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实
“十二五”规划实现了中国经济社会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敏锐地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已进入到了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同时肯定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用“新常态”一词准确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果断选择有效的应对策略,保证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过去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化,在创新创业、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和不俗业绩。
创新创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科技与金融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大众创新创业热潮。我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健全教育体系培养人才,以打造人才队伍支撑创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催生发展新动力的源泉,是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针对创业者面临的准入限制、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初步建立了“双创”扶持政策体系,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速度加快。依托我国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活跃的互联网经济,以及快速成长的互联网骨干企业,各行各业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2014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3万亿元,占GDP比例达到2.09%,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成果产出持续扩大,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85件,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特别是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理念,最大程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规模快速扩大,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逐渐增强,人才流动制度障碍逐步破除。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通过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帮助3000家参赛企业与合作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向近1000家企业贷款授信,额度超过185亿元。专业化、市场化、协同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获得实质进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改革和政策组合拳。这些举措彰显着这样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局限于种草种树、末端治理,而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的绿色变革。
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大幅下降,环境效益明显。2015年上半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继续大幅下降,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带来最明显的环境效益,就是酸雨面积已经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水平。COD排放量下降,推动主要江河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重要的标志是劣Ⅴ类断面比例大幅减少,由2001年的44%降到2014年的9.0%,降幅达80%。2014年,全国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排放总量比2007年下降五分之一,重金属污染事件由2010-2011年的每年10余起下降到2012-2014年的平均每年3起。
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取得明显进展。在加强环境法治方面,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为标志,正在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的制(修)订进程,积极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排污许可条例、环境监测条例、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同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颁布实施。《大气十条》明确了2017年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空气质量的改善目标,提出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严格依法监管等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水十条》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确定了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等10个方面238项措施。
为解决国际环境问题做出重要贡献。我国颁布实施《中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制订了25个行业的淘汰行动计划,关闭相关淘汰物质生产线100多条,在上千家企业开展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转换,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25万吨,占到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以上,圆满完成《蒙特利尔议定书》各阶段规定的履约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能力继续提高
“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在完善基础产业、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进一步加大了力度,通过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继续提高。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2014 年,粮食总产量取得历史性突破,达到 60703 万吨,比 2010 年增长 11.1% ,年均增长 2.7% ,实现“十一连增”。近年来,我国谷物、肉类、籽棉、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高效、便捷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运输网、城际铁路网、航道网逐渐形成。高速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 2014 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 1.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高铁还驶出国门,参与多国铁路建设,成为独具特色、彰显国力的中国名片。
信息通信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2014 年,我国邮电业务总量 21846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90.4% ,年均增长 17.5% 。移动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实施。 2014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上网人数分别达到 12.9 亿户、 6.5 亿人,分别比 2010 年增长 49.7% 、 41.9%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初步建成了包括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活力进一步增强。
展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仍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有条件而且完全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还很突出,需要我们保持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面对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面对改革深水区、矛盾凸显期一系列时代课题,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唤起改革的勇气、弘扬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