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梅
小杨今年28岁,自小少言寡语、脾气暴躁,也很少与人交往。一年前,因为父亲病故和失恋的双重打击,言行越来越怪异,还出现了幻觉妄想,失眠、呆滞,整日郁郁不乐。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甚至鸡鸣狗叫也让他恐慌不已。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 还曾经对电风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里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叛徒和内奸”。家人感觉情况不对,赶紧把小杨送到了医院。
这是一个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病例。
精神分裂症对大家而言已不再陌生。现代社会中,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沉重的社会压力不仅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也使得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在青壮年中更是如此。目前全国约有精神分裂症病人800万人,年增长约30万,其中10%有肇事肇祸倾向。精神分裂症在城市总患病率为8.18‰,农村总患病率为5.18‰。但是由于公众对该病的认知不足,防治知识的匮乏,从而导致就诊率低,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率不足10%。由于精神病患者失于监护,患者发病肇事、危害社会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那么精神分裂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病呢?
从小杨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确实与负性生活事件相关,很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生活事件。早年环境应激因素在成年精神病理的对照研究中表明,幼年丧亲(17岁以前父母双亡或永久分离)在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与正常对照中明显升高,特别是9岁以前丧亲的影响更为明显。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多表现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国内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因精神因素者占40%~80%。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1%,父母之一为精神分裂症时子代患病率为12%,父母均患精神分裂症时子代患病率为39%。表明遗传因素或遗传背景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还与躯体疾病、孕产期并发症、季节、神经生化及大脑结构的变化以及神经发育异常等因素相关。
有研究发现,母亲孕期曾患病毒感染或存在产科并发症的新生儿,成年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有些人不在意孕期的病毒感染,殊不知这样可能引起胎儿的神经发育异常,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皮质神经细胞结构上的紊乱有关。国内调查发现,高热惊厥、婴幼儿期患严重躯体疾病亦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
总之,精神分裂症是目前世界上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无论是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还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在该病的发病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从病因入手,在没有病的状态下加强预防才是最重要的。营造良好的家庭及社会环境氛围,注重孕期妇女的产前筛查,关注自身及家人躯体及精神的健康等都是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充分认识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特点,才能让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收获更加健康、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