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丽
随着天气渐渐热起来,南方的不少老人又在打点行装,准备奔赴北方度夏去了,一如秋冬那时候,北方的中老年人也是成群地迁往温暖的南方,想要一个幸福的“暖冬”。这样做看似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春天的环境中,非常惬意、享受,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却可能是一种无形的“损害”。
细菌跟着你一起“候鸟养生”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夏天去凉爽的北方度夏、冬天去温暖的南方过冬这种“候鸟式养生”的移居养生模式已经越来越普遍,且愈发受到不少老年人的追捧。不过,很多人却没有注意到,在享受舒适环境的同时,其实健康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损伤”。
比如,“四季如春”的环境虽然能让人体感舒适,但却也是细菌的最好“温床”。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细菌极易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天冷了你就去南方,虽然天气是暖和不少,但却很容易给细菌营造舒适的“窝”;等北方暖和了,你又从南方“飞”回来,更多的细菌也会跟你回来,甚至以你的身体为“家”。整天处在利于细菌生长的环境里头,自然也就更容易生病了。
身体自我调节能力会衰退
养生并不是养老,而是对生命的一种保养。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保养、治疗的出发点在于天地四季。中医依照时序来调整生命状态,既与时俱进,与万物一起生息沉浮,又保持自我,稳定机体内环境而立足于生命之林。
人体内环境与四季其实也是有一种“无形”联系的,人的起居和身体相应变化也会随四季更替而变动。如果整年都如“候鸟”一般,只享受温暖的春日,完全不接触其他季节和气候变化,那身体就不能随自然更替而变化、调整,身体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能力肯定会有所退化。
夏长、冬藏都有其根本道理
虽然“环境医学”的概念是现代才慢慢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这种相互“呼应”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动态整体,即“天人合一”的观点。中医认为,一年四季应该分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阶段,我们生命的气血也是处在一个生、长、收、藏的阶段。所以冬天的时候,天地之气都闭藏起来了,人也应该闭藏起来,以储备能量,为第二年春天的阳气生发做好准备。老百姓常说的“猫冬”就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相反,如果你一冷就赶快往海南、福建这些温暖的地方跑,那么,身体只有生发没有闭藏,气血本来是该藏的却生发了,那就很容易出问题。打个比方,你家的仓库里要有一些存粮,才能保证您每天都有吃的。但如果你把仓库里的粮食都吃光了又不知道储藏,那么总有一天会挨饿。人体的阳气也是这样的。经过春、夏、秋三季,阳气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冬天就应该“储存”阳气,给它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很多老年人为了图温和到温暖的地方去过冬,那么阳气就收藏不起来,身体就会“挨饿”,这样的人就爱生病。
夏天也是一样的道理,夏天本来就热,热就会发汗,这个过程就是把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的一个很好的“排毒”过程。如果一到夏天就去往气温比较低的北方,使得身体该发的东西发不出来,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到秋天的“收”和冬天的“藏”,对老人的身体尤其不好。所以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坐病”,也就是这个道理。
居住地改变还易致水土不服
“候鸟式养生”不仅容易让老年人生病,还很容易使人水土不服。关于水土不服,在《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驱中国之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东吴就是借着这一点,打败了曹操的百万大军。中医认为,人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对当地的水质、气候、空气和食物等不适应,有的人很容易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口干舌燥等种种症状,这时人就会生病。如果不及时调理,就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不过,当今社会万事万物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由于工作、旅游等种种原因总会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如果真出现了水土不服怎么办呢?这里教大家一个好办法,就是在睡前喝点蜂蜜水。中医讲,水土不服与脾胃的强弱有着紧密的联系。初到一个地方,饮食上的不适应会影响脾胃的功能,人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而蜂蜜不仅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而且还可镇静、安神,促进睡眠,对于水土不服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躲避寒冬,反而加速衰老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生活在寒带的人比生活在热带的人平均寿命长10岁以上。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长寿学领域的研究也均发现,降低人的体温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这是因为,当人的体温降低3℃时,人的身体代谢率可以降低一半,机体耗氧量仅为平时的50%左右。因此,相关的专家学者都认为,若能将人的体温平均降低2~3.5℃,那人的寿命可延长一倍以上。
从上述角度来看,“温度高的地区更加适宜人类生存”显然是没有依据的。而“候鸟式养生”推崇的让老年人去躲避寒冷、追求“四季如春”,显然并不是一种好的养生方式。从北方去海南过冬,气温高了、身体暖和了,但高温也使得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了,反而会加速人体的衰老。
迁居异地,心理问题凸显
除了饮食习惯不适应、看病就医不方便等,心理上的孤独也是“候鸟式移居”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些家庭让老年人独自去南方过冬、北方度夏,却并不多加考虑老人的饮食习惯、人际交往问题,反而出现一些副作用。严重情况下,可能使老人心理产生压力,甚至造成抑郁、焦虑等轻度的精神性疾病,反而得不偿失。选择“候鸟式养生”的老人们,一定要在飞往另一个城市前仔细全面地考虑清其中可能潜在的心理问题和生活的不适,否则只会增添烦恼。话说回来,其实只要心情愉悦,充满正能量,多参与户外运动,不管在哪,都能享受到让自己心旷神怡的“暖冬”和“凉夏”。
编者注:候鸟式养生,是否可行,还得让实践来检验,不宜轻易肯定或否定。人和动物一样,都得适应环境才能活得更好。生活在北方的人,冬天到南方来过冬,未必“气温高了、身体暖和了,但高温也使得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了,反而会加速人体的衰老”。冬天北方虽然寒冷,但室内有暖气,屋里的温度不见得低于南方,新陈代谢也未必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