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
从南方的湿润到西北的干燥,从素朴的汉民族生活情调到多姿多彩的多民族生活风情,对林峰既是一种视觉思维的挑战,更是对他艺术精神的磨炼。
林峰先生的个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并出版他的作品集,让美术界同仁和广大公众有机会欣赏他精湛的艺术手笔,也了解和认识这位长期生活在边疆的画家在艺术探索上所付出的心力。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举办个人展览和出版画册是一次成果汇集的重要机会,从大量的作品中遴选精彩,凸显特色,也是一次重要的学术梳理。
50多年前,林峰先生从东南沿海的福建走向西北的新疆,这对于他来说,不仅是大幅度的地理性跨越,更是艺术和文化环境的转换。他在福建求学和探艺期间就已打下了水墨造型的坚实基础,特别在笔墨语言上有着自己的品性。南方的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氛围熏染了他的艺术情怀,他也在南方山水和生活的蒙养中形成了对笔墨的敏感,在水墨语言上追求清新、抒情的意境,形成了笔线灵动、墨彩淋漓的审美趣味。从南方的湿润到西北的干燥,从素朴的汉民族生活情调到多姿多彩的多民族生活风情,从视野中的青山绿水到寬广辽阔的天山景象,对他既是一种视觉思维的挑战,更是对他艺术精神的磨炼。但是,几十年来,他坚持深入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感受博大精深的历史人文遗产和民族文化遗存,特别是受到少数民族热爱生活、向往自然性格的感染,使得他不断地迸发创作的激情。他笔下众多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和民族生活风情以及新疆的自然景色,展开了绚丽多彩的生活场景,塑造了优美的人物形象和宽广的自然风景。
在表现新疆少数民族生活的创作中,林峰先生首先具有宽阔的视野,许多作品体现了丰富的容量,展开了民族生活的不同侧面。在《火洲金秋夜》、《龟兹五月天》、《春华秋实》、《万里飘香》、《阿克苏姑娘》、《古陶新韵》等一系列作品中,他用丰富的人物组合描绘出火热的生活场景,在群像的塑造上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整体感悟,以情入境,以景写情,作品洋溢出新时代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多彩姿貌,刻画了人民群众向美向善的精神风貌,歌咏了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社会气象,传达出明快、积极和清新的艺术氛围。
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洋溢着生活的欢乐,传达了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林峰先生笔下有大量表现民族歌舞的情境,这是他细心观察生活的所得。在长期的艺术创作中,他把表现歌舞作为学术研究的课题,不仅在造型上收集了大量的歌舞素材,也着重研究人物形象的动态和神情,把形象的塑造和画面整体意境有机统一起来,人物和情境在他的画面中形成了内在的交融,人物的个体形象和群体的动态形成灵动的节奏,画面充满了歌舞和音乐的韵律。甚至可以说,在人物造型的积累中,他已经形成一种将日常生活歌舞化的创作特色。经过多年的艺术磨炼,林峰先生愈发打通了不同的描绘对象之间的界限,达到了一种信手落笔、重在意境的艺术高度。在描绘少数民族的生活之外,他也同样表现古装人物,描绘江南小景,可谓达到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境界。
林峰先生对中国古代文人画有着深入的研究,又通过大量的生活速写形成了娴熟的造型能力,他的水墨人物画充分体现了线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在极为概括的人物造型中施展线条的语言魅力。他以长锋入画,善于用长线勾勒人物形态,在线条灵动的转折中形成急与缓的张力和干与润的对比,将线条交织成丰富的结构,于弛缓虚实之中形成画面的变化。
林峰先生的艺术历程也是情牵丝绸之路的艺术实践。在今天“一带一路”的建设征程中,新疆的社会文化发展、民族的团结和谐、艺术的传承创新正成为新的主题,作为长期在新疆生活、创作的画家,林峰先生展览的举办和作品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他的作品呈现出的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意境,具有特别的意义。
责编:刘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