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摘录(二)

2015-09-10 07:22:44
食品与生活 2015年4期
关键词:制售市民上海市

(五)查处食品违法行为情况

1.案件查处情况

2014年上海市有关部门以错时监管、飞行检查为主要手段,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共计30.8万户次,同比下降44.5%;发现问题企业1.5万户次并予整改和处罚,同比下降11.8%。此外,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春夏食品安全百日整治立功竞赛、儿童食品及校园周边食品等21项专项整治。上海市相关监管部门注销或吊销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共计7 405张,同比减少37.8%。上海市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 447起,同比减少31.9%;罚没款金额5 567.7万元,同比减少50.6%,其中上海市公安部门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29起,同比下降5.8%,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0人,同比下降37.5%。

2.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情况分析

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在查获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调味品、桶装水,以及用猪肉制售假冒牛肉、用过期食品作为原料加工食品等行为仍有发生。二是部分领域“潜规则”犯罪仍时有发生。个别地下加工窝点使用工业盐和化学试剂加工咸肉制品,使用“垃圾肉”制售猪肉馅,使用工业用烧碱和松香加工食品案件都有查获。三是部分案件侦破过程中发现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情况。个别不法分子通过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方式制售食品进行牟利,比如在小龙虾、麻辣烫、牛肉汤中添加罂粟壳。

(六)投诉举报受理情况

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接到食品类投诉19 285件、举报16 473件、咨询44 133件,合计79 891件,同比增加17.1%,按时答复率100%,年内办结率97.5%,投诉举报案件查实率68.4%。其中,“12331”直接受理61 401件,占总量的76.9%;受理“12345”转办10 828件,占13.6%;各区县、街镇通过“大联勤、大联动”平台受理5 620件,占7.0%;其他单位受理、转办2 042件,占2.5%。平均办结时间23天。落实有奖举报件1 396件,同比增加78%,奖励金额74.6万元,同比增加88.9%。

从投诉举报的前五类食品情况看,一是肉及肉制品(4 403件),主要是肉制品内有异物、变质及无证制售熟食卤味、肉制品等;二是粮食及粮食制品(2 963件),主要是大米生虫、霉变及无证制售粮食制品(早点)等;三是焙烤食品(1 603件),主要是面包、蛋糕霉变及饼干、糕点包装标识违反规定等;四是饮料及饮品(1 344件),主要是饮料有异物、过期及无证加工桶装饮用水等;五是水产及其制品(1 126件),主要是水产品在养殖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违法添加,餐饮店供应的河海鲜变质等。

主要的咨询问题:一是查询及核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等注册信息;二是咨询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手续;三是咨询消费维权相关事宜。

三、集体性食物中毒情况

2014年上海市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数126人(无死亡),中毒发生率为0.52/10万,食物中毒

起数、人数和发生率同比分别下降62.5%、31.5%和32.5%,继续保持历史低位。其中,1起食物中毒发生在第二季度,2起食物中毒发生在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中涉及公共餐饮服务单位、无证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各1起;3起食物中毒中2起为细菌性(均为副溶血性弧菌),

17

食品与生活 2015-04

1起为化学性(桐油);2起为不规范操作引起(其中1起为食品加工储存不当,1起为生熟交叉污染),1起为误用桐油加工食品引起。

四、食品安全风险应急评估及风险交流情况

(一)食品安全风险应急评估情况

上海市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应急评估的体系,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应急评估项目共6项:使用化学级亚硝酸盐加工腌制肉制品的风险评估、使用工业用氯化钠加工熟食的风险评估、超保质期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狗肉中检出氰化钾的风险评估、禽肉中检出呋喃丹的风险评估、使用工业级氯化钙加工食品的风险评估。

(二)风险交流情况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年共编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报》22期。根据风险监测和评估结果,发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共10期。每季度主动公开各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报22起,涉及不合格或异常结果样品328件。

在政务网开设的“预警公告”、“消费提示”和“行业指南”3个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栏目发布防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网购食品、网上订餐、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高铝食品、野生蘑菇、贝类毒素、粽子、年夜饭外卖套餐等10项消费提示和预警。

201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以“一线连百姓,一心为群众”为主题,加强对举报热线“12331”进行大力宣传。

此外,还在《人民日报》、《新闻晨报》、上海市食品安全网、上海食药监政务微博、短信平台等各种载体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发布。

五、市民对食品安全现状评价情况

从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关于《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调查报告(2014年度)》反映的情况看,2014年市民食品安全知晓率总体得分80.4分,同比提高0.2分,被调查市民认为上海食品安全状况“很安全”、“比较安全”和“一般”的,三者合计达到96.3%,同比提高了4%。被调查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食物中毒”(占23.3%)、“出售病死牲畜肉”(占21.2%)和“含有地沟油的食品”(占10.4%)。被调查市民认为最应该加强重点监管的环节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占61.1%,)、“环境污染的整治”(占59.6%)和“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占43%)。

被调查市民认为最有效的监管措施列前三位分别是“加强监督执法”(占41%)、“严厉查处违法者”(占27.2%)和“提高企业自律和诚信”(占19.0%)。

调查反映,市民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选择“很关注”和“关注”的达到90.3%。市民最希望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识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营养”(占51.0%)、“食品储存”(占40.1%)和“食品质量鉴别”(占39.8%)。

六、2014年食品安全主要监管措施

(一)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

一是完成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监管职能,组建了市区两级执法队伍。二是着力加强基层建设。在8个郊区县106个街镇均建立了街镇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在上海市各村(居)委会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三是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浦东新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的经验,提出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简政放权,明确市、区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事权划分,下放了7项行政审批事项。四是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逐一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加强食品安

全工作责任制,完成了对17个区县政府食品安全年度目标考核评估;加强街镇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目前,上海市206个街镇已有149个街镇成功创建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占比72.3%。

(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饮食安全 健康生活

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HFDA)主办

猜你喜欢
制售市民上海市
制售网络游戏外挂行为的刑法规制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中小学校长(2021年7期)2021-08-21 06:49:52
汕头市澄海区公安机关部署打击整治制售仿真枪违法犯罪活动
玩具世界(2020年5期)2021-01-14 01:40:50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制售盗版玩具 得不偿失!
玩具世界(2018年10期)2019-01-19 01:12:16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影剧新作(2018年4期)2018-07-27 01:17:28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实施意见
青海政报(2017年18期)2018-01-31 02:26:41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车迷(2017年12期)2018-01-18 02:16:12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文化交流(2016年10期)2016-10-27 03: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