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蓓蓓
旅游业是新加坡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旅游本身资源匮乏,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政府行为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研究新加坡旅游业中的政府行为及其重要影响,折射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旅游业集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及法律等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是21世界的朝阳产业。法国学者弗朗索瓦·韦拉在其《国际旅游经济与政策》一书指出,即使在高度市场化经济国家,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行为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更为突出。
一、新加坡旅游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新加坡的旅游业始于50年代,但最初发展缓慢。建国初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相比工业而言,旅游业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资源,又是需要大量导游、厨师、服务员、销售员等职业人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能带动商业贸易的发展,从建国伊始,新加坡政府就致力于发展旅游业。1964年,新加坡旅游促进局成立,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工作,新加坡的旅游业才加快了发展步伐。
如今,旅游业是新加坡重要的支柱产业,仅此于炼油业和港口贸易,占新加坡GDP的4%,并提供15万个就业机会。
在2008世界经济论坛的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位列全球第十,这对于一个陆地面积仅为7 102平方千米的弹丸小国来说非常不易。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认为旅游业能为国家创汇、为人民创造就业、为企业塑造商机,构架与世界各国友好桥梁。
二、新加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新加坡是马来半岛的一个小岛国,国土狭小,缺少出类拔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而今,新加坡是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花园城市的美誉。究其原因,除了其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外,一切都应归于新加坡政府的科学决策和不懈努力。
(一)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1.利用已有的旅游资源。作为重要港口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新加坡的港口贸易十分发达,交通运输业也非常发达。此外,新加坡几乎没有任何发展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但是,即便如此,新加坡政府还是充分利用这有限的地位位置优势,发展起新加坡旅游业,尤其是会展旅游和购物旅游。
国际会议开支浩繁,与会者多是高收入阶层,有很强的旅游消费能力。会展旅游相比较普通的观光旅游,具有参与人数多、游客素质高购买力强、停留时间长、旅游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重点发展会展旅游是各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新加坡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会展旅游的发展前景,专门设立了国际会议局,建立了100多座国际会议馆。据统计,每年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会议多达百次,与会人员的旅游消费比普通游客高两倍以上。现在新加坡已成为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五位的国际会议中心。会展旅游带来的不仅仅是旅游经济效益,还大大提高了新加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地位,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贡献。
新加坡政府利用本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创建国际通商口岸、免税购物中心、美食天堂、国际会议和国际金融中心,使该国成为东南亚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成为游客的购物天堂,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建设空运和航运等交通运输工具,使其发展成为东南亚的旅游中转站。
2.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为弥补先天旅游资源的不足,新加坡政府不断利用其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人工开发旅游景点并形成旅游胜地。如圣淘沙,原来叫做死亡岛,是废弃的军事基地,杂草丛生,新加坡政府大力治理,现已成为游乐王国;利用地处赤道的优越条件,种植各种名贵植物,尤其是其国花“兰花”,出口量占全球第一;利用四面环海的条件,发展码头,如博托码头和克拉克码头,开辟了许多新旅游区。
(二)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建国初期,新加坡国内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新加坡政府意识到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港口码头、机场等交通设施,水电电缆设施,工业区设施等,曾经只作为军用小机场的樟宜机场如今成为全球飞机起降架次最频繁的空港,吉宝港成了货物吞吐量排名世界前列的集装箱货柜码头,众多先进、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树立良好的旅游国家形象,推行积极的旅游国家营销策略
新加坡是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花园城市”的美誉,这是新加坡政府从一开始就努力塑造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塑造“花园城市”的形象,新加坡旅游促进局不断投资于绿化美化家园,增辟公园风景区和娱乐场所,整修庙宇,这些举措使得新加坡城市处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旅游者会被美誉吸引还慕名去新加坡观光。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新时代,“好酒也怕巷子深”。新加坡政府深谙国家营销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对外推广新加坡旅游产业。旅游促进局已先后在纽约、伦敦、芝加哥、法兰克福、旧金山、悉尼、墨尔本、堪培拉、东京和巴黎等世界主要旅游市场设有办事,积极从事有关国外旅游的调查、研究工作,并通过报刊、电视、广告等媒介招徕更多国外游客。
21世纪初,针对庞大的中国市场,新加坡政府在中国打出“非常新加坡”这一极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邀请在中国知名的新加坡艺人推广新加坡旅游,成功使“非常新加坡,三天还不够”的理念深入人心。2010年又推出全新旅游品牌“Your Singapore我行由我新加坡”,率先倡导“定制化旅游”概念。作为一个新旅游品牌,“Your Singapore我行由我新加坡”通过数字化媒体展现新加坡的旅游体验,满足个性化旅游需要。
(四)营造良好旅游环境氛围,加强管理
旅游环境包括旅游硬环境(即狭义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软环境(即旅游管理等环境)。硬环境方面,为维护新加坡最吸引人的旅游元素——绿色和花园城市,政府掀起了全国性的、行之有效的植树造林运动。环境部规定,土地所有者必须保持自有土地的绿色和清洁。
软环境方面,他们一方面积极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了严格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明的法律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随地吐痰会被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在公共厕所大便之后不冲水、乱穿马路、买卖盗版光盘等不文明行为都要罚款,养成了新加坡人良好的文明习惯,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社会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犯罪率很低;另一方面,他们根据国民中华人占3/4多的特点,开展儒家优良传统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在人人参与旅游业的口号下,全民共同建设新加坡旅游业。
三、新加坡旅游业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和新加坡存在很大区别,但新加坡政府在旅游业中的行为还是能给我国政府带来一些启示。
(一)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准确定位市场,合理规划旅游业发展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诸多令世人惊叹的历史遗迹,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北京长城、西安兵马俑、山东孔庙等;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有各种特殊的地质景观和自然风貌,如安徽黄山、四川九寨沟、云南石林等;中国是个56个民族共同发展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有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形成不同的旅游资源,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世界交流越来越频繁,一些中心大城市也成为购物旅游的好去处,如上海、广州等地。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有30个省市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龙头产业。
大量旅游资源的无序堆砌并不能带来旅游业的发展。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根据不同的市场人群,结合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组合或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如针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其自然风貌有限,但其地处长江入海口,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发达,同时是国家金融中心,商业繁华,这与新加坡很相像,是发展会展旅游和购物旅游的沃土。
除了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还应积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如深圳的中国第一个静态微缩景观型主题公园“锦绣中华”,是旅游资源“从无到有”的典范。
(二)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由于旅游业能带动各方面产业的发展,且具有污染小,效率高的优点,政府应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我国政府应进行宏观调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应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便于游客到达景区,避免由于交通不便造成游客“想来来不了”的情况。同时,在景区内的配套设施也应同步完善。
(三)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没有树立旅游国际形象上的“中国特色”,加之部分西方国家“妖魔化”中国,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旅游形象受挫。我国政府应注重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通过良好的形象吸引游客。如侧重“东方华夏文明”,深入挖掘文明古国的文化内涵。
积极的国家营销是吸引海外游客的重要一步,可以扩大国家知名度,带来更多客源。在信息技术时代,营销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政府不仅可以在客源地国家设立办事处,在当地积极宣传,并通过报刊、电视、广告等媒介,努力扩大中国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政府也可以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如针对海外侨胞,大力推销“追根溯源”的故土游;针对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可以开展民俗文化游等。
(四)强化旅游法制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新加坡良好的旅游环境得益于严格的法制。我国政府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旅游法制建设,制定严格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像新加坡那样,严惩违规者,这样无论本地居民还是游客都能自觉遵守,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通过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杜绝欺诈、哄抬物价等不规范的旅游市场行为,这也有利于旅游形象的树立。注重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培养旅游人才,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