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语言没有国界

2015-09-10 07:22陈吉高鑫
中国报道 2015年9期
关键词:世界语青岛大会

陈吉 高鑫

世界语,穿越百年的不仅仅是理想

语言作为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载体,从诞生之日就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历史翻回到128年前的1887年,这一年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在其岳父的资助下,出版了第一本阐述其语言计划——世界语的书籍《第一书》。此后的120多年里,这门承载着平等、友谊与和平理想的语言,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迅速流传开来。

7月26日,由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办、法国世界语联盟承办的第100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文化对话中的语言、艺术和价值”。在开幕式上,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席马克·费德思再次重复了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1905年参加在法国布洛涅召开的第一届世界语大会时的演讲 ——“这不是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会议,不是波兰人和俄国人的会议,这是人与人的会议。”它勾勒出的不仅仅是世界语的本质和理想,还有世界语学者们的努力和传承。

成立于1908年的国际世界语协会从成立之初就以解决国际交往中的语言障碍为己任,致力于在国际社会开展与国际组织的语言合作。在其107年的历史中,它投身于解决国际关系中的语言问题,促进民族间交往,提高成员间的责任担当意识,强调民族间的理解与彼此尊重,并为此作出诸多努力。如1997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给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第82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的贺信中所说,“改善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在这一努力的过程中,我很高兴地看到联合国和世界语运动的多方面合作。”

每年一度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似乎都在以实际行动印证世界语在应用领域的真正作用:2600余人、81个国家、同一种语言、200多场专业研讨和辩论……凡此种种,都在告诉你:世界语,穿越百年的不仅仅是理想。

交流,这里没有国界

每年7月召开的国际世界语大会对于世界语者来说,就是一场盡情享受友情和交流的嘉年华。在法国里尔举行的第100届国际世界语大会迎来了来自81个国家的2600多位世界语专家、学者。一时间,这座法国第五大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挂着参会吊牌、肩背会议资料袋的参会者。他们拥有不同肤色,来自不同的国家,却用着同一种语言。

会场之外,在市区的广场上,主办者还安排了三场世界语公开课、四场音乐会、五场露天演出、一场足球赛,这些活动足以让这座拥有22万人口的城市活跃起来,与会者与当地市民都被这些精彩的节目所感染,一时间世界语成为连接他们的纽带。

在会场大厅遇见世界语者汪静的时候,我吃了一惊,一个怀有七个月身孕的中国女子,只身从北京飞到巴黎再辗转到里尔,这十几个小时的旅程,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都是疲惫不堪,而她却轻松地笑着对我说:“没什么啊,我就是想来看看100届大会,会会朋友。”跟汪静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在这场友情的嘉年华中,很多人每年不远万里追随国际世界语大会,仅仅就是感受下大会的气氛,会会朋友。因为在这里,交流没有国界……

文化,在这里交融

“我来自青岛啤酒的故乡……”青岛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纪刚以轻松的语言为青岛推介活动开场,瞬间带动起与会世界语者的热情。

7月26日下午3点,融入“一带一路”魅力青岛周开幕式在世界语大会的会场举行。国际世界语协会前主席科尔塞蒂、国际世界语大会秘书长克雷、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一等秘书梁建生、青岛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纪刚、中国报道杂志社副总编辑赵珺以及各国世界语界人士、法国当地民众共百余人出席开幕式。

50余幅全方位立体展示青岛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日新月异的发展景象的图片,还有循环播放的青岛城市形象片及别致的青岛宣传品,让前来参观的上千名世界语者更加直观地认识了这个东方美丽的海滨城市。而不少曾经参加过1992年在青岛举办的第5届太平洋地区世界语大会的世界语者,更将曾经对青岛的美好印象与更多的世界语者分享。

不仅如此,每年在世界语大会上举办的“中国日”活动,也吸引着各国世界语者的目光。今年的“中国日”活动吸引了上百位各国世界语学者参与。来自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的中国世界语运动介绍、新出版的图书推介、枣庄学院关于枣庄市世界语博物馆的发展以及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魅力北京》、《长河》等世界语文化产品的推出,让与会者了解中国的世界语运动,了解深邃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世界语者对中国出版的图书和影视作品给予了很高评价,对枣庄市世界语博物馆在世界语文物的保护和世界语文化的普及方面所做的贡献更是给予肯定。一位墨西哥世界语者当场捐赠了100多枚具有收藏价值的世界语纪念章,并约定再赴博物馆进行交流活动,而更多读者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身到访中国的世界语博物馆。

正如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席马克·费德思所说,世界语大会不仅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各国文化展示与交融的场所。而以世界语为纽带、搭建公共外交新平台是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创新融入对象国主流社会和扩大影响力的新尝试。在这场艺术形式的文化对话和碰撞中,世界语用它的包容吸纳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精髓,丰富了自己,也包容了世界。

猜你喜欢
世界语青岛大会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声讨大会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大会选举
TONGUE TIES WHY ESPERANTO LIVES ON IN CHINA
青岛明月申牌?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