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金改108将”今何在

2015-09-10 07:22邵振安
决策 2015年9期
关键词:金改王君温州市

邵振安

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后的第一个月,温州面向全国选聘108名金融人才。然而,时至今日,大多已经离开。

2012年,温州以向全国范围内公开选聘的方式,选聘金融人才,曾被外界比喻为实现金融突破的一大创新,温州金融新兴的光环似乎包含了许多人的期待。然而,近期这座被称为“中国犹太人之城”的金融改革城市,却正面临着金融人才流失的尴尬局面,当年金融改革公选的108将,如今却留少去多。尤其是金融办副主任马兴的离职,更引起外界的关注。

马兴的“吐血告白”

“希望温州人民少关注我,不要让房价虚高,影子银行可控,实体经济浴火重生。如此,也不枉一个外乡人倾情投入一场。”这句“吐血告白”出自一位47岁男人之口,他叫马兴,原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

2012年,作为“温州金改108将”代表,曾任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马兴,赴任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一职,被外界赋予厚望。故事的开始是美好的。来到温州之后,马兴把他与温州金改的关系比喻为“契约关系”,而“参加温州金改,是为了一个不一样的环境,一份全新的工作,更是期待一种意想不到的可能”。

马兴辞职后坦言,国家只是对温州金改提了大的要求与方向,而具体的路径选择与做事方法,同样重要,也更具现实意义。在这方面,温州探索得很艰难。“金改的重头戏,不在于政府如何对外攻坚,而是自身的改良与革命。

平静更有助于思考,重返上海之后,马兴撰写了一篇长文,对温州金改“开炮”:“金改操作者似乎对于上项目、出业绩的兴趣,远大于操办这些费力不讨好的机制建设与体系建设。”此外,马兴在文章中直白剖析了温州金改中面临的一些难点、原因,文章引起了温州有关方面的关注。

马兴在微信中发文认为:从问题导向的角度看,温州金改的问题一是资金市场的无序,二是实体经济与社会资金资本的需求绝缘与错位对接。看温州金改的推进成效,快慢与否,主要就是看是否有效解决了制约民营经济与民间金融发展的这两大障碍。

“前者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监管,这方面,本人不无遗憾地认为,温州的金改目标虽然涉及到了,但实际操作中重视不够。……我来温州伊始就认识到,并在内外部多个场合强调过这种理念:金改的重头戏,不在于政府如何对外攻坚,而是自身的改良与革命。但金改操作者似乎对于上项目,出业绩的兴趣,远大于操办这些费力不讨好的机制建设与体系建设。”

“这又涉及到上述第二个问题,温州规划、新设了不少民间资金机构,以求打通实体经济与民间资本的对接通道,可谓煞费苦心。客观地说,这些机构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应有一席之地,也应该适度发展。但这些机构资金的本质多是桥结融通,实质是风险的再放大与再分配的管理……如此不能对症下药,机构的效力,改革的效力,就可想而知了。”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马兴直言温州方面有人给他打电话,认为他离职后谈太多问题,多谈无益,反而显得不厚道。

离职潮涌

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人才流动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像温州这种公开选聘金融人才的做法,还是不太多。而更不多见的是,经过这种方式选聘的人才,竟然在短短3年内,就已经走的走、转的转,留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了。根据外地干部的“吐槽”,不能实施抱负、缺乏归属感、难以融入地域文化,是外地干部离职的主要原因。

马兴的离职,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像马兴一样的离职者其实不在少数。资料显示,更早选择离职的还有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金灵君、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间融资规范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峰。三人恰恰是温州金改“108将”中9名外来引进高级金融人才里的入选者。

金投集团的前身是温州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温州金融改革中增加了金融业务,改名为金投集团。由于急需金融人才,金投集团在2012年温州市面向全国竞争性选拔人才中给出了一名总会计师、两名金融管理和一名金融秘书的职位。

被聘任为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的金灵君在递交的辞呈中表示,自己离职的原因是“没有得到明确的工作分工”。

王君(化名)、汪敏(化名)都是通过2012年温州公选进入温州金投集团有限公司的。报考金投集团时,38岁的王君已是山东某地市级分行副行长。为了跳出已有的银行业务圈子,多接触新东西,王君毅然放弃了稳定高薪的工作。然而到了金投集团之后,企业状况却和王君的预想有云泥之别。在温州市委组织部人才招聘书上明确指出,应聘金融管理职务的王君的工作职责是负责公司金融业务板块的业务管理与市场开发。但集团之前的金融业务几乎为零,人员金融知识也很匮乏。“企业整体工作推进没有计划,务虚的多,实干的少。”王君举了个例子,当时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设计——成立温州产权交易所,在工商登记通过后,申请行政许可的关键环节却无人问津,最后交易所的计划不了了之。王君从2012年7月上班开始,到11月主动离职,总共只工作了100天。

和王君相比,汪敏留在金投集团的时间较长。她最初在江苏一家证券公司从事投资资讯类工作。看到招聘信息后,26岁的她生出一股参与金融改革的历史浪潮的冲动,报考了金融文秘。在集团工作一年后,汪敏成功竞聘到集团下属的二级公司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任副总,主管股改和多元化融资。工作进展顺利的同时汪敏感觉公司专业性不足,有违自己的“学以致用”的初衷。而在团队建设和业务培训方面,也跟不上自己的需求。汪敏认为,温州这个城市对内包容度较大,外地人却很难融入其中。汪敏认为,温州人的特点是无论到哪里,只要一口乡音就能同舟共济,外地人想真正融入其中,难度比较大。而公选人才之间也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如果能将公选过来的干部定期组织起来交流互动,形成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对金改的作用可能要比分散的力量大得多。”

汪敏的说法,在温州市委组织部召开的一次公选干部座谈会上,得到了印证。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李艳参加了那次座谈会。时间是2013年5月,温州市委组织部将公选中应聘到国企的干部们召集到一起,跟踪了解大家工作的情况,“会上确实有很多外地干部提出了不适应。”

李艳说,虽然自己是温州本地人,但也能体会到外地干部的难处。主要是不适应温州的经济环境,觉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部分人选择了辞职回去。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温州生活成本很高,但是温州的国企收入并不高。其次,很多人过来对单位的期待很高,后来发现工作环境达不到他们的预期。此外,在工作的方式上外地干部和温州干部的思路也有摩擦。

但从另一角度看,除了公选干部对单位常常吐槽,用人单位也抱怨招来的人才不如预期。对此,另一位参加招考的外地干部则认为,外地人在报考这种公开选聘职务时应该早有心理准备。“空降兵”不好当,受到单位同事的排挤和不信任几乎是必然的,要获得单位的信任,需要加倍的努力和超强的沟通能力。

“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相对有一些下滑,因此在金改的进度上,温州可能跟预先所设想的不太一样。这就造成了有些原来规划中的工作,如企业的设置,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展。人才入职之后,即使拿到这个薪水,他也觉得没能尽职而受之有愧。既可能有薪酬方面的原因,或许也与整个金改的进度有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分析说。

浙江大学金融学系教授马良华赞同上述观点。他认为:“人才来到温州后,可能现实与期望差距很大。薪酬等待遇或许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很多人是抱着长期的事业规划到温州的。在现实中,这些抱着事业愿望去的人可能无法通过他们的智慧与才华,实现自己的预期职业规划。”“离职者可能认为,温州这个城市对内包容度较大,但外地人想真正融入其中,难度较大。”

人才流失的得与失

时至今日,当年的“金改108将”,大多已经离开。特别是惹人注目的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岗位,4人已全部离开。温州当年公开选聘的11名重要金融人才,6人已经离开,4人调整了岗位,只有1人还在原岗。“具体有多少人离职,没有具体统计过,温州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温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马兴离职后尖锐地提出:“来到这个舞台上的人,大概分两类,一类是为晋仕途而选择平台,做事的目的是为了做官;另一类是为做事而选择仕途,为了做事、成事,所以做官,因为没有平台则很难成事。平台本身就是成事的意义所在,但没有独立于助其成事之外的价值。所以我想,人走人留,为何而留,为何而走,都不难由此得出自己的答案。”

虽然不能认为选聘的人才离开了,温州的金融改革就失败了,公开选聘人才的做法就失败了。但是,出现这样的现象,还是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找到问题的症结。这不仅对温州很重要,对全国也很重要。毕竟随着行政体制和国企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人才公开选聘都是一个大趋势。如果温州这样的地方大多以选聘人才离职告终,其他地方更难“成功”。

一方面,尽管外聘干部多数离职,但温州金改还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没有2012年国家批准实施温州金改方案,可以肯定地说,当前温州经济会比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以前更糟糕,也不会推出全国第一部民间融资管理条例,不会设立‘温州指数’,不会出现为规范民间金融活动的民营金融机构和服务平台。”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不无欣慰地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张健华评价说,温州金改实施两年半以来,“稳定了温州的经济,稳定了温州的形势”。在浙江省统计的28项指标中,温州的大部分指标排名已从最末往前走了,只有一两项指标还在末尾,可以说温州经济已企稳回升。

另一方面,对于人才的缺乏与流失问题,温州市一直在不断努力解决。

为了汇聚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金融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深入开展金融改革理论研究,培养当地金融人才,2012年,温州大学金融学院挂牌成立。与此相应,温州企业也在为培养专业金融人才不断进行尝试。

日前,温州首个金融从业者培训学校(筹)正式揭牌。该培训学校(筹)将采用“众筹”模式进行组建,让温州企业主自发地投身金融平台建设,该校教学点设在温州高新园区的金改广场。今后,将根据需要面向不同层次的人群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培训。最终目标是为温州金融去“草根化”,从而实现金融人才的专业化。

温州金改,需要更多智慧、勇气。解决金融人才合理流动问题,或许跟解决金融市场其他难题一样重要。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动的问题,最核心的还是要改革现行的人才选拔和应用机制,真正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实行优胜劣汰。只有形成这样的机制,才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温州“金改108将”多数人离开,既反映了人才公开选聘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探索了人才流动的一条新路。

(作者为知名管理咨询专家)

猜你喜欢
金改王君温州市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Color-image encryption scheme based on channel fusion and spherical diffraction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
山东金改三年成绩单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数字看沿边金改:日新月异
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