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出版发行

2015-09-10 07:22:44
民生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社用典名句

中华文明文化丰实,底蕴深厚。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经据典,闪耀着中华典故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用典》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习近平用典》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并作序,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组织撰写解读文字。全书共328页,26万字,从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分敬民、为政、修身、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推陈出新,启迪精神,将“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了“新生命”,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国家治理的当代实践。针对每则典故,解读部分阐述了总书记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诠释了古典名句的深邃寓意。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鉴往知来,攻坚克难离不开历史启示,为政用权缺不了理想信念的钙质。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文章与讲话中,精心用典,“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以经典名句画龙点睛,形成的文字博古通今、底蕴深厚。刘云山同志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习近平用典》序言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

人民日報读者普遍反映,总书记所用典故,寓意深远,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但一些读者受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所限,对其所用典故的历史背景缺乏认知,对其现实意义把握不准。就读者反映的问题,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这本书,就是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用典故追根溯源,就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以帮助广大领导干部和读者更好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杜飞进代表社领导出席首发式,并代表人民日报社向中央党校、焦裕禄干部学院等赠书。

(本刊记者 郭铁)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社用典名句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习近平用典
中华书画家(2018年1期)2018-01-14 21:50:32
漫谈诗词“用典”
中华诗词(2017年8期)2017-02-06 03:15:46
从人民搜索离职自主创业
中华儿女(2016年12期)2016-09-10 07:22:44
《论语》中的名句(二)
学生天地(2016年24期)2016-05-17 05:47:29
《论语》中的名句(四)
学生天地(2016年30期)2016-04-16 05:15:50
《论语》中的名句(三)
学生天地(2016年27期)2016-04-16 05:15:40
镜头
民生周刊(2015年22期)2015-09-10 07:22:44
人民日报社离退休干部参赛作品
新天地(2014年6期)2014-06-18 13: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