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摄影行业,她从事的手工着色技术曾在照相馆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曾经凭借手工着色作品获得全国摄影大赛二等奖,但随着彩色胶片的流行,手工着色技术却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机缘似在偶然间
1963年,还是初中生的吴明珠去淮海路的百乐照相馆拍毕业照,看见学姐在那里实习,吴明珠觉得学习照相技术应该很有趣,于是也报考商业学校的摄影班。三年学成,1966年,吴敏珠从商业学校摄影班毕业,去了中国照相馆,跟着陈秉勤学习着色。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因素让手工着色这个领域多了一位国宝级的大师,而说到为什么摄影、着色、暗房、整修底片样样都学了,却选择着色,吴老师十分坦率:“我想想拍摄的话还要打灯,那时候的相机很大还要搬来搬去,暗房一天到晚不见天日,还要跟药水打交道,蛮苦的,整修太枯燥,我就选择了着色。不过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色彩。”
着色巨幅毛主席像
吴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手工着色工作是在上海展览馆里,给巨幅的毛主席像上色,黑白照片被放大到好几米,上色要好几个手工着色师一起站在脚手架上完成,当时担任这个任务的都是上海照相馆行业的精英,那段时间的锻炼和交流,使吴明珠的手工着色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组织上又把她借调到北京,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为部队制作巨幅的毛主席像,依旧是每天很少时间的休息,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地工作,既危险又辛苦,但是同时,吴明珠的手艺得到了更多的锤炼,在行业里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用颜料变魔术
手工着色技术是在彩色胶片出现之前的一门特殊的手艺,很多顾客都不喜欢黑白照片,但是当时彩色照片还没有大规模的流行,于是手工着色技术就大面积的流传开来,但是照相馆师傅的手艺却是良莠不齐的,着色差的,颜色生硬滑稽,可是吴明珠的照片着色技术却是出神入化,不但保留了黑白照片原来的色彩光泽,还能在上色的同时体现出皮肤和衣料的质感。吴老师一边动手演示,一边给我们讲解:“我从嘴巴开始,先上水彩搽口红,接下来用棉花蘸一点点调色油将整个照片涂一遍,再用清爽棉花再涂一遍,随后,着人物背景、衣服,最后是面孔和眼睛。”吴老师看起来驾轻就熟,但是这“会者不难”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的刻苦与付出。
从兴盛到没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张16时的照片着色费是9.99元,而那个时候,拍一套结婚照也就30多元,一个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是四十几块,可见,这门手艺在三十年前是有多么吃香。但是当时光的脚步踏进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120彩色胶片的逐渐普及,着色工艺慢慢消失,曾以着色照片获得过全国人像摄影二等奖的吴明珠和她的很多同事都转岗到了其他的部门。同时,跟她学着色的学生们有的做了营业员,有的做了销售,还有的做彩色放印和彩扩。一门难得的手艺随着胶片技术的进步也走到了自己的黄昏。谈到手艺的传承,吴老师还是难免在语气中透出无奈,她说如果手工着色技术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