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阐释和主题教育活动,使全国各族人民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为开展抗战研究、展示研究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阵地。要推动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70年前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性质来看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反侵略与侵略、反掠夺与掠夺战争的胜利,从本质上来看更是一种思想的胜利,一种“辩证法”思想智慧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总结和梳理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认真学习和领会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掌握其中的哲学真谛,吸取其内在的思想精髓。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与确立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33年1月17日,毛泽东、朱德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表宣言,提出在停止进攻苏区,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三个条件下,红军愿意与一切武装部队订立停战协定,共同抗日。这一宣言得到若干国民党军队的响应。1934年7月15日,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王稼祥等联名,发表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重申上年一月宣言精神,表示工农红军“愿意同全中国的民众与一切武装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悍然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宣言建议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党派、团体、名流学者、政治家和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筹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并呼吁各党派和军队首先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扩大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1936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酝酿着对我国发动一个新的大规模的侵略行动。为了迅速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全国抗战局面的早日到来,10月26日,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四十六人联合发表《红军将领给蒋总司令及国民革命军西北各将领书》,希望“立即停止进攻红军,并与红军携手共赴国防前线,努力杀贼,保卫国土,驱逐日寇,收复失地。”12月1日,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十九名红军将领,又致书蒋介石,要求他“当机立断”、“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免“失通国之人心,遭千秋之辱骂。”西安事变爆发后,应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的邀请,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等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综观全局,科学地分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正确地解决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朱德总司令明确表示:“如蒋介石能实现他在西安的诺言,则红军愿和他的军队共上抗日战线。”卢沟桥事变后,毛泽东与朱德等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久,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关于红军在十天内完成各项抗日准备工作,待命开赴前线的命令。中国共产党以自己对抗日救国的真诚态度推动蒋介石迅速作出决策,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辩证法”
在最为艰难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扩大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军队将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争取同盟军的工作。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党的主要领导同志,加强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在争取全国人民支持抗战的思想指引下,实现了全中国最广泛的团结。1938年3月,任弼时同志代表中共中央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系统地汇报中国抗战形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和任务,阐明了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共产国际的理解和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是全国抗日力量的大团结、大联合,也是中国共产党“辩证法”思想的大发展、大进步,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一是正确认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随着日本侵略中国步伐的加快和野心的增大,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激发了全国各民族的抗战热情,这些构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国内政治基础。瓦窑堡会议分析并肯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为了争取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先后采取了“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等政策,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思想和方法指导。
二是辩证认识和看待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确立、发展到成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统一战线是其“辩证法”的核心。1939年12月,刘少奇同志在中原局会议上批评了不利于抗日武装发展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和“精兵主义”观点。他指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就是一切经过国民党,这就把我们自己的手脚捆了起来,严重影响了皖东地区抗日力量的发展。”科学认识和看待统一战线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任务和责任,对于发展和壮大敌后战场提供了明确的思想指导。
三是统一战线中的团结与斗争。科学认识和对待团结与斗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辩证法”的重要内容。为形成全国抗战的统一格局,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的工农兵学商及一切爱国同胞团结起来,使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组成全民族抗战军队,形成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全民抗战局面。同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也必须坚持“斗争哲学、斗争思维”,勇于同投降主义、冒险主义思想进行坚决斗争,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科学分析不同势力和阶层,科学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总方针,以及提出的既统一又独立、既联合又斗争、既依靠自己力量又争取外援、既坚持正面抗战,又壮大敌后战场等原则,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既深深扎根于中国实际国情,又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内在规律。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也使国民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力量、抗战意志和抗战决心。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积极团结阎锡山、卫立煌等国民党将领,使共产党军队与国民党军队互助团结、并肩奋战,痛击日本侵略者。争取到了国民党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面形成。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辩证看、务实战”的指导策略,科学地分析和判定了中日之间实力对比、战争态势和战略趋势,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科学的战略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坚持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主要实行运动战,辅之以阵地战,主张从中国实际出发,采取人民战争的策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抗战开始后,毛泽东同志系统地提出“在全体上,运动战是主要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部分上,游击战是主要的,运动战是辅助的。”这一指导思想正确处理了运动战和阵地战之间辩证统一关系,激发了各级作战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积极性,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最终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我的抗日战争态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辩证法”对统战工作的重要启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辩证法”科学区分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存在和密切配合构成了全民抗战的宏大场景,国共两党军队的战斗和牺牲,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辩证法”思想对于今天的统战工作意义重大。今天的统战工作同样需要科学区分社会发展环境和工作对象,客观分析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推进人民团结、党派团结、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代表的这一代伟大的革命者们历经艰苦跋涉、不懈探索,出生入死打天下,带领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开启了“中国梦”的第一章——解放梦;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率领我们走进了新时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续写了“中国梦”的第二章——富国梦;当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续为“中国梦”的第三章——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作者系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朱德外孙、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