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奕秋
时至今日,在那些过于高调的威权领袖纷纷谢幕后,非洲和前苏联地区还有许多屡选屡胜的低调面孔。而在其他地区,想通过大选产生强人,比过去难多了。
在总结2015年国际政坛重大人事变动时,媒体往往会忽略那些屡选屡胜的低调面孔。他们在本国通常连续执政10年以上,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常青树”、“不倒翁”群体。在那些过于高调的威权领袖纷纷谢幕后,不妨给剩下的这群老面孔做一番剪影和素描。
只是,这个不断新陈代谢的群体也有数十人之多,难以一一穷尽。倘若重点考察在2015、2016年大选中已胜出或无悬念的十几人,则“难者亦易矣”。
虽然经历了1990年代初期席卷漠南非洲的所谓“第三波民主化”,以及2010年起搅得阿拉伯多国天翻地覆的大洗牌,但因为国家多、民主底子薄、经济发展是急务,非洲仍然是威权存续的沃土。
因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而遭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苏丹总统巴希尔(现年71岁),1989年起任总统,后多次连任,2015年4月以94.1%的得票率再次胜选。做满这届5年任期的话,巴希尔执政将达31年,直追已经91岁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
同样“老资格”的穆塞韦尼(现年71岁),1986年打赢内战出任乌干达总统兼防长;10年后赢得首次全国大选,成为民选总统,并蝉联一届;经过修宪取消总统连任限制后,又两度连任总统。这位信奉基督教新教、曾立法打击同性恋的强人,2016年连任在望。其子穆霍齐·凯尼鲁加巴是有力的接班人选。
乍得总统代比(现年62岁)也是军旅出身,1990年打赢内战上台,已经5次出任总统,2016年预计将六连任,可谓非常低调的“常青树”。未来接班人首推其子穆罕默德·代比·伊特诺。
以向多国出租军事基地知名的亚丁湾小国盖莱(现年68岁)1999年“接班”在位22年的首任总统哈桑·古莱德,又在内战平息后实行多党制,蝉联总统;在修宪缩短总统任期、取消连任限制后,赢得2011年大选,2016年若不出意外还将连任,尽管这有违他5年前有关“最后一次任期”的承诺。
相比盖莱,刚果(金)“子承父业”的总统非常年轻。1997年老卡比拉夺取政权,2001年其遇刺身亡的10天后,当时只有30岁的长子继任总统,并在后来两度胜选。按照宪法,小卡比拉2016年任期届满,但该国已修改法律,规定总统任期届满后可不经选举继续担任总统。
刚果(布)的萨苏是前总统“回锅”的典型。他早在1979年就担任总统,并两度蝉联,1992年在首次多党大选中败选,1997年内战后再任总统至今。该国宪法规定总统候选人不得超过70岁,每届7年且只能连任一次。萨苏在该宪法生效后于2002、2009年两度胜选,加上现年72岁,任期本应至2016年结束,但其修宪废除年龄限制,将总统任期改为5年可连任一次,使自己至少还能担任10年总统。
要论执政时长,安哥拉总统若泽·多斯桑托斯(现年73岁)更胜一筹,自1979年以来,他已在位36年,虽少于卡扎菲(42年),却强过穆巴拉克(30年)和本·阿里(22年)。不过,直到2002年安盟萨文比被击毙,安哥拉独立40年来有27年都在打内战。1992年该国首次多党议会选举后,只在2008、2012年举行了两场大选。根据2010年宪法,该国2017年将举行新的议会大选,随后由议会推选总统。作为非洲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安哥拉的人均GDP已跃居5000美元以上,除非身体阻拦,老革命家多斯桑托斯再次连任几无悬念。
非洲还有很多“恋栈”的领导人。如布隆迪总统恩库伦齐扎在位已10年,修宪失败后硬是在2015年连选连任,拦阻他的副总统、议长、外长、防长、前总参谋长都被他赶走。其他“不倒翁”还有:在位36年的赤道几内亚总统姆巴索戈,在位33年的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在位21年的冈比亚总统叶海亚·贾梅,在位16年的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等等。
非洲之外,前苏联地区也是“老面孔”扎堆。
抛开波罗的海三国、摩尔多瓦和动乱频仍的乌克兰,剩下的10个原加盟国中,俄白两国各是普京和卢卡申科的常年主场;外高加索三国里,格鲁吉亚发生颜色革命,阿塞拜疆小阿利耶夫“子承父业”当总统已12年,亚美尼亚刚刚公投修宪改为议会制,以便萨尔基相2018年做满10年总统后改任实权总理;中亚五国里,除发生颜色革命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国父”2006年去世的土库曼斯坦外,另外三国都还是苏联解体之初的执政者在当政,迄今都已在位20多年。
2015年3月,乌兹别克总统卡里莫夫(现年77岁)得票90.4%连任;4月,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现年75岁)得票97.8%连任;10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现年61岁)得票83.5%连任。这三国都曾在1990年代中期,以全民公决方式将时任总统的任期延至2000年前后。
不仅如此,乌兹别克在2011年修改宪法,规定从2015年起总统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意味着卡里莫夫最多可连任到2025年);哈萨克在2007年修宪废除首任总统任期限制;白俄罗斯在2004年修宪废除总统任期限制;塔吉克2003年修改宪法,规定总统任期7年,可连任一次(意味着现年63岁的总统拉赫蒙最多可连任到2020年)。
习染苏联政治传统中的“终身领导人”色彩也就罢了,苏联政治传统中所没有的变相世袭风气也在该地区流行。阿塞拜疆已经完成了“二代接班”,而除了卡里莫夫的长女不太争气外,纳扎尔巴耶夫、卢卡申科和拉赫蒙都有各自的子女作为潜在的接班人。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权力在家族内部延续可能是最好的确保政局稳定的方式;当然,也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形。
时至今日,在非洲和前苏联地区以外,想通过大选产生一言九鼎、连续执政10年以上的强人,比过去难多了。
德国总理默克尔如做满本届任期,执政时间将达12年,超过撒切尔夫人的11年、布莱尔的10年、斯蒂芬·哈珀的9年,但默克尔的第一和第三个任期都是被迫和劲敌社民党组成大联合政府,而第二个任期也少不了小伙伴自民党,所以,她离“铁娘子”还有段距离。
“土耳其的普京”埃尔多安,当年因曾入狱被宪法限制不得从政,就推举好友居尔任总理,改了宪法,再让居尔辞职,自己当总理;当了3届11年总理后,受党章限制不得连任,就让干了一届7年虚位总统的居尔退休,自己当首位5年一届的“直选总统”,并几次推动修宪,企图改行总统制,但因传统世俗政党及新兴库尔德政党的阻挠,迄未成功。2015年土耳其两度举行议会大选,第一次执政党不过半数,组阁不成功,第二次总算过半,却又乐极生悲地在胜选当月,由总理达武特奥卢下令击落俄战机,惹来无数麻烦。综合看,被国内抗议和俄罗斯制裁缠身的埃尔多安只能算半个强人。
新加坡的李显龙很有潜力成为像他父亲一样的强人。2015年9月,李光耀去世半年后,李显龙带领人民行动党赢得全部89个国会议席中的83个(总得票率69.9%)。虽说选举制度有利于当局,这次翻身仗仍证明李显龙可以不依赖父亲。李显龙的前任吴作栋,1990年接替已执政31年的李光耀,任总理至2004年,随后李显龙接棒,并三度连任至今。
议会制下,真正的强人多诞生在小国。比如负伤失去左眼的洪森,1985年任柬埔寨总理,是当时全球最年轻的总理(33岁);1993年首届全国大选后,他挂名王国政府第二首相,4年后动粗赶走国王长子、第一首相拉那烈;之后连赢4届大选,到2015年执政满30年,还在刻意栽培两个儿子洪马内和洪马尼。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当政14年的查韦斯两年前因癌去世后,南美左翼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现年56岁的莫拉莱斯任玻利维亚总统近10年,2015年9月修宪后,有机会获第四任期,连任到2025年。看起来,他有望成为新的南美威权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