤口渐渐愈合。转眼半年多过去了,他长得白白胖胖,人见人爱。望着他,我感到了幸福、体会到了骄傲。

福利院的孩子们来时都不算健康,不是患有脑瘫、重度唇腭裂,就是患有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等疑难疾病。是工作人员的“爱”抚平了他们的伤痛,让他们绽放笑脸。

在我心中,始终有个追求: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让坐着的孩子站起来,让站着的孩子动起来。每个孩子从入院起,我就会根据病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康复训练计划。所以,对孩子们的情况,对全省几乎每所医院的特色专科,我都了如指掌。

伤痛底色上绽放爱的华彩

工作人员不仅要精心抚育孩子,还要考虑大龄孩子的上学、就业、婚嫁问题。宿白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从小被父母遗弃,一直生活在福利院。2004年,她成为江苏省第一例“明天计划”手术者。当时,我被院里选派到南京中大医院护理宿白白。每天给她喂饭喂药、清洁身体,和她谈心打消思想上的顾虑。医生曾下了三次病危通知,每次我都揪着一颗心,默默为她祈祷。就这样,诸多力量把她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后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了我市最好的中学——宿迁中学,之后又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她心怀感恩之心,毅然回到养育她的福利院。现在,宿白白用她年轻的手,继续抚慰着那些让人心疼的残疾孩子。

孩子们大多残疾,但让我感到自豪的是,仍然有2名孩子考进大学,7名孩子有了很好的工作。

福利院故事很多,最动人的是“嫁女儿”的场景。宿小英、宿马玉在福利院生活了二十多年,虽然身患残疾,但她们也想拥有完整人生。经过我们多方撮合,终于为她们找到了合适的另一半。

2013年11月8日,我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集体婚礼——建院百年来的第一次。我们为要出嫁的“女儿”买了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价值3万余元的嫁妆,还悄悄塞了“压箱钱”。美丽的新娘一边一个,抱着我哭花了妆。那天的喜酒,我觉得特别甜。那天,我的儿子才不过15岁,我已早早品尝到了孩子成家的喜庆滋味。

2014年12月,宿马玉生了一个漂亮女儿,孩子12天时,我按老风俗去“送奶糖”。2015年3月,在福利院担任面点师的宿小英又生下一个可爱男孩。

对这两个“女儿”,我终于彻底放心了——被遗弃的伤痛或许不能完全愈合,但生命的延续,会让她们拥有被爱的权利、爱的能力。

比初恋更难忘的一段段情

进入福利院工作以来,从护理员、班长到院领导,我每个岗位都待过。每一份工作我都勤勤恳恳、尽心尽力。人们都说初恋最难忘,因为那是一种美妙的感觉,而让我最难忘的,却是与杜奶奶的一段情。

杜奶奶是进入福利院接受护理的第一位老人。她年轻时精神受到刺激,半身瘫痪。我第一次去给她换洗的时候,她一点不配合,怎么也不肯动。我反复劝说,老人终于掀开被子,一股臭气扑鼻而来。我强忍胃里的翻江倒海,上前准备扶她下床,她却大发脾气,突然抓起身下的排泄物扔过来。顿时,地上、桌上、墙上、我的身上都沾满了污物,整个房间弥漫着恶臭。

委屈的泪水在我眼眶里直打转,但我强忍泪水,手脚麻利地将床单、皮垫、尿布换了,又用热水帮杜奶奶擦洗干净。仔细清洗完房间,我背着她到室外透气散心,直到老人躺在床上,傻乎乎地对我发笑时为止。

洗完床单、衣服,已是夜幕降临。我望着窗外,陷入沉思:这就是我的工作啊,它平凡、劳累,更有委屈、辛酸。放弃和离开的想法在头脑中打转。

可当清晨鲜红的太阳升起,我踏进福利院大门,瞧见老人们悠闲的身影、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美好温馨的场景使我忘记了昨天的劳累与伤心。此时,我也记起自己是一名复转军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做好这份普通的工作,是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的付出琐细,却又疼痛。多年来,福利院工作人员们从未和家人欢度过一个像样的节日。每逢节日,我们都要为老人、孩子准备丰盛大餐。我们心里藏着一份内疚,但家人总是说:“只要你把院里的老人、孩子照顾好就行。”

我最大的期盼,是让福利院的孩子走出去,走入家庭,走入社会。因为福利院工作人员的爱再丰沛,抚平不了被遗弃的伤痛;我们的手臂再宽广,不能把每个孩子都抱在怀里;我们的搀扶再有力,也不如让他们自立自强。

我期望,福利院是他们美好人生之路的起点。当然,哪怕有一个人有需要,我也会一直在这里陪伴他。

(江苏省妇联妇女发展部 推荐)

猜你喜欢
宿城区福利院孩子
宿迁宿城区推进乡镇安委办(消委办)实体化运作 落实基层监管责任
BABY,COME BACK
宿迁市宿城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福利中国(2017年1期)2017-02-06 01:23:18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爱心彩笔”进入福利院
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