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峰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聊城市产生了以孔繁森、张海迪、季羡林、徐本禹、白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全省、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道德人物,直接促进了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道德建设。他们崇高道德品质的形成既有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有时代精神的呼唤,还有自身的人生磨练,更离不开成长过程中党和组织的培养。重视区域性道德模范人物的发掘和总结,加强对区域性道德模范人物的道德品质的研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强化地方政府的投入和引导是将区域美德转化为有效道德资源的途径。
(关键词] 区域美德 聊城 道德模范 道德资源
[中图分类号]D6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5)02-0099-04
地处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在全省甚至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家喻户晓的道德模范人物,如孔繁森、季羡林、张海迪、白云、徐本禹等,他们以巨大的道德感召力熠熠生辉,光耀齐鲁。聊城市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乃至全国产生模范道德人物最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为美德山东建设和全国的道德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区域性的道德模范群体,他们为山东和国家的道德进步贡献了什么?他们何以有如此贡献?如何继续发挥这些模范道德人物的作用,将区域性美德更好地转化为国家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资源?本文拟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但改革开放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尽管道德模范人物的影响力是持续的、跨阶段的,但根据大众传媒对道德模范人物的关注度,可以分析出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如20世纪80年代的张海迪,90年代的孔繁森、白云,21世纪初期的徐本禹、季羡林。他们引领着时代的道德追求,他们是聊城的,也是山东的,更是全国的。
20世纪80年代的张海迪是“身残志坚”的代名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轮椅上的梦”昭示了她与残酷命运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一个人活着,不应是为我而存在,应该为人民的需要存在”。轮椅上的她自学针灸技术,无偿给人治病。1983年5月中共中央在批复共青团中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中指出:“要围绕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这个根本问题,学习她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她渴求知识、刻苦自励的顽强毅力,学习她对社会尽责、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要努力用这种精神对待工作、学习、生活,顽强奋斗,锐意进取,为祖国做贡献,为人民做贡献。”不折不挠、渴求知识、奉献社会是张海迪所彰显的时代道德追求,成为亿万青年的“青春偶像”。
20世纪90年代的孔繁森被誉为“新时期的焦裕禄”。在他的葬礼上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道出了他崇高的精神追求:“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1995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关于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中指出:“要着重学习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顾全大局、服务人民、清正廉洁、拼搏进取、求真务实是孔繁森所彰显的时代道德追求,他是千千万万个领导干部中的优秀代表。
21世纪初,徐本禹使“志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到贵州省贫困山区支教,2003年考取硕士研究生后,主动申请保留学籍,再次来到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入选“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普普通通的支教大学生之所以能够“感动中国”,正如给他的颁奖词中所言:“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他相继荣获全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徐本禹的行动和荣誉称号彰显出崇高的志愿者精神,即不计物质报酬,而是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让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洒满人间。“在‘80后正饱受大众诸如自私、叛逆、贪图享受之类的批判时,徐本禹用自己的行动和十七大代表的身份给了‘80后一个新的注脚。”
白云作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几十年如一日,心系百姓,始终秉公执法,克己奉公,用自己的赤诚谱写了一曲“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正气之歌,创建了“白云热线”,退而不休,依然为了法律的尊严默默奉献,季羡林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造诣精深,正如200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中的高度评价:“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作为一代学人典范,最难时也要坚守自己的良知,他挺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二
孔繁森等道德模范人物在聊城的出现和成长并非偶然,分析其中的原因,就会理解他们何以有如此贡献,何以能从地方走向全省、走向全国。他们崇高的道德品质不仅与传统地域文化一脉相连,也契合了时代精神的呼唤,还有自身特殊人生经历的磨炼,更离不开成长过程中党和组织的培养。
地域传统文化的浸染。聊城地处冀鲁豫交界区域,地近邹鲁,孔孟的仁爱礼仪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聊城人的仁者爱人、同情弱者、为他人着想、讲礼仪重本分、忠于职责的性格;西接燕赵,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特点形成了聊城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的民风;京杭大运河四百年的繁荣形成了运河文化,此地南北交流往往得风气之先,使人们目光远大、胸怀天下;冀鲁豫革命老区的革命文化形成了爱党爱国的光荣传统。这些文化因子代代口耳相传,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准。张海迪追问生命,“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不顾自身的残疾,治病救人,对社会尽责、为人民服务,这是仁者爱人、自立自强。
时代精神的呼唤。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9年,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2年,党和国家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第三阶段从2002年到2013年,党和国家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伊始,万象更新,百舸争流,这个时代需要知识、需要勇气、需要改革、需要拼搏,需要一种“进取性道德”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我们认为在张海迪身上主要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勤奋顽强、智慧、自信等”。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事业遇到风险和挫折,这个时代需要信念、需要执著、需要支持、需要奉献。需要千千万万对党和国家有坚定信念的领导干部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要有大批忠诚地为党为国为民奋斗和奉献的领导骨干,孔繁森正是符合时代需要,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的领导骨干的优秀代表”。改革开放的第三阶段,全球一体化加剧,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需要更多的公益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需要更多的奉献、友爱和互助。时代成就了徐本禹,正如他所言:“从开始做志愿者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性格和灵魂的一部分。”
自身成长历程的磨炼。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没进过学校,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自学医学知识和针灸,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从事文学创作。她给小学的孩子们教书。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肉体的痛苦和由此引起的心灵创伤,使她过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苦酒。意识到人生的艰辛,提前的思索加速了海迪思想的早熟,而对命运的抗争,又使她的意志和毅力在童年、少年时代就得到了一定的锤炼。”1979年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88年他再次进藏,直至1994年因车祸去世。在西藏他兢兢业业完成工作,在工作之余还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曾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他认为:“组织信任,群众拥护,工作胜任,能为他人解决点困难和痛苦,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徐本禹出生于聊城的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母亲身体不好,勤劳善良,经常拿出家中的东西帮助那些更贫困的家庭。1999年秋冬之交,刚刚踏人大学的徐本禹只穿着一件军训服,同学胡源的父母把胡源的两件衣服送给他,第一次在外地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坚定了他把爱心传递下去的信念,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更需要帮助的人。他不怕困苦,没有惧怕贵州山区的艰苦,收获了更多的感动,得到了心灵的升华,从此爱心永恒。
党和组织的培养。党和组织的培养和关怀为模范道德人物的成长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20世纪80年代,政府安排张海迪到莘县城关医院、县广播站、聊城地区文联工作。1981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瘫痪姑娘玲玲的心像一团火》,开始宣传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事迹;1983年《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介绍张海迪事迹的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先后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受到万里、习仲勋、王震、邓颖超等领导人的接见,团中央和中共中央先后做出向张海迪学习的决定,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孔繁森1961年应征入伍后,在部队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4年被评为济南军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1964年10月赴京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1966年9月加入中同共产党,后任聊城技工学校革委会副主任、共青团聊城地委常委、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聊城行署副专员、拉萨市副市长、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等。孔繁森去世后,党和政府赞誉他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徐本禹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为其成长锻炼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他考取硕上研究生后特批保留他的研究生学籍,使其安心支教,各级政府也给予了徐本禹大量帮助。2004年他被评为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杰出大学生”,2005年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2006年获“湖北省三好学生标兵”,2007年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8年获中国第十八届“十大杰出青年”、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改革开放30年山东十大青年楷模”等荣誉称号。
三
张海迪、孔繁森、徐本禹等道德模范人物的崇高品质虽然孕育在聊城这片热土,却在不断走向山东、走向全国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内容,他们虽然属于特定时代,却在走向今天、走向未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是我们进行道德建设的取之不竭的资源。区域的也是全省的,传统的也是未来的,道德建设的力量是一脉相承的。那么,如何将区域美德更好地转化为道德建设的有效资源呢?如何继续发挥模范道德人物的作用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重视区域性道德模范人物的发掘和总结。道德进步离不开模范人物的道德引领。道德模范人物往往产生在基层,靠点滴善行汇聚而成,他们的善行往往平凡,贵在持之以恒地坚持。道德模范人物首先是做好了自身的事,影响到身边的人,然后才逐渐扩大影响。因此,只有在基层、在区域内重视总结平凡的善行、持之以恒的善行,才能发掘到鲜活的道德模范人物。我国是由不同的地理文化区域组成的,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区域都能产生道德模范人物,发掘出和总结好每个区域的道德模范人物,形成区域美德,就能汇聚成全国道德进步的浩荡潮流。
第二,加强对区域性道德模范人物的道德品质的研究,进行理论提升。只有对道德模范人物的道德品质进行理论提升,才能理解其产生的必然性,总结其特点,提升其普遍性,才能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力。道德模范人物的崇高道德品质离不开区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张海迪等人的仁者爱人、爱党爱国、重情重义,无不显示出聊城区域文化的特点。道德模范人物的崇高道德品质也各有特点,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与其自身的修养密不可分,但也具有普遍性,更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无论是张海迪的自立自强,孔繁森的对党忠诚为民奋斗,还是徐本禹的公益奉献,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都是时代需要和时代精神的凝练和升华。只有通过对模范道德人物的道德品质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和提升,才能理解和把握道德模范人物产生和传播的规律,更好地将区域性道德资源转化为全国道德建设的资源。
第三,赋予区域性道德模范人物新的时代内涵。道德模范人物的崇高道德品质和善行既有对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吸收和传承,又契合了其特定时代的道德精神要求。因此,他们成了时代的道德楷模。同样,他们的道德品质也会积淀成为一种优秀的道德文化,与不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发挥其应有作用。
第四,强化地方政府的投入和引导。区域性的道德模范人物所彰显的崇高道德品质,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代表了本区域精神发展所达到的高度,是本区域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本区域进行社会经济建设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地方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加大投入和引导,推动道德模范人物的道德精神扎根区域、走向全省和全国,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不断走向未来。对已故者,要搞好纪念馆建设,在一些特殊时间节点做好纪念活动,总结和提升道德模范人物的道德精神;对于健在者,要加强沟通联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其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走进社区、学校,促进道德模范人物的生活化,使人人可接近,人人可以学,并注重活动的策划,努力提升活动质量,真正发挥道德模范人物的榜样作用。
责任编辑:杨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