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极高的复杂程度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特征。尤其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处于格局、秩序、规则大变动、大调整的阶段,中国自身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与转型,增长速度、增长方式不同于以往,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转化,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正在深刻调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将更加艰巨,经济社会转型挑战将更加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驾驭和掌控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深邃的战略思维,需要高超的治理技艺,需要深刻理解和分析中国的复杂性。
中国的复杂性体现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显著,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感叹,中国各省之间的差异,比欧洲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差异还要大得多。尤其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的特殊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中国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状况的错综复杂。近期,全球秩序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新挑战,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快实施,美国主导下的“TPP”等新的贸易规则体系正在形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面临新挑战,恐怖主义和分离主义成为世界性的焦点问题,中国所处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变数明显增加,复杂程度显著增强。
国家治理体系服务于特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阶段性发展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普遍适用或者唯一的治理模式。所以,各国家需要基于自身的国情,在长期的探索中构建自己的国家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国情和面临问题如此复杂的国家实现这一目标,治理思路与方法绝不同于一般国家。本期“复杂中国的复杂性”专题策划中,我们约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阐释现代国家的复杂性与包容性,分析中国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对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特色治理现代化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文化和历史传统中汲取复杂性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探讨和分析中国的复杂性,并非以“复杂”之名自我封闭、自我文饰,并非以“复杂”之名推销“特殊论”、“例外论”,更绝非以“复杂”之名排斥世界各国、各种不同文明形态的先进治理技术、治理思想、治理经验。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融汇浓缩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演化轨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此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注定无先例可循。相应地,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治理思路也绝不能不问因果关系、不顾特殊因素而照抄照搬、盲听盲信,必须加强理论创新,时时存养“八风吹不动,稳坐紫金台”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形成既开放包容又理性从容,既符合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又能够适用于中国复杂国情、解决中国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这也正是我们组织本期专题策划的初衷。
——《学术前沿》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