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
“将这艘两栖舰命名为‘美国’号,让她徜徉在世界的海洋上,宣告了我们在国防方面的自由和反应能力,也是美国精神的另一种延伸。”
“美国”号是美国最新一级两栖攻击舰“美国”级的首舰,该级舰是美海军陆战队建造并装备的第四级两栖攻击舰,计划分Flight 0和Flight 1两个阶段一共建造5艘。第一阶段建造2艘,分别是首舰“美国”号和2号舰“的黎波里”号(LHA-7,2014年1月22日开工建造);第二阶段建造3艘,目前仍处于方案设计阶段。“美国”号基于“黄蜂”级的末舰“马金岛”号设计,与前作的最大区别是取消了坞舱,因此有媒体称其“重新回到了美国发展两栖攻击舰的原点”。
都是钱闹的:改良与革新的抉择
虽然“美国”号两栖攻击舰是在“马金岛”号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建造的,但最初美国海军在论证新一级两栖攻击舰时并不是这样想的,后来因为经济原因而不得不采取现在我们看到的设计方案。
自2001财政年度开始,美海军专门成立了研究论证小组,对新一级两栖攻击舰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研究。有两个备选项目:一是个LH(X)项目,另一个是LHA(R)项目。前者是一种正处于概念阶段的新一代两栖攻击舰,采用了全新的船体结构设计和装备系统,其作战能力比“马金岛”号(LHD-8)要更加强悍,自动化程度更高,舰员更少,服役时间也要更长。而后者则是基于“马金岛”号的舰体设计进行改进,与“黄蜂”级前7艘相比,舰体有较大改进,性能也相对有所提高。
到底选择哪一个项目,在美海军内部产生了较大的争论。支持LH(X)项目的海军官员认为目前海军的两栖舰队实力已经超群,且不论“黄蜂”级,就是30多年前服役的“塔拉瓦”级也是世界领先,不用急于让新一级两栖攻击舰马上服役,可以慢慢研究:而支持LHA(R)项目的官员则表示“塔拉瓦”级已不再适合进行中期延寿,海军陆战队将无法“投送两个陆战队师”,海军的“前沿存在”将面临能力不足的窘况。两派都有道理,但最终海军还是选择了后者,原因很简单:一个字,贵!LH(X)项目的研制费用预计超过10亿美元,同时由于采用全新设计,研制过程中的风险非常大,随时可能终止或无限期延迟。于是,美海军将该项目暂时终止,全力以赴发展LHA(R)项目。
在LHA(R)项目上,最初关于其首舰LHA-6有三种设计方案:一是采用“马金岛”号的舰体设计方案。二是基于“马金岛”号的设计进行改进,扩大舰体,增加排水量。比目前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长23.5米,飞行甲板宽3米多,空间面积增加22%,可以容纳20架F-35B战斗机,以及MV-22倾转翼飞机和其它各型直升机,搭载各种登陆工具和超过18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预计每艘舰造价30亿美元。三是全新的航母型舰体设计,采用双起重吊车、双飞行甲板,舰桥设置在舰体中部,F-35B和MV-22可以同时起降。每艘舰造价高达40亿美元。
2002年夏,美国海军研究论证小组完成了对这三种方案的分析研究,他们认为第一种设计方案过于保守且变化不大,难以满足未来数十年的作战需求;第三种设计方案的结果将诞生一种全新的两栖战舰,与LH(x)项目相似,虽然听起来非常诱人,然而每艘舰造价过高,对于刚刚遭受“9·11”恐怖袭击并且正在推行全球反恐战略的美军来说是不可承受的,并且是否能够及时服役替换到龄舰艇还存在变数。而第二种设计方案技术易于实现,造价可以承受,综合作战能力强,空中支援作战能力与全新设计的战舰几乎相当。最终,还是一定程度上因为钱的原因,美海军在改良和革新之间选择了前者。
不过,海军陆战队还是惦记着方案三的巨大诱惑力,因为全新设计的两栖攻击舰机库面积要大很多,而且可以允许F-35B和MV-22同时起降,使用效率要比第二种方案更高。不排除Flight 1阶段的三艘舰采用全新的舰体设计的可能性,毕竟“黄蜂”级以前就玩过一次中途变身的游戏。
回归原点并非退步
说“美国”号“回归原点”主要是指其取消了浸水坞舱,当然,这只是一个设计理念上的简单概括,而且“美国”级的舰载机水平和各项性能也不是当初“硫磺岛”级所能比拟的。换句话说,回归原点并不意味着倒退,而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经济因素对“美国”号取消坞舱存在一定影响。受全球反恐战略的拖累和次贷危机的冲击,美国国内经济在2006年开始大幅衰退,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持续低迷,直到2012年才开始好转。这段时期正值“美国”号开工、建造和下水,在突出航空还是空海兼顾方面,财力有限的美海军选择了前者。
其次,现有两栖攻击舰的保障能力与全新舰载机上舰的需求存在矛盾。“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因为甲板与机库空间受限,无法提供操作F-35B和MV-22所需的后勤保障,而“黄蜂”级因为坞舱的原因,经过改造也无法提供更大的机库空间,这是促成“美国”级以加强航空战力作为开发主轴的重要原因。
第三,舰载机的性能大大加强。“美国”号在原始设计中就考虑到了F-35B和MV-22上舰,一个突出攻击,作战半径和攻击能力都远超AV-8B,能为机降编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一个突出运输,运载能力和往返速度都远超CH-46E“海上骑士”。这些决定了未来美海军陆战队通过空中平台进行力量投送时将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和效率,因此美海军将其定位于两栖登陆作战中空中支援武力的投射平台,进而取消坞舱也是情理之中。
第四,战争表明平面登陆已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二战后,无论是在格林纳达,还是在波斯湾,美海军陆战队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登陆作战,特别是近几场局部战争表明,机降的突然性、有效性要远远强于平面登陆,在伊拉克战争中,甚至出现了美海军陆战队员在码头悠闲卸货的场景。另一方面,依靠气垫登陆艇、远征战车等传统手段容易遭到性能越来越先进的反舰导弹攻击。况且8艘“黄蜂”级和最新的“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已经能够提供一般战斗强度下充足的平面登陆能力,暂时不存在能力短缺的问题。
最后,美海军战略力量结构划分也是促使“美国”号取消坞舱的重要因素。在美海军未来的规划中,两栖攻击舰,特别是“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将作为远征打击群的核心,率领舰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这就决定了两栖攻击舰必须要为舰队提供充足的防空能力和对地打击能力,为此,强调突出航空力量是必然要求。
当然,多维度立体登陆一直以来都是美军强调的重点。作为美国海军寄予厚望的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美国”号将在更广阔的海域执行更加繁重的任务,其面临的威胁更加多元化,作战环境更加复杂。虽然垂直登陆已越来越成为登陆作战的主要样式,但在一些地域,气垫登陆艇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美国”号取消坞舱看起来也有点迫不得已,还好美海军已经习惯了在钱面前妥协。不过,追求“高大上”的美海军在Flight 1阶段的“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上重新恢复坞舱也不是不可能。实际上,在2012年2月,美海军作战部长与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已经签署了一项备忘录,决议将会从舷号LHA-8的三号舰开始恢复坞舱的构造,尺码比“塔拉瓦”级略小,但仍能提供相当程度的水面设备支援能力。为了腾出足够的空间供多出的坞舱使用,LHA-8之后的新舰将会拥有一个改良过的、体积略小的舰岛结构。
全新的设计标签
从设计上看,“美国”号既承袭了“塔拉瓦”和“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硬朗风格,又进行了大幅的改进和升级,高效、隐身、舒适是其全新的标签。
一是动力系统更加高效。“美国”号两栖攻击舰沿用了“马金岛”号燃电混合推进的动力系统,这与以往建造的“黄蜂”级前7艘舰、“塔拉瓦”级和“硫磺岛”级所使用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完全不同。安静性能好、推进效率高、启动运转速度快、节能减排是这套动力系统的主要特点,这也是未来大型水面舰艇动力的发展趋势。
二是隐身设计更加全面。在美海军水面舰艇“隐身化”浪潮的推动下,作为新旗舰的“美国”号自然也不甘落后。为了有效降低被雷达发现的概率,“美国”号借鉴并采取了“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的成功经验,将舰岛建筑的外形设计成大倾斜面,同时减少舰体外表面的附属装备和电子天线。在此基础上,还将主机、辅机、传动装置均装在减震隔音双缓冲弹性支架上,减小了水下声响信号。并且在烟囱排气口、机舱等产生红外信号的主要热源处设置了热敏式喷水冷却系统,有效减少了红外信号。
三是后勤保障更加完善。提供较强的远洋作战支援能力是“美国”级两栖攻击舰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该级舰更加注意改善舰员的居住性和医疗卫生条件。按照要求,该级舰配备了1家最多能提供600张病床的医院,同时还包括6个手术室、4个牙科治疗室、1个x射线室、1个血库和几个化验室。同时其内部舱室用防火墙隔开,安装固定的泡沫灭火系统,并采用非燃材料,改善了防爆防火能力,提高了战舰的生命力。
“空优”战区联合指挥舰
毫无疑问,强大的航空力量是“美国”号两栖攻击舰最值得称道、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F-35B和MV-22的顶尖组合使该舰自海上伸出的剑锋能够直抵敌境腹地。
一方面,在航空火力的打击上,虽然“黄蜂”级也能搭载与“美国”号相近数量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执行任务,但就单机性能而言,AV-8B的最大载弹量仅为4吨,使用内部燃油时,最大作战半径只有400多千米,最大平飞速度0.9马赫:而F-35B的最大载弹量达7吨,在只携带4吨弹药时,最大作战半径超过860千米,最大平飞速度超过1.3马赫。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最本质的代差,F-35B在隐身设计、航电系统等方面要比AV-8B高出一个代次。如果拿“马金岛”号和“美国”号的航空战力(机群数量都以20计算)相比较,在理想状态下,AV-8B机群一次出击能向距离母舰400多千米的目标区投放80吨弹药,F-35B机群一次出击时,在投弹量保持相同的情况下,打击范围可扩展到距离母舰800多千米的目标区,而在不计航程时,最大投弹量可达到140吨。不难看出,无论是在执行制海任务还是对地支援任务时,“美国”号的舰载机火力要远超本已不俗的“黄蜂”级。更重要的是,F-35B在单机作战性能上已经能够和同时代的常规起降战斗机平起平坐,甚至完全可以压制上一代常规主力战斗机,这是AV-8B永远无法企及的。
另一方面,在垂直登陆能力上,与现役主力运输直升机CH-46相比,MV-22的最大平飞速度可达到520千米/小时,几乎是前者(270千米/小时)的2倍;在搭载24名士兵的情况下,最大作战半径达到600千米,绝对值近乎前者的8倍(CH-46搭载12名士兵时的最大作战半径只有140千米):吊运外部货物的能力是前者的3倍,达到5,7吨。单机的性能比较尚且如此,若按机群能力比较,12架CH-46一次出动,只能向距离母舰140千米远的作战区域投送144名士兵,而换成12架MV-22,不仅投送距离能扩大至600千米,而且投送人数增至288人。此外,MV-22还能以2倍于CH-46的速度往返于舰岸之间。“美国”级的战力提升可见一斑。
不过,蚁多淹死象,再强大的装备在数量面前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因此,为了增加飞机搭载数量,提高航空持续作战能力,“美国”号在设计上也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增大了机库。“美国”号将取消的坞舱空间大部分挪到了机库上,其机库容积约3900平方米,面积约2800平方米,算上飞行甲板,在标准模式下,能够搭载12架MV-22、4架CH-53K直升机、8架AH-1W(Z)武装直升机、4架MH-60S直升机以及10架F-35B。与“黄蜂”级相比,在攻击和投送能力全面占优的情况下,载机数量也多于前者。
二是增强了航空保障能力。“美国”号设置了2个高帽区,每个高帽区安装了高架起重机用于舰载机维修(“黄蜂”级只有1个)。增加了航空燃油储量,可携带3400吨航空燃油,几乎是“马金岛”号的2倍,同时还储存了更多的飞机部件和保障设备。这些方面的改进有利于保持航空装备更高的齐整率,意味着更持久的作战能力。
在全面“空优”的同时,“美国”号还瞄准未来率领远征舰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需要,大幅提升了指挥控制能力。据媒体披露,舰上设有两栖特混舰队指挥控制中心、两栖部队作战控制中心、战术空中协调中心等指挥与控制战位,装备了指挥、控制、情报、侦察和监视等设备,配有先进的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这些系统主要包括海上全球指挥控制系统、海军战术指挥支援系统、JTIDS联合战术信息系统、AN/USQ-119(V)27联合海上指挥信息系统、AN/KSQ-1两栖攻击指挥系统、协同交战系统等两栖指挥与控制系统,还有全球广播系统、宽频传播系统和11号、14号、16号数据链等一系列先进的通信系统,具备接入美军全球信息网格的能力,具备对战区内三军联合作战进行指挥控制的能力。这显示了其未来作为旗舰的能力。
制海舰重生?
不难发现,从“黄蜂”级开始,美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攻击舰就多了一种新的舰载机搭载模式,称为制海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两栖攻击舰将全部换装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与反潜直升机,俨然一副轻型航母的架势。到了“美国”号,这样的特点被进一步放大。为何会有这样一种“类航母”的模式设定?这还要从制海舰说起。
护航航母的“低端”接班人20世纪70年代初,面对苏联愈发强大的潜艇部队所带来的严峻的水下压力,美海军由二战护航航母改装成的反潜航母已不能胜任在全球范围内为舰队提供反潜护航的需要。面对着因越战造成的国防预算短缺,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艾尔默·朱姆沃尔特上将决定二战期间建造的老旧舰艇不再继续延寿而是直接退役,把有限的经费保留给新造舰与新武器系统。然而,这也让美海军的舰队规模在1970-1974年间从900艘降到不足500艘,缩幅高达45%。为了尽可能兼顾美国海军舰队的质量需求,朱姆沃尔特随后拟定了“Project 60”计划,以“高低搭配”的概念来构筑“后二战型舰艇时代”到来的新美国海军。而搭载从英国引进的“海鹞”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和SH-3“海王”反潜直升机的制海舰就是“Project-60”中,用来作为“埃塞克斯”级反潜航母的替代品,同时也是作为“高端”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低端”搭档。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低强度的作战,能完成有限的防空、反潜、对地攻击和垂直投送兵力等任务,其最大特点是不追求极限作战性能,而是改为追求效费比,力求成为小型、廉价、易于使用和大量装备的舰艇平台。
人走茶凉 经过1年的反复研究和论证,美海军最终形成了制海舰的具体方案:即采用长方形全通飞行甲板、右侧舰岛等类似航母的设计,下甲板设有一层机库,机库长166.12米、宽32米,高5.79米;舰上设有两部升降机,一部位于舰岛前方靠近右舷处(长18.3米,宽9.15米),另一部设置在飞行甲板末端中央(长15.24米,宽10.7米),两个升降机的承载力都是27吨。舰上没有弹射器与拦阻索等设施,只能起降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与直升机。舰上编制11架SH-3“海王”反潜直升机、3架负责空中警戒的SH-2F直升机以及3架“海鹞”战斗机。为了节约成本,制海舰舰体没有防护装甲,侦测与指管通情装备也相当精简,武器方面也只打算用两座近防武器系统提供基本自卫能力,不装备反舰导弹。依照朱姆沃尔特的设定,每艘制海舰造价为1亿美元(1973年币值),在当时只有“尼米兹”级核航母的1/8。
不难发现,制海舰与同期的“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有太多的相似,只是在搭载的战机上有所不同。正是基于这一点,为了验证制海舰编组的概念,在朱姆沃尔特的大力推动下,美海军在1971年启动了名为“过渡性制海舰”(Interim Sea ControlShip,ISCS)的计划,抽调“硫磺岛”级两栖攻击舰的“关岛”号为制海舰试验舰,搭载了制海舰最低配置标准6架AV-8A和8架SH-3直升机,最多搭载了22架AV-8A和20架SH-3直升机。相关试验到1974年7月结束,是美海军对制海舰理论及其作战能力的摸底。
虽然试验结果令海军满意,制海舰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性价比,但由于海军内部“航母派”和“潜艇派”的强烈反对,当朱姆沃尔特一离职,“制海舰”项目即遭推翻,理由是制海舰对美国而言并不存在独立的效益,这样的功能可在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攻击舰上实现。
借尸还魂? 尽管如此,美海军内部仍有人继续支持这类搭载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与反潜直升机的轻型航母概念。接替朱姆沃尔特担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詹姆斯·哈洛威三世就是积极支持者,他曾构想让美海军的战斗机在21世纪初全部转换成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因此,在哈洛威三世的主导下,美国海军又规划了一种比制海舰更大、可操作更大型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小型航母,称为短距/垂直起降支援舰(VS—TOL Support Ship,VSS),实际上就是制海舰的放大加强版。
1979年,美国海军首度编列将一艘现役两栖攻击舰改造为制海舰模式、以及设计全新短距/垂直起降支援舰的预算。在美国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对1979年度国防预算的审查中,通过了改装现役两栖攻击舰为制海舰的4000万美元、设计短距/垂直起降支援舰的2500万美元预算,不过,这些项目都被时任总统卡特删除。原本海军打算在1980预算年度编列首艘短距/垂直起降支援舰的建造预算,并在接下来10年内建造多达12艘。然而等到1980年代里根政府上台之后,虽然国会里VSS的粉丝仍然很多,但里根政府已经给海军发展制定了新的方针,那就是要对苏联及其外围保持攻击态势,令其只能将注意力收缩到近海。在这个策略里,海军陆战队的戏份非常重。VSS的概念并不符合里根政府的希望,大型航母才能满足他的要求。
在审查1982年年度预算听证会上,美海军指出短距,垂直起降支援舰的设计已经成熟,但里根政府根本不买帐。相反地,以“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为基础进一步改良扩充、原始设计就能操作AV-8B“海鹞”与LCAC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才是里根对“六百艘舰艇”大海军计划的优先支持项目。但“黄蜂”级在设计时实际上已经考虑到了可以执行制海任务,这其实是对“府院之争”的妥协。
这样,从“黄蜂”级开始,美海军两栖攻击舰就出现了制海模式这样的设定。而到了“美国”级,取消了坞舱的“美国”号在设计概念上与制海舰/VSS实在太像了,以至于有很多人惊呼制海舰已重生,但事实却是“物是人非”,毕竟两者所处的战略背景和各自的地位作用已是天壤之别。然而,作为远征舰队新的旗舰,未来很可能出现采用制海模式的“美国”号与DDG-1000“朱姆沃尔特”号同编队执行远洋任务的场景,这也算对当年制海舰的推崇者朱姆沃尔特上将的另一种告慰。有趣的是,制海舰在美国不受待见,但却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轻型航母的发展。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墙内开花墙外香”吧。
“美国”号对“褐色”海军下的陆战队意味着什么?
一直以来,作为美国四大军种之一的海军陆战队都是美国总统颇为倚重的部队,因此对海军陆战队建设的力度从未减弱,“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等新型两栖装备的陆续服役就是铁证。不过,冷战结束后再也没进行过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的美海军陆战队,在10余年的反恐战争中都快变成了“第二陆军”,地位作用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随着美国海军“由海向陆”战略转变的不断深入,对海军陆战队来说是一个重塑形象的契机,因为海军陆战队本身的任务就是由海向陆的两栖作战,况且在陆海空三军力量齐增的情况下,海军陆战队只有紧紧抓住两栖作战这个本源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所以陆战队内部也一直有回归传统的呼声。
在两栖戒备群升级为远征打击群后,美海军陆战队第一次拥有了独立进行远洋作战的能力,但较弱的航空力量始终是一个硬伤,这样的舰队只够应付强度极低的军事冲突,大多数时候还需要置于航母所营造的“安全网”之下。
“美国”号的加入将使远征打击群的这一短板得以补齐,媲美中型航母的航空力量为海军陆战队重塑“军种地位”注入了坚实的能量,这意味着未来美海军陆战队将以一个更加独立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而这正是美国海军所担心的。
【世界主要两栖攻击舰的发展思路和特点是什么?我国的两栖攻击舰应是什么样?本刊下期将有专文讨论分析。敬请关注!】
[编辑/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