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洁
天阴沉着脸,零下的温度,呼吸都好像要凝固了一样。冰冷的空气,虎视眈眈地盯着过往的人们裸露的肌肤,准备随时吞噬那一缕温暖。
初三的教室,好像也跟这个天气一样,冰冷阴沉,鸦雀无声。孩子们抬起的脸庞看上去稚嫩却充满疲惫。突然放学铃声响了,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那本还疲惫的脸都绽放出仿佛看见天堂的光芒,瞬间复活了。即使夜色初露,校园也因他们的欢声笑语和簇拥的身影瞬时斑斓起来。校门口人头攒动,同样疲惫的家长们,也被那天籁之音唤醒,瞬间精神抖擞,有的掐了香烟,有的停止了和路人甲的闲扯,开动了引擎,车灯亮了,眼睛也放出光来,像是进入工作状态的雷达,“嗡嗡嗡”,逡巡着,捕捉人流中那一个熟悉的身影。
我也是家长之一,却是从学校推车出来!呵呵,李老师,下班啦!
放学路上,我总是散漫。在单位里绷了一整天,离开学校大门的那一刻,所有规矩的盔甲迎风消解。时令虽是隆冬,心中却也暖暖。电瓶车是一条轻快的鱼,载了我,在滚滚车流里自如穿梭。
我一路贪看。每一天,每一处,每一刻,都是生动的新鲜。这日复一日走过的街巷,周而复始上演的片段和定格的细节,都因为我的感触而让人流连。这是最本真的浮世绘,最深刻总是以最平凡出现,从彼端到此端,无论细腻还是尖锐,每人背后都有一条主线,或隐,或显。
今天却是有大惊喜的,我看见了儿子啊!
他是执着的,坚持不要我们接送,从初一到初三,从酷暑到寒冬,从熹微的晨到昏暗的夜,都自个儿乘公交或者骑自行车。偶逢雨雪,那恰是我们的节日了,像其他家长一样在已经发动好的车里耐心等待,从后视镜里看他清秀稚气的脸,时光一粒粒,每一个节点,都是饱满的欢喜。
他显然没有发现我!
他努力地蹬着车,上身几乎要俯贴在车把上,因此,背上的书包愈加醒目,像是突兀的一座黑色小山。由于用力,起伏之间,车子有细微的左右摇摆。
过了格林豪泰,行至郁金香大酒店,这是最复杂的一段路况了,也正是我最揪心的。左有两个小区,三个出入口,右是商铺聚集地,也有三个出入口,因为机电集散,常常有“大黄蜂”一般的大货车占据半幅非机动车道,视线逼仄。
我的心开始一抽一抽地揪起来,却还是没有提醒他,只是继续跟紧了。
他却是小心翼翼地放慢了速度,上身抬起来,头伸向前,确定没有汽车从旁开出后,方才通过路口。
看到这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一口气还没出到一半,心又揪起来。前面就是一个红灯,儿子却车轮压线了,他还没停车啊!
还好,还好,一念之间,他已经停下了,用一只脚踏在地上,又摘了手套,奋力去挠头!
前面就是我们的小区门口了,警报解除!
我一攥车把,与他并行,欢喜地喊:“儿子!”
他扭头看我,淡淡回应一声:“爸爸。”
这孩子!
(摘自《淮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