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戎
徐克导演的新版3D影片《智取威虎山》是1957年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正式出版以来,继1960年版电影、1970年版现代京剧和1986年、2003年两版电视剧之后,第5次将这部红色文学代表作搬上屏幕。徐大导演的名气以及颇具市场意识的策划、宣传团队,使这一段国内观众耳熟能详的老故事经过翻新包装之后,再次成为2014年贺岁档的“吸金”利器,票房直冲10亿大关。但不可否认,相对于小说原著及1960年拍摄的黑白片,3D版叙事不清、情节混乱、人物单薄、情感平淡,硬生生地把有着真实背景的经典故事拍成了靠一堆“流行元素”撑起的商业武侠片,看着鲜亮,但全无真实血肉,除了一堆勉强可称为“酷炫”的3D特效外,其亮点实在乏善可陈。该片与之前的影视剧作相比,出现的轻武器并不相同,在此,我们对片中的轻武器作一解读——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是作者曲波在解放后,根据自己1946年冬至1947年春参与剿灭活动在牡丹江一带国民党残匪的战斗经历写作的,主要人物杨子荣、高波、座山雕都有原型,至于“203首长”少剑波,很大程度上就是时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的曲波自己。当然,作者在真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借鉴民间评书传奇的写作形式,将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消灭许大马棒、座山雕、徐九彪、马希山等4个匪帮的故事,按时间线串成了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大战四方台等40万字的精彩章节,比真实的剿匪故事更加曲折和引人入胜。但小说本身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书中少剑波等人多次主动亮明“人民解放军”身份和“八一”军徽,事实上当时还没有这些名词,最早进入东北的我军称为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冬使用最多的称谓还是“八路军”,直至1948年1月才更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而“八一”军徽出现更迟,到1949年6月才确定。
不过,当年活跃在牡丹江的剿匪小分队却是真实存在的,其所在部队由挺进东北的八路军胶东海军二支队改编而成。针对各匪帮化整为零隐藏在深山老林的实际情况,我军采取了类似于今天特种作战的方式,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机动灵活的武装侦察小分队(小说中只有36人,但包括了侦察、爆破、攀登等各方面的能手),以小对小、以动制动,主动寻找并伺机打击敌人。当然,这支小分队的装备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既相对便携又火力较强,奇袭奶头山一节中提到,除杨子荣小队配备10多支步枪外,刘勋苍、栾超家两个小队全部佩戴冲锋枪和20响“大肚匣子”,自动武器比率比一般部队高得多,但轻机枪只有1挺,直至追击马希山匪帮时才有所增加。
《林海雪原》原著中并没有提到冲锋枪、轻机枪的具体型号,而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的小分队,所用的冲锋枪都是苏式PPS-43,“转盘”机枪是苏式DPM轻机枪。熟悉这些枪械的观众自然会问,当时距全国解放还有3年时间,小分队可能使用苏式武器吗?
从理论上说,有这种可能。1945年8月,150万苏军出兵东北,彻底消灭70万关东军,直到1946年5月方才撤军回国。在此期间,虽然苏方履行与国民党政府的协议,并未向我东北军提供苏式武器,但不排除一些遗留在战场上的轻武器被我军收集到的可能。此外,苏军中的远东方面军步兵第88旅是由早先退入苏联境内的原东北抗日联军残部组成的,由苏方训练和武装,装备中当然也包括PPS-43冲锋枪。
从现存资料来看,1946年以后,在东北民主联军中确有少量苏式冲锋枪,但并非主流,也没有进行批量仿制。直到解放战争后期,作为当时全军后勤和军工基地的东北才开始少量自产冲锋枪,其中明确生产过苏式冲锋枪的只有1947年底在旅大地区组建的大连建新公司,前后仅仿造563支,数量很少。而电影中出现的DPM轻机枪,其前身DP27早在抗战之初就已经进入中国,1937年8月中苏正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苏联即开始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1938年3月起,分三批向中方售出DP27轻机枪5600挺。这些DP27机枪中甚至有一部分拨发给了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如1938年彭雪枫、张震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队伍中就有4挺由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拔发的DP27机枪。DPM轻机枪在DP27机枪基础上将两脚架后移并安装在枪管护筒上,同时在枪托前下部增加了小握把、机匣后方设有复进簧筒,其他方面则与DP27机枪相同。
但从实际情况分析,小分队装备苏式武器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是因为弹药供应的原因,苏式枪弹特别是冲锋枪配用的手枪弹国内根本不生产,苏军撤走后也没有补充来源,对于弹药消耗量很大的自动武器来说,没有弹药基本就是废铁,承担剿匪这类重要任务的小分队一般不会选择这种没有后勤保障的武器;二是我军当时已有更多更好的选择,除了进入东北后接收的大量日式装备外,1946年10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完成了新开岭战役,接着又开始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到1947年1月底之前,已歼灭了国民党半美械的第52军以及全美械的新1军各一部,缴获了大量美国、加拿大制造的冲锋枪。19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中,小分队使用的是汤姆逊M1928和M3“盖德”冲锋枪,这更符合当时我军的装备情况。
不过,原著中也提到过一种与苏俄有关的武器,第八章“跨谷飞涧、奇袭虎狼窝”中有“孙达得端起水连珠当当两枪,那匪徒往后一仰,连人带枪滚下沟底”的描写,这“水连珠”指的就是沙俄时代设计的莫辛-纳甘M1891步枪。清末民初,东北长期被沙俄势力所盘据,1920年代,苏联也多次以军援形式支持盘踞中国的地方军阀,抗战前期又通过中苏贷款卖给中国约5万支M1891步枪,所以苏式步枪在国内一直有相当数量,苏军二战期间也大量使用该枪的改进型。解放战争期间,该枪国、共双方仍都有使用,但因为缺少7.62mm苏式步枪弹,主要将其用于训练和装备二线部队。
那为什么建国之初,我军又舍弃日、美轻武器,转而仿制苏式枪械?这主要是应对抗美援朝战争和我军正规化建设的需求。朝鲜战场上的武器弹药来源和解放战争时有很大不同,消耗很大但缴获少,且主要依靠国内补给,因此第四次战役后,从苏方购买了大批轻武器,第五次战役前开始补充部队,使得此前志愿军的“万国牌”装备得到明显统一和改善。1951年初,中央兵工委员会提出了国内兵工建设的主体方针,认为应争取苏联援助,并与苏方统一制式,使之能在三五年之内迅速发展起来。经过谈判,当年6月苏方同意提供8种轻武器图样和技术资料,据此仿制成功53式步骑枪、50/54式冲锋枪、53式轻机枪、54式手枪等建国后第一代制式轻武器,并且国产轻武器自此走上了苏式路线。
杨子荣凭借大智大勇,冒充许大马棒手下饲马副官胡彪,打入土匪老巢威虎山,侦得虚实并及时传回情报,最终在除夕夜里应外合,将狡诈多疑的惯匪座山雕一举擒获。真实的杨子荣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是雇农出身,29岁才参加八路军,时间不长就随军开赴东北,1946年初因在作战中表现突出,成为团侦察排的负责人。1947年2月6日晚,他只身潜入虎穴,活捉国民党保安旅长、匪首座山雕,东北军区司令部因此为其记三等功,并授予“特级侦察英雄”称号。但电影《智取威虎山》在情节改编上显然偏离了原著的逻辑路线,杨子荣不再是少剑波的长期战友和侦察英雄,而变成了上级临时派来的会素描、还教战士们唱老北洋军歌的令人摸不着底的“个性化”人物,化装“卧底”威虎山也成了他的自主行动,与原著相同的似乎只有威虎山这一目标以及身上的“匣子”手枪了。
“匣子”手枪又称为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自动手枪,解放前在国内使用非常普遍,除德国原装货外,国内外还有大量仿制品。“大肚匣子”则是其升级版,又称“20响”或“快慢机”,容弹量可达20发,是普通“匣子”的2倍,而且一般可连发射击,20发全打出去只需1秒多的时间,外接上配备的木质枪套后,可以当微型冲锋枪使用,非常适合低级军官、警卫员以及小分队这样需要连续火力的人员。1930年代中期后,大批“大肚匣子”进入中国市场,当然,其中以毛瑟M1932冲锋手枪最为正宗,此外西班牙阿斯特拉、皇家、阿树三家厂商也设计了多种外形、功能近似的产品向中国出口,国内也有汉阳、陆军修械所等单位少量仿造过。历史上的杨子荣是否使用的是“大肚匣子”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也是某种“匣子”,就在抓获座山雕的16天后,杨子荣在追歼另一顽匪郑三炮时,手中的驳壳枪因严寒冻结,因此被敌人抢先开枪击中而牺牲。1960年版电影《林海雪原》和现代京剧版中,杨子荣使用的都是这样的“匣子”,其中电影版的杨子荣细节更加丰富,除了木制枪套外,平时携行时“匣子”用“快枪套”别在腰前,这样掏枪动作更快。1960年版电影中,警卫员高波使用的明显是“大肚匣子”,其身上佩戴的俗称“九龙转袋”的皮质弹袋明显有两种长度,短的一种用来装普通的10发弹匣,特别长的两个则是盛放20发加长弹匣的。
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打虎上山”时,使用的则是一支正宗的毛瑟M1932“大肚匣子”。虽然影片中东北虎的特效差强人意,但这一经典段落还是拍成了化身“人猿泰山”的杨子荣与老虎比爬树。这一段在道具方面是比较合理的,只是这支M1932徒有虚表,没有打出它特有的连发,并且很快就卡壳了,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一支日本的44式骑枪,只是这支非自动步枪在片中变成了半自动,能够在老虎扑来瞬间连开3、4枪,直至击中虎嘴。原著中,对寻匪遇虎这一节的描述显然更加合理,杨子荣是将匕首插在树上做成临时支架,然后用步枪向老虎射击,但遇上臭弹没有打响,之后又用“匣子”向老虎打了一梭枪弹没有打着,再用步枪连射4枪,最后一枪才将老虎击毙。
不过电影中,杨子荣上山之后,不知怎么又把“大肚匣子”换成了一支俗称“加拿大撸子”的MK1自动手枪,其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内较为常见的一种进口手枪。该枪原型是比利时FN公司设计的GP35手枪,又称M1935勃朗宁大威力手枪,1939年中国曾少量进口。抗战中后期,中国商请同为盟友的加拿大为中国战场提供部分轻武器,多伦多的英格利斯公司根据中方提供的样枪测绘仿制了MK1手枪,前后共交付4万余支。这批MK1手枪的特殊之处在于厂家应中方要求,增加了可调表尺、木制枪套等,必要时可以像毛瑟自动手枪一样抵肩射击。不过,这批手枪大多没有赶上抗战,而是用在了内战当中,主要装备国民党一线部队,如新1军中下层军官就普遍配发这种手枪,因此当地土匪使用同样的武器并不为奇。片中使用的这支道具虽然是真货,但显然已经历经沧桑,表面磨损严重,在少数几个近镜头中,可以看出套筒部分进行了改动,以便发射51式手枪空包弹。
至于杨子荣的“大肚匣子”到了哪里,其实很容易找到答案。从新版影片中可以看到,还有3个人也在使用或使用过“大肚匣子”这种手枪,分别是刘勋苍、高波和大金刚“炮头”,但他们从未在同一场合亮出过这一武器。也就是说,很可能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剧组只租用了一、两支毛瑟M1932手枪,因为同一镜头中无法“分身”,只能委屈杨子荣上山后换一换他的随身武器了。
我军初进东北后,面临的第一个敌人就是无处不在的土匪。据说当时东北全境154个县三分之二以上有土匪盘踞。国民党对其大肆委任收编,试图组建“地下军”,将其作为安插在东北、阻碍我军进入的重要棋子。本名张乐山的座山雕正是其中一员,靠着为人狡诈、善于投机,也混得国民政府的一个“司令”空衔,但实力只有数百人。据《东北日报》1947年2月19日报道:“牡丹江分区某团战斗模范杨子荣等六同志,……于2月7日,勇敢深入匪巢,一举将蒋记东北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座山雕’张乐山以下25名全部活捉,创造以少胜多歼灭股匪的战斗范例。战斗中摧毁敌匪窝棚,并缴获步枪6支、子弹640发、粮食千余斤。”小说根据这一战斗进行了大胆改编,将其他著名惯匪的一些轶事安在了座山雕头上,给他凭空添了一座“威虎厅”和“八大金刚”。
但新版电影《智取威虎山》的演绎显然走得更远,威虎山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堡兼军火库,座山雕也有了3000号人马,足够装备一个师的大炮以及坦克和飞机,甚至还给他配了一个叫青莲的压寨夫人。这位青莲上来就从座山雕身上抽出一支手枪,给了初进山门的杨子荣一个下马威。后来这支手枪又在座山雕手中多次出现,甚至最后即将坠崖,他与杨子荣同时握住的仍然是这支手枪。眼尖的观众会发现,虽然该枪的套筒部分与TT-33、M1911较为相似,但枪身明显更薄,套筒末端没有突起的击锤,此外其握把部分相对一般手枪要长出很多,在飞机大战那场戏中还可以发现其手动保险设在在扳机护圈左侧上方,弹匣卡笋却是设在握把底端。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该枪是西班牙生产的阿斯特拉长管自动手枪,而且从弹匣的厚度来看,口径应是7.65mm。该枪是阿斯特拉公司在仿M1911手枪的基础上加长枪管和握把,将全枪放大而来,属于当时向中国大量倾销的廉价商业版手枪之一,其弹匣容弹量也因握把加长而增至10发,又称“十子连”。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西班牙的手枪制造业曾一度非常发达,连自行车厂都转行造枪,其品牌和型号多如牛毛,仅模仿勃朗宁手枪的就有近百种,最便宜的不到4美元,不及原厂产品价格六分之一。其中,7.65mm口径的手枪除了阿斯特拉外,国内常见的还有皇家、鲁比、托马斯和R.S公司的产品,6.35mm口径的手枪就更多了。这些西班牙手枪均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质量差次不齐,靠低价位抢夺国内市场,除少数做工相对精细外,大部分都称得上粗制滥造,因此在国内往往被称为“三块铁”,以形容其做工低劣,仅比国内小厂再“翻版”的仿品强一点点。
历史上的座山雕到底用什么手枪不得而知,但作为匪龄长达50余年、历经“三朝”不倒的老牌惯匪,他肯定会把枪视作第二生命,而且会有着充分的枪械使用经验,想必他不会带着一支次等的西班牙手枪吧。(待续)
编辑/郑双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