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
欧洲央行3月5日披露:根据量化宽松计划进行的债券购买活动将从3月9日开始,每个月的购买规模为600亿欧元;计划将至少持续实施至2016年9月份,总量为1万亿欧元。
这出欧美“双簧戏”,实际是通过此消彼长的手段,控制美元指数的走势。美国现在需要美元指数上涨,但美国经济自身的强劲程度不足以支撑美元指数继续走强,尤其是美元指数经历了8个月的上涨之后,在技术方向已经存在大级别调整的要求,而就在这时,欧元量化宽松正式拉开帷幕。
北京时间3月6日夜间,美元指数一举突破95关口,直线拉升至97.25点,创出自2003年以来的新高。现在,回调确认正在进行中,而这个过程也是各项指标快速回调的过程。必须意识到,当回调确认完成后,美元会不会继续向上?笔者认为,这是大概率事件,毕竟市场预期美联储会在今年6月加息,而那之前,美元指数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此时欧元大规模量化宽松,无疑为美元指数的进一步攀升提供了极好的理由——欧元贬值,美元升值——美元指数必定上涨。而实际走势情况也恰恰证明了这样的过程。目前,美元指数强势调整格局十分明显。
为什么欧元量化宽松会推高美元指数?因为,美元指数是美元兑一篮子货币的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但欧元区形成之后,过去独立货币法郎、马克等欧元区国家货币合为一体。结果是,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权重高达70%。这样的情况本该改变,减低欧元权重,增加其他货币权重,以及列入新的币值,比如人民币,从而让美元指数更具参考意义。
但是,美国没这样做。没这样做的结果是:美元指数几乎变成了欧元与美元汇率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并使之不仅听命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而且同时需要听命于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
历史经验表明,汇率问题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各国国家经济利益争夺的工具。所以,欧美在汇率问题上演出“双簧”,一定有目标所指,那这个目标是谁?要干什么?笔者认为,此次动作的目标指向非常明确:俄罗斯和中国。
美元指数升值的目的可能就是要让卢布、人民币发生“大幅贬值”,并由此引发大规模的本币抛售,从而摧毁中俄两国经济。卢布因欧美制裁而大幅贬值,但俄罗斯人民非常平静,并未附和本币大幅贬值而大规模兑换美元或其他外币。因此,尽管卢布大幅贬值,油价暴跌,但整体经济显得平静而有序,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政府对国内局势的把控能力。
俄罗斯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就当下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对比、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而言,均显示出人民币未来贬值压力胜过升值压力。尤其是中国货币政策走向“中性偏宽”之后,人民币贬值压力会增加。
笔者认为,人民币未来必须“有序贬值”——既有控制地贬值,也要防止市场波动,突然大貶。尤其是中国政府,必须做好预案,防止美元指数大幅走高后的、所有可能伤害中国经济的事情发生,尤其要有控制民众情绪和发生羊群效应的可能。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