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痴”苏步青

2015-09-10 11:12:58荆墨
小品文选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苏步青原稿丰子恺

荆墨

很多人都知道苏步青是数学大师,却很少知道他还是位文学大师、写作大家和诗人。

苏步青从小酷爱古诗文,13岁学写诗。读初小时常骑在牛背上诵读《千家诗》,几十年来,他与诗为伴,每次出差,提包里总要放一两本诗集。苏步青不仅读诗,更有作诗的兴趣,几十年笔耕不辍,写了近千首诗作。其诗往往有感而发,而且言外有意,令人深思。

苏步青抗战时在浙江大学任教,生活非常清苦,于是买了一把锄头,在住所边开辟了一块菜地种菜。每天教书归来,就浇水、施肥、松土、除虫,自给自足,并且题诗记录此事:“半亩向阳地,全家仰菜根。曲渠疏雨水,密栅远鸡豚。丰歉谁能补,辛勤共尔论。隐居那可及,担月过黄昏。”地里的蔬菜长得非常好,后来有一阵子湄潭街上的酒家蔬菜断了供应,还向他买去了好几筐花菜。

在国难当头的日子里,苏步青或切磋教义,或评论时局,其忧国思乡,愤世嫉俗之情常流露于笔端。1944年,他以“游七七亭”为题作诗一首:“单衣攀路径,一杖过灯汀。护路双双树,临江七七亭。客因远游老,山是故乡青。北望能无泪,中原战血腥。”他以物寄情,把爱国忧世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苏步青1947年在杭州,某日在丰子恺家饮酒,当即作诗一首:“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庭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丰子恺看后大喜,亲手书写并贴在了墙上。后来郑振铎在他家看到此诗,大加赞赏了一番。丰子恺说:“有了这首诗,酒味特别地好。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

有一次,苏步青应故乡一家报社的约稿,寄去了一首自己的七律诗。那天夜里,苏步青还一直在琢磨着那首诗,忽然,他发现其中有一句诗的意思表达不够清楚。第二天一清早,他就带着这首诗向他的学生谷超豪、胡和生夫妇征求意见,谷教授建议作些修改。于是,苏马上给报社编辑写信,要求退回原稿,并将改过的诗一同寄去。那几天,苏步青坐立不安,生怕原作见报影响不好,直到原稿被退回,他才放下心来。

1972年12月,苏步青的学生、著名数学家张素诚,因《数学学报》复刊之需,拜访各地数学家,到上海拜访苏步青。临走时,苏步青赠送《射影几何概论》(英文版)一书,并别开生面在扉页题了一首诗:“三十年前在贵州,曾因奇异点生愁。如今老去申江日,喜见故人争上游。”这不仅打破常人的题词俗话,把师生之情和盘托出,又足可看出苏步青诗艺的高超、文学功底的深厚了。

庄妃轩荐自《石家庄日报》

猜你喜欢
苏步青原稿丰子恺
苏步青的故事
爆炒米花
苏步青的“几何世界”
金桥(2023年1期)2023-01-13 06:16:22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的“人”和“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4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苏步青谈数学学习
苏步青教授谈学习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