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宝 查英 夏自钊
策划人语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现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十三五规划都处在编制进行时。按照时间进度,半年后的10月份,十三五规划的文本将会密集发布。
面对新常态,新的五年规划将如何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怎样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济动力如何衔接?创新驱动和生态文明分别如何布局……由此可见,十三五规划的制度设计和路径创新,将是一个复合型的体系。
十三五规划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的战略目标,都将在未来五年进入决胜的关键期,地方政府又该如何谋划?
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本刊记者在生机勃发的4月,分别奔赴沿江城市铜陵与皖北大市阜阳。铜陵是长江经济带沿岸城市转型升级、动力衔接的一个样本;阜阳则是后发地区实现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双重任务的样本。它们对十三五时期中西部地区怎样实现协调发展,都具有借鉴价值。
如果再扩展到安徽及周边省市的十三五规划编制,我们希望能够做到对宏观走势的把握与接地气的有机结合,从而能提高地方政府的空间管控能力,为冲刺2020战略目标带来强劲的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