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区涉县特色致富路

2015-09-10 07:22郑智维
民生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涉县老区中药材

郑智维

16岁时,涉县的张水来当上了民兵,后来参军成为129师385旅一名战士。他曾经为邓小平牵过马,参加过平汉、盘龙等战役。

8月6日,《民生周刊》记者见到了这位93岁的老八路。抗战时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每当说到激动处,他还不停地用手比划着:“噗通……咚、嘭……嗖地一个地雷扔到村里……”

巍巍太行,潺潺清漳,抗战老区涉县处于群山环抱之中。从这里走出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2位元帅(刘伯承、徐向前)、3位大将、18位上将、48位中将、295位少将。有近百名129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因此,129师司令部旧址又被称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发祥地”。

抚今追昔,战争已经远去,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让涉县人民倍感珍惜。如今,这里欣欣向荣的局面,已经很难看出侵略战争曾经给这里带来的创伤。在党的领导下,从战火中走出的老区人民继承并发扬了太行精神,探索出一条“特色”脱贫致富路。

太行山下的红色往事

因村西有一片赤色岩土,清漳河畔的一个村庄因此得名赤岸村。抗战期间,赤岸村是129师司令部所在地。如今,这个村隶属于涉县河南店镇。

走近赤岸村,“刘邓和他的战友们”的塑像赫然矗立在村口的广场上。129师司令部旧址、将军岭……这些抗战遗迹向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

1940年6月,邓小平、刘伯承率领129师司令部从山西省辽县(现左权县)桐峪镇出发,沿清漳河南下,进驻河北省涉县常乐村。同年12月,迁至赤岸村。

作为抗战老区,涉县依然残留着战争留下的痕迹。抗日战争中的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战役均在此一带打响。在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涉县党史专家李书味谈道,虽然规模不太大,但打击了日本军队的嚣张气焰,为敌后抗战带来的影响深远。

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响堂铺伏击战。1938年春,侵华日军沿邯长大道向西进犯,先后占领涉县、黎城、潞城、长治、屯留、长子等县城,严重威胁着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安全。3月31日,在徐向前副师长的亲自指挥下,八路军将士以涉县响堂铺村为中心,在30华里的狭长地带设伏。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敌人两个汽车中队,毙、伤日军400余人,180辆汽车被全部烧毁。击退东西两路援敌800余人,缴获迫击炮4门,轻重机枪10余挺,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抗日8年间,八路军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歼灭日伪军42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此外,还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先后有110多个党政军重要机关驻扎。

坚持抗日的同时,八路军还不断壮大了自己的队伍。由刚入太行时的9160多人,发展到后来的30万人,还有一支40多万人的民兵队伍,铸就后来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最终,以“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奇迹载入史册。

1945年8月20日,129师番号奉命撤销,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年底,刘邓大军离开涉县,千里挺进大别山。

除八宝山外,涉县的将军岭是安葬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1986年以后,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李雪峰、赵子岳等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将军岭上,邓小平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

“幸福渠”造福后代

1923年,张水来出生在赤岸村的一个贫困农家。小时候,他给村里的大户人家放羊。巧合的是,这座大户人家的院落后来成为了129师司令部驻地。

作为涉县唯一健在的老八路,张水来每月有600元的补贴。由于战乱的耽搁,他一直没有成家,现在和侄子一起生活。回忆起以前吃糠咽菜的日子,他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

“现在住的楼房是之前做生意挣钱修建的。”他的侄子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如今天下太平,多数村民都在外打工,每月收入数千元,生活比较富裕。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重点贫困县,到拥有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这个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实现了自身的完美蜕变。

“历史告诉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这是我党取得抗战胜利的保障。现在是和平时期,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李书味谈道。

在连年灾荒的情况下,为支援前线,涉县人民省吃俭用。据统计,在1941年至1949年的9年间,涉县共交公粮1.13亿斤,平均每年交公糧1200多万斤,占当时全县粮食总收的15%以上。全县年满18岁至45岁的青壮年积极参军,此外还按军事组织编制起来,分为民兵自卫队、民兵担架队等。

“水流南山头,吃饭不发愁,没有邓政委,这水怎能流?”在涉县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据当地居民介绍,赤岸本来没有河,为了让远处的清漳河造福于民,129师和边区政府带领群众修建了漳南大渠,使得附近村庄有了水浇地。如今,这一水利工程还在造福当地百姓。

1941年至1943年,为抗旱度灾,邓小平亲自协同边区政府,研究修建漳南大渠,并于1943年2月动工。在此期间,中共太行分局、129师、边区政府机关干部与涉县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邓政委甚至带病冒雨到工地和民工一起抬石垒堰,打钎修渠。

仅一年多时间,27华里长的漳南大渠总体告捷,变3000多亩“望天收”为水浇田,年产量达70万斤,为涉县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被群众称为“救命渠”、“幸福渠”。

在涉县,服务群众的革命传统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涉县是革命老区、红色圣地,作为老区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我们坚守本色,执政为民;我们弘扬梦想,造福一方。”中共涉县县委书记李书生谈道。

“特色”致富路

涉县县城四面环山、清漳河穿城而过。“八山半水分半田”,这是涉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及地理条件。自然风光秀丽宜人有助于发展旅游,但这样的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

近年来,涉县推广实施“渔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鲟鱼养殖产业。目前,全县鲟鱼年产量近3000吨,品种主要包括史氏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等,年产值达到834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河南、甘肃、新疆等地。

谈及涉县发展鲟鱼养殖的优势时,64岁的鲟鱼养殖户石振海说,从自然条件看,涉县山泉水属于20℃以下的低温水,具备鲟鱼冷水养殖的要求;从政策环境看,政府支持、扶植的力度也很大。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这是涉县探索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经验。

近些年,涉县还致力于打造“太行药谷”。据一位涉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万余亩,今年涉县全县要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受益群众达7.5万人,其中贫困群众达3万人,仅此一项每位贫困群众每年就能增收2000元。

2007年之前,土后门村村支书吕国平曾在石家庄做了8年生意。出于对市场的敏感,2007年,刚被选为村支书的他决定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从开始的40亩,如今发展到800多亩。

谈及销路,吕国平告诉《民生周刊》记者,除了供本地的药材企业外,中药材还销往安徽亳州等地,规模化种植提高了市场主体的议价能力。“不用出门,就能顺利地将药材销售出去。”

“涉县的环境、气候,比较适合种植中药材。”回忆发展过程,吕国平说,当时政府积极推动,2007年涉县扶贫办为鼓励农民种植中药材,曾给予每亩地500元的种苗款扶持。“县委书记、县长经常来此做调研,农牧局局长杨海河这一年来了不少于5次。”

“核桃、花椒、中药材是涉县农民心中的‘吉祥三宝’。”前述政府工作人员谈道,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支持中药材的发展。仅2014年,新增核桃种植面积5万亩、中药材2万亩。

坚持以传统农业为依托,出台多项措施扶持农业加工项目发展,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大力兴办农业企业,拉动了农业产业化集群快速发展。如今,该县初步形成了“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增收产业、户有致富产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特色产业已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

猜你喜欢
涉县老区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老区在努力奔跑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涉县新北关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邯郸涉县方言的“子”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