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拥挤踩踏是门科学

2015-09-10 07:22陈晟
新民周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流人群事故

陈晟

上海外滩的拥挤踩踏事件震动全国,除了死伤众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事故发生在上海。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公共设施、公共服务都相当完备,市民对于公共秩序的认同感也普遍较高,但却依然发生了这种看起来很低级的错误,或许很难令人理解。

难在哪里?

但是,拥挤踩踏事故实际上是哪里都可能发生的,无论该地贫穷或富裕,也不论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高低,只要大人流聚集,就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故;历史上,世界各大洲都发生过拥挤踩踏事件,其中一些事故带来的伤亡还相当惊人。当然,相对落后的地方,则事故就更容易发生一些。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就发生过好几次拥挤踩踏事故。因为宗教习俗,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信众去麦加朝圣,而且时间相对集中,人群密度可想而知。1990年发生的拥挤踩踏,遇难人数多达1426人,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一起拥挤踩踏事故;后面的1994年(亡270人)、1998年(亡118人)、2001年(亡35人)、2004(亡251人)、2006年(亡345人)也都有类似事故发生……

另一个拥挤踩踏事故多发地,是我们的邻居印度,从新千年以来,不完全统计就有13起严重的拥挤踩踏事故(其中5起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00人),差不多平均每年一起……

所以,拥挤踩踏事故并非哪个国家的专利,也不是发达国家就一定能够避免的。

既然这类事故在哪都可能发生,那为什么不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彻底杜绝这种事故呢?

回顾各种拥挤踩踏事故,最主要的共同点就是:人流高度密集。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把单个的人视为一个小水滴,在波浪中身不由己地被周围的人推动着;一旦人群发生扰动,拥挤踩踏事故瞬间就会发生,每个人都根本无法抵抗;而拥挤踩踏一旦发生就会迅速扩散,甚至会因为恐慌而使得波及面扩大,必然造成严重的后果。

面对巨大的人群,哪怕出动再多的警察维持秩序,相对的比例依然是非常小的;同时,警察也是血肉之躯,当拥挤踩踏发生时,即便他们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依然不可能及时阻止汹涌而来的人流。

更麻烦的是,从历史教训来看,警察的战术选择往往处于两难的境地:不去干预吧,眼看人群就要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去干预吧,想要从人群中挤到堵塞的点是非常困难的,而干预行动本身也可能变成诱发人群恐慌、推搡的导火索,反而促使了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还有一个比较隐蔽的原因,也成为预防拥挤踩踏的障碍:这类场合往往都是某个节日庆典或文艺活动,来参加的人都是高高兴兴的好市民而不是暴徒,警察往往也不好意思板起脸来,一丝不苟地进行人流限制、疏导,否则多让人扫兴啊。

因此,但凡有人群密集的大型活动,对活动的组织者、维持秩序的警方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可以说是“大头针上跳芭蕾舞”,稍有不慎或是预案不充分,悲剧就可能发生。

亡羊补牢

所幸,人类文明的一个可贵品质,就是从失败乃至事故中吸取教训,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也不例外。

实际上,不妨把拥挤踩踏事故比作下滑的火车:当轮子动起来之后,庞大的火车就会冲破一切阻碍往坡下滑去,花很大力气也无法将其拽住;但在车轮没有动起来的时候,只需要一块小小的三角形木头塞住车轮,火车就能安静地停在那里。对于拥挤踩踏事故,人群没有达到临界点之前的各种防范措施,就像是那块三角木,往往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避免危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永远是最优的选择。下面一些措施,都是被实践证明有所裨益的经验:

首先,活动组织者应该预先通览活动现场,找到可能发生拥挤踩踏的地点,比如突然变窄的通道口、多级台阶、直角转弯的地方等,作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在这些地点预先安排好疏导措施,或者设置临时的通道,提高人流的通过速度,或者干脆将其临时封堵,绕路而行。

在这方面,麦加圣地的管理者就做得挺好:在2006年发生事故之后,他们意识到,不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的问题,拥挤踩踏事故就难以避免。于是,在一处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向魔鬼扔石头”(Stoning of the Devil)走廊上,他们将通道大大拓宽并改为多层通道,将密集的柱子变得粗大而稀疏;最重要的是,将投掷的目标墙面延长了一些,让人群可以从容不迫地投掷石子而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这些综合措施,使得2007年至今,该地没有再发生类似事故。

而针对警察难以赶到拥挤“热点”的问题,日本国在明石桥事故之后,制定了一条新的规则:但凡是人流密集的大型活动,都必须预留出一条专用的应急通道,让警察和安保人员能够及时赶到最需要疏导的地方去,这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应对措施。

其次,是必须在活动现场执行严格的管控预案。一旦现场的人数达到临界数值,指挥者就要下定决心,命令安保人员按照预案,对人流执行严格的控制,比如分段放行、禁止逆行,或是增开出口、建立人墙(由安保人员和警察手挽手、背靠背站成两排,分隔不同的人群流向,或充当人群分段放行的“开关”),必要时可以暂时阻止人员进入该区域,甚至可以临时叫停活动进行,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这些措施,有可能会让参与者感到不愉快,但总比丢掉性命要好。

同时,对于大型活动的参与者,也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对警方和安保人员的疏导重视和配合,无条件地遵照执行。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的许多事故都有着血的教训:一些人认为警方并不会真的强制执行管控措施,所以不尊重警方权威,将警方的忠告和指令视为儿戏,最终酿成大祸而害人害己。当然,这一点上可能还需要修订法律,对于那些在大型活动中拒不服从警方疏导的人,明确规定处罚的依据和范围,让警方在执法时有法可依,也才能让疏导措施强有力地执行下去(目前,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对此尚无明确规定)。

目前,人群管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国外有学者将人流的拥挤程度设定了量化标准,根据相关量表显示,当拥挤程度超过每平方米1.08人时,情况已然危险;如果大于2.13人,则人们的步行受到极大限制,只能紧跟前方人群移动,此时一旦有风吹草动,悲剧就很容易发生。根据2000-2006年全球拥挤踩踏事故统计数据,平均每起拥挤踩踏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7人,平均受伤人数约为88人。

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跟行人流的流动直接相关。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人群的行进速度并不是决定于个体的平均行进速度,而是决定于人群的密度,人群密度越大,群体的行进速度越低,当人群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由于拥挤过度而不能前进,进而发生挤踏事件。

外滩当时的情况,真的只是接近饱和?还是超过了安全警戒必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复旦大学博士后朱春霞在2004年的毕业论文中,曾结合中外拥挤踩踏事故研究指出:景点室内达到1㎡/人、室外达到0.75㎡/人,即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结合网友提供的大量现场图片来看,事发前一刻,在外滩陈毅广场及周边辞旧迎新的群众,拥挤程度已经远远小于0.75㎡/人,他们中很多人也已明显感知到拥挤踩踏事故的危险,但根本无法离开可能夺去他们生命的危险地带。

新的曙光

而许多新技术的出现,也给拥挤踩踏事故防范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大型活动中,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统计某一个拥挤部位的人数,又如何将指挥官的决心及时通报给附近的在场群众。而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和“智慧城市”技术,则为我们展现了许多新的可能。

比如,2011年,一名研究信息学的德国科学家芭芭拉·克劳斯(Barbara Krausz)教授,就提出了一个新的答案:通过活动现场的摄像头,拍摄人群流动的全景,然后把一个个的人理解为单个的像素,由计算机进行跟踪扫描。一旦程序发现,人群的边界中,有些“像素”出现了左右反复波动,说明此刻那里已经出现了人群无法控制自己行动的情况,就会提前发出警报并标出“热点”,让安保人员和警方迅速赶去那儿疏导,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不过,克劳斯教授也表示,这个系统最多能在拥挤踩踏前半小时发出警报——而警察能不能在半小时内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则是该系统的瓶颈所在了。

类似的,英国一家名为“CROWDVISION”的公司,则通过适时的分析红外图像,来判断哪里是人群最密集的区域。因为越是拥挤,人体的体温与呼吸带出的热气就越难散开,所以那个小范围的温度就会相对较高,在红外成像上就会很清楚地显示出来。这种方法,比肉眼来判断拥挤“热点”更加可靠、迅速。这套系统已经在麦加朝圣活动中试用,反响良好。

还有一种新思路是:通过活动现场的基站,统计走进现场的人数(确切地说是走进该基站范围的手机数量,但基本是等于人数的);一旦达到临界数值(各种观点不一,通说是每平方米4人左右),就会通知组织者采取应急措施加以疏导。

另外,还有人提出,通过手机的小区广播系统,对在现场的人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劝告还没有进入拥挤区域的人改变计划,已经进入该区域的人按照警方提供的路线有序移动。当然,这种劝告、警告信息并无实际的强制力,能否得到参与者的遵守和支持,还必须依靠平时的宣传与教育。

拥挤踩踏事故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而它就像是一个瓶中的魔鬼,随时都可能出来作祟。为了防范这种悲剧发生,大型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而每一个到现场的参加者也必须服从、配合管控疏导措施,共同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再好的技术措施,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人的行动上,需要每个现场参与者的支持。

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张军律师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人流人群事故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小恍惚 大事故
财富焦虑人群
超导可视联合卡前列甲酯用于早早孕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
浅谈PAC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