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
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其中最难忘的是2003年决战“非典”(世界卫生组织称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当时“非典”是人类尚未认知的一种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也是21世纪第一个新发传染病,引起了全球人类的恐慌。山西是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非典”疫情重灾区,作为时任山西省卫生厅厅长的我,既是省“非典”防治指挥部的指挥者,又是直接与“非典”短兵相接的战斗员,亲历了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与新发重大传染病决战的全过程,期间的艰难曲折、紧张激烈,至今回忆起来,仍惊心动魄、历历在目。
“非典”突降 紧急应战
2003年3月7日下午,我和卫生厅的几位同志正在外省出差,突然接到卫生部办公厅姚晓羲主任的电话:“住解放军301医院的太原市一女青年于某被确诊为‘非典’患者,其父母均被感染,父已亡,母仍在抢救中。”要求我厅速派车接回救治。紧接着又接到分管卫生工作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政文和副省长王昕类似的电话要求。依据多年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我敏锐地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此时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政治责任感不允许我有丝毫懈怠。我立即赶回太原,连夜选派有关人员和救护车进京接病人。
对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疾病,住院隔离很重要。当时省城没有一所医院具备这样的条件,紧急情况下,我召集山医大一院和太原市结核病医院负责人研究,要求这两所医院从大局出发,迅速改造几间隔离病房,安置“非典”病人。与此同时,连夜组织传染病流调人员对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并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切断“非典”的传播。为了便于隔离治疗和管理,将从北京接回的于某及其家人全部安置在太原市结核病医院的隔离病房。由于市结核病医院的隔离病房是由上世纪50年代建筑的平房临时改造而成,所以条件十分简陋,经过对病人反复做工作,他们才勉强同意住在这里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带着有关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面对面详细询问了于某等十几个“非典”确诊和疑似病人的病情,研究了治疗和生活方案,一切安排妥当后才摸黑赶回指挥部。之后,我将这项工作向省里有关领导作了汇报。随后,省卫生厅启动传染病防治预案,并成立了“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第一批工作人员进驻山西省职工活动中心开始工作。不几天,卫生厅“非典”防治领导小组扩大为防治指挥中心,由我担任总指挥,6位副厅长担任副总指挥。卫生厅机关主要业务处、室全部进驻山西省职工活动中心。根据疫情发展和防治任务的需要,指挥部决定临时组建了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物资供应、宣传教育、监督检查、信息统计等8个工作组,实行集中办公、集中食宿,24小时不离岗、半军事化指挥作战体制。我们天天有碰头,日日有安排,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工作。一场没有硝烟的“非典”决战,就这样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打响了。
“非典”疫情来得之快,来得之猛,难以预料;“非典”疫情传染性之强,危害性之大,难以预料。面对困难,我要求卫生厅所有厅领导、处级干部必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医院院长、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必须到临床一线和防病一线指导工作。我首先带头执行。
“非典”的传染源在哪里?通过什么途径传播?临床有哪些主要特点?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标准是什么?如何预防和控制?……一系列未知问题在我的脑海中翻来覆去思索着。当时,我查阅了许多国内外医学资料均无记载,询问了许多专家学者,都不能完整系统地回答出,看来别无选择,只有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经过深入实际了解,与专家学者会商,我在厅党组会上果断决策,当前重点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保证指令的畅通。鉴于卫生资源条块分割,难以抗大疫的现状,我提议建立了省、市(地)防治“非典”调度指挥中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统一整合调度当地卫生资源。省卫生厅“非典”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全省卫生资源,把精兵强将集中到定点医院,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此项决定以卫生厅文件正式下发到各级政府执行。省城太原市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这个决定,全部隶属太原市政府统一调动指挥,包括省级所有的医疗机构在内,卫生厅抽调一名副厅长到太原市指挥部协助工作。
二是建立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军队作战先要摸清敌情,抗击“非典”首先要摸准疫情。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变化,我及时作出安排,在省、市、县三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了“双线”“非典”疫情报告体系,设立24小时疫情值班电话,并确定专人进行疫情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此外,在全省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非典”监测报告体系,基层单位、学校、企业、社区和农村等必须及时、准确掌握和报告本区域的疫情,发现有瞒报、漏报、缓报的情况,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我还协调相关部门开设了18608免费公众疫情报告系统,广泛收集公众疫情线索,并接受群众监督。进入4月份,山西省“非典”病例明显增多,我又及时提议成立了山西省“非典”疫情统计分析中心,由省市二级专家参与疫情统计分析工作,每天将收集整理的全省疫情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参阅。从3月8日起,省卫生厅坚持每日如实向国家卫生部、省人民政府报告疫情,向20余个省防疫领导组成员单位通报疫情,向各市反馈“非典”防治情况。
三是组建专业队伍,构建防治网络。在我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卫生厅迅速组建了临床专家组和防病专家组。3月9日,我们及时邀请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肖正伦教授和中国医科院病毒研究所副所长梁国栋等三名专家来我省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建了2658人的流调队伍,确定了125个“非典”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共设病床2011张。还在县以上医院设置了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病区,向社会公布了电话和地址。其中,公布县级以上发热门诊184个,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室1198个。凡发热门诊发现疑似病人,均由当地指挥部统一调配专车运送至定点医院观察确诊,减少病人在运送途中交叉感染的机会。
四是集中主要力量,迅速切断传染源。从省和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骨干力量,对太原市第一例输入性“非典”患者于某传染链上的110余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全面流行病调查,对8例疑似和观察者进行了隔离和治疗,对感染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进行了消毒处理。
通过这一阶段的紧急应战,至3月30日,全省防控网络初步形成,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全部建立,岗前业务培训全部完成。省城太原出现的第一例“非典”传染链被切断,4例“非典”病人全部治愈出院,7人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与“非典”第一个回合的交锋初战告捷。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