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交通状况的比较及其对郑州的启示

2015-09-10 07:22:44宋昊阳
决策探索 2015年4期
关键词:乘车郑州市公共交通

宋昊阳

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城市病”之一就是交通拥堵问题,它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流动人口密度居全国第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私家车的快速普及,公共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给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对郑州交通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对西方缓解交通拥堵的经验进行梳理,结合郑州市交通的实际情况,对郑州市交通的发展提出一些借鉴意见。

一、郑州交通拥堵的原因

随着郑州市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框架日渐拉大,城市人口不断扩增,同时,车辆也在不断增加,城市道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交通需求。近年来,郑州市民普遍感觉郑州市的堵车现象日益严重,直逼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根据有关专家的调研分析,现列举出郑州交通拥堵的原因:

(一)机动车猛增

郑州市车管所传出消息:“郑州2012年新增机动车突破30万辆,机动车总量已达210万辆。郑州平均4个人一辆机动车,高于武汉、南京等城市。”“2013年,郑州新增机动车34.28万辆。有关部门预计,2014年新增机动车,会突破35万辆。”截至2014年8月3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66.6万辆。

(二)市区内施工工程多

几年前,郑州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可见,郑州的市内施工现象已司空见惯。由于施工单位无法做到“占一补一”,因此,凡是施工地方必堵。再加上市區道路拓展缓慢,已经无法满足机动车增速的需求。

(三)公共停车位少

郑州交警部门统计:“平时每天进入市区的外埠车辆约有10万辆,节假日进入郑州市的外地车辆更多,将近30万辆。按照‘一车一个基本车位,100辆车15个公共车位’的国际通用标准计算,郑州市区需要21.6万个公共停车位。而目前三环内开放的公共停车位只有11.2万个,还差10.4万个停车位。”市民无处停车,一些车主只能选择在路边随意停车。

(四)新建小区不按规划配建停车位

由于规划滞后,老城区没有配建停车位,而新建小区虽然配建了停车位,但是比例较低,依旧属于“先天不足”,这都给交通拥堵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五)管理混乱

相关部门对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管理混乱,“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随处可见。加上对水泥罐车、渣土车等治理不到位,这些车辆经常驶入禁区,造成交通事故。

二、缓解交通拥堵的国际经验

交通拥堵是全球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人口较多的城市显得极为突出。美国著名学者汤姆逊在1982年《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中将交通问题归结为7个方面:“交通速度、车祸、公共交通高峰时间拥挤、公共交通非高峰时段乘客稀少、步行困难、停车困难和冲击环境。”其中,给大城市居民带来巨大困扰的就是交通拥堵。郑州如今也面临着这一难题。本文选择一些与郑州市路况有相似性的西方国家及城市,通过对比总结出我们可以学习的经验。

(一)美国缓解交通拥堵的经验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当代美国大都市交通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1982~1991年,美国50个主要的大都市区有47个交通状况恶化。”在1989年,美国审计总署向参议院交通委员会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对两万人的调查中,80%的人认为交通拥堵是他们所在社区的主要问题。”梅尼·科斯洛斯基等在《通勤的压力——原因、影响和对策》中有这样的记录:“1995年5月,美国市长会议对93个中心城市和66个郊区的官员进行的调查显示,91%的郊区官员认为‘减轻街道和公路上的交通拥堵’是最严重的挑战。”由此可见,交通拥堵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人员伤亡以及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美国各级政府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相继采取了以下措施:

1.扩建公路。美国政府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所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进行公路扩建,他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更多的公路和立交桥,试图缓解交通拥堵。然而事实证明,那些经过扩建的公路虽然在短期内确实有效,但是好景不长,新增公路很快又被大量车辆淹没,不仅没有缓解交通拥堵,反而使情况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反而导致更加严重的交通拥堵。关于这一现象,吉姆·莫特瓦利曾经指出:“用扩建公路的办法来缓解交通拥堵在短期内也许会奏效,但从长远来说效果不佳,因为公路的扩建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将会导致公路沿线郊区居民区和就业机构的增加,从而增加交通流量。同时,公路的改进也会诱使人们购买和使用汽车,他们马上就会占据新建公路的20%~50%。”

公路扩建又引发了其他方面的危害,比如,花费巨额开支、造成更加严重的空气污染,有时还会拆除居民住宅从而破坏社会稳定与和谐。美国曾经掀起过“反抗公路”的运动,对扩建公路的政策进行抵制。由此可见,公路扩建仅仅属于短期措施。

2.发展公交。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是美国当前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但是美国人追求地位并崇尚自由,公共交通在美国发挥的作用并不大。美国政府为了鼓励人们少用私家车,选择使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制定了“保证回家计划”,即在正常工作日下班时间,同意安排公共汽车和地铁专线接送工作人员上下班,如有急事需临时回家的,政府免费提供专用车辆,这个计划确实减少了美国人使用私家车的频率。

3.共同乘车。美国政府鼓励共同乘车。共同乘车分为共乘私人轿车和共乘客车两种形式,共乘私人轿车主要是邻里之间的公共活动,共乘客车是公司里的员工共同乘坐同一客车上下班,以达到减少交通量的目的。为了鼓励大家共同乘车,美国地方政府还制定了相应的法律,例如,1981年,加州萨克拉门托市的普莱瑟县(Placer County)制定了一项法律,要求开发商采取措施,减少由于开发项目而增加的交通流量。开发商必须签订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以作为获准建立开发区的一项先决条件,从而推动交通系统管理(TSM)计划的实施,如共同乘车计划,以便达到减少交通流量20%的目标。其他几个地方也成功地实现了共同乘车计划,美国交通部曾经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共同乘车,尤其是共乘私人轿车,提供了最为有望解决美国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之一。它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需要的投资相对减少,而且切实可行。同时,它还能够提高现有设备和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对新的车辆和道路的需求。”尽管共同乘车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二)英国伦敦缓解交通拥堵的经验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伦敦市中心的交通拥堵程度曾经是欧洲最严重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平均有50%的时间是处于静止状态。”伦敦总面积是27224平方公里,人口有1805万,伦敦的空间结构分为中心区域、外围区域、近郊区域、远郊区域,其中中心区域又由12个区构成,面积为321平方公里,人口大约445万。伦敦市政府针对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1.发展公共交通。伦敦的地铁有着长达14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他们大力强化交通发展,如今伦敦的地铁四通八达,不但线路密集,而且地铁与地铁之间的距离通过步行就可轻松到达,毫无疑问,伦敦人的首选出行方式就是地铁。

2.自行车租赁。伦敦政府鼓励骑车出行,试图从各个方面来降低机动车的使用频率。在伦敦市中心,有300多个自行车出租网点,他们的收费标准与我国不同,实行“前半个小时不收费,第一个小时收费1英镑,并以此类推”。政府突出价格低廉、便利的优势来吸引人们在短距离内骑车出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有效解决郑州交通拥堵的对策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也在积极探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各种方法,相继采用了打通断头路、优化步行系统建设、增加公交车辆、推行错时上下班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但是在比较了西方的经验后,笔者认为还需要从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强化轨道交通建设

目前郑州市轨道交通利用率并不高,驾车出行依旧是广大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未来郑州市需要加强市郊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加大发车频率,此外尽可能地实现城区地铁路线与郊区地铁路线的有效连接,满足居民更远范围的出行需求。另外,在购票系统、转乘空间等方面的服务也要进一步提升。

(二)提升公共交通承载力,提倡公交优先

缓解交通拥堵的通常做法就是拓展公路、拓宽道路,但是从美国的失败经验来看,这并非长久之计。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发展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不仅便利而且载客量大,我们可以提高公交的服务质量,根据情况可设置公交专用路线和公交优先路线。同时可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使公共汽车和地铁相结合,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在下班的高峰时段,可以允许公交优先行驶,这样完全可以吸引人们“弃车就乘”。国际经验也证明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切实可行的措施。

(三)在繁华路段提供自行车服务

在郑州市的繁华路段可以提供自行车出租服务,这一简单举措会大大缓解交通拥堵的压力。英国伦敦的成功经验也说明了此法不仅投入少,而且见效快。

(四)大力宣传,提高市民公共交通意识

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文明出行,和谐交通”。在郑州市中心,很多自行车、电动车、燃油助力车的车主经常违规变道、掉头和占用公交车专用道,这不仅加剧了交通拥堵,而且增加了事故发生率。相关部门应大力加强绿色出行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公共交通意识。

每一个公民必须认识到,治理交通拥堵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任务艰巨而复杂,必须以长远的态度来应对,同时也需要政府、规划设计者、相关科研人员以及每一个市民的共同协作完成。

【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模式比较研究”(20142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猜你喜欢
乘车郑州市公共交通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城市公共交通》杂志社简介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中国工运(2019年9期)2019-11-14 06:49:56
乘车
郑州市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自动化学报(2017年1期)2017-03-11 17:31:10
乘车礼仪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