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璠
在不同版本的“总体规划”上,拉萨不断把脉城市性质、找寻城市定位,站在世界之巅的信仰与梦想逐渐清晰,现代、人文、首善、开放,这方净土对于人的吸引,从未止息
金鹿,离不开芳草地;布谷鸟,依恋着杨树林。对逛林卡(林卡,藏语词汇,汉语译为园林)情有独钟的拉萨人,又怎能割舍掉对绿树的爱意呢?
然而,在昔日的拉萨,却流传着一个关于绿色的“黑色幽默”:到了冬天,拉萨唯一的绿色就只剩下十字路口的绿灯了。
幽默中透着无奈,但却几乎没有指责。“拉萨的天然植被稀疏是很正常的事情。”六十出头的拉萨市民巴桑次仁可以列出一系列客观原因,把拉萨的“缺绿”解释得顺理成章——“高原季风半干旱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降雨稀少、植物蒸腾量大……”
但在不知不觉中,突然有一天,巴桑次仁欣喜地发现,即便到了冬天,拉萨也不再“缺绿”了;而夏季的拉萨市区,更是满眼皆绿。他把这样的转变主要归功于南山的变化,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样的变化——“以前的南山是光秃秃的山,现在是绿意盎然,大片的树苗正茁壮成长。”
拉萨市林业绿化局向《小康》杂志提供的“拉萨南山造林绿化工程项目简介”,证实了市民眼中的“南山之变”:南山造林绿化自2012年启动以来,截至2014年年底,南山山体造林保存面积已达1000余亩,成活苗木17万余株;2015年3月又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在南山再次推进实施造林1023余亩,栽植各类苗木20万余株(栽植品种24种)。
绿色不仅被播撒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在拉萨市的街道两旁,更是绿色尽染。截至目前,拉萨城市绿化覆盖率已从2007年的31.46%提高到43.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91平方米提高到10.26平方米。正如拉萨市林业绿化局总结近十年的工作时所描述的那样:全市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路路有景的城市道路绿化新面貌。
绿色的拉萨,再加上醉人的蓝天白云,这座古老、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城市,又怎能不撞击人的心灵、令人魂牵梦绕呢?
“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我踏过的路径上,阵阵花香鸟语,我耕耘过的田野上,一层层金黄翠绿,我怎能离开这河汊山脊……”
今年8月初,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到拉萨,当被誉为“帝王之声”的著名歌手韩磊用那带着历史叙述感的声线从低音转向高音时,布达拉宫前群鸽飞起,人们纷纷起立,将心声唱响。
此时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正举城欢庆,为成立50周年的西藏自治区踏歌起舞、献上祝福。
树上山、河变湖、暖入户,美了拉萨人
回望50年前,西藏还基本上处于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状态,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综合能力薄弱,西藏人民根本无法认识和掌握生态环境的客观规律,更谈不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
直到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隆重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才随着人民民主政权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而纳入议事日程。
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揭开青藏高原的奥秘,促进西藏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对西藏的土地、森林、草场和矿产等资源进行了考察和评价,科学认识、保护、开发、利用西藏生态环境的进程随之开启。
而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变化,无疑也是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缩影。
拉萨市民巴桑次仁描述中的“南山之变”,实际上正是拉萨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中一个超前的谋略,这个被形象地称为“树上山”的谋略,在实施的最初阶段,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一种悲观的情绪甚至在许多人的心中蔓延——“拉萨海拔高,山体又以沙石为主,在山上种树,应该活不成吧?”
这样的猜测并非毫无依据。历史上,拉萨周围山上的确是光秃秃、没有树的。不过,另一个历史事实是,高原人民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绿色的追求与探索,虽然高寒缺氧、土质贫瘠、风沙肆虐,但世世代代的西藏人,以及从全国各地前往西藏工作、生活的人们,都会在有条件的地方垦荒植树。
那么,能否在“没有条件”的地方“创造条件”?绿树不能“上山”的历史能否被改变?西藏自治区林业厅造林绿化处专家发出了科学且专业的声音,“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通过人工干预,在山上种树已经成为可能。”同时专家们也指出,树要上山,必须解决土、水、苗“三大难题”,在专家们看来,在高原,尤其是在山上栽树,是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最重要的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要依据科技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不断作出新的调整,避免因植树造林人为破坏原有植被。
怀揣着“树上山”的梦想和决心,2008年,拉萨总投资1547.9万元,开始实施创园第一林项目,探索山体造林经验;2012年,拉萨决定对南山山体进行绿化实验,并首次大规模实施秋季栽植,当年2月26日,南山山体绿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规模1000亩,预计总投资2.9亿元;此后,与布达拉宫隔河相望的南山掀起了一股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热潮。
如今,3年多过去了,绿树真的被种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正如巴桑次仁“发现”的那样,“即便到了冬天,拉萨也不再‘缺绿了。”
“树上山”的同时,西藏人民的“母亲河”——拉萨河,也变了模样:宽阔的水面与群山相连,鸟儿时而在浅滩上逗留,时而又振翅而起,留下翩翩身影。不要以为这样的景象只会出现在主汛期,现在即便是在枯水季节,拉萨河也一样生机勃勃、令人向往。而在许多市民的记忆中,枯水期的拉萨河让人避之惟恐不及,因为河床裸露、杂草丛生,一旦遇到大风天气,河床上便会卷起沙尘。
“拉萨河之变”同“树上山”一样,源自拉萨实施“环境立市”战略中的超前谋略之一,在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讲解人员向《小康》记者介绍了这个被称为“河变湖”的谋略。近年来,拉萨市积极实施的拉萨河“河变湖”工程,是一项涵盖水利、交通、景观、绿化、环境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通过建造6座拦河闸坝,形成宽阔水面,有利于缓解拉萨河部分流域沙漠化现象,有利于完善城市防洪体系、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含氧量和湿度,还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6座闸坝中,其中3号闸于2013年初动工,2014年10月投入使用并正式蓄水,水域面积达1500亩,仅这一座闸坝的建成蓄水,就极大地改善了拉萨河的面貌。
树上山、河变湖,拉萨城的面貌更美了。但拉萨人的心里是否有“美滋滋”的感觉呢?一项调查结果最能说明问题,在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拉萨市连续七年荣膺“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曾对拉萨市民感觉幸福的原因进行过分析解读,除了最本质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外,齐扎拉书记认为,拉萨市民的幸福感得益于近几年的一系列政策,特别是有关民生的多项政策。与“树上山”、“河变湖”一样, 近年来,“暖入户”工程也在拉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是拉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的惠民工程之一,初衷是希望市民们在严寒的冬季里不再用牛粪、柴火取暖。
用“拉萨速度”耕耘净土
在推进“环境立市”战略的过程中,拉萨不仅赢得了民心,更向外界展示了不一般的“拉萨速度”。
以“暖入户”为例。拉萨地处雪域高原,平均海拔3650米,冬季夜间寒冷,受经济基础薄弱、能源缺乏等因素影响、制约,西藏自治区多年来一直未实现城市供暖,首府拉萨自然也不例外。
春风送暖入拉萨。2012年4月28日,拉萨市城市供暖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当年年底,便完成了中心城区燃气主干管网及沿线热源设施、供热管网、用户终端建设及跨河燃气管网建设,40%的拉萨市城区居民实现了通气供暖;2013年,随着中心城区、柳梧新区及东城片区部分供气管网建设及终端用户改造的进行,拉萨城市供暖全覆盖顺利实现。两年内完成拉萨市建成区供暖工程建设任务,无论在全西藏自治区还是在全中国,这样的速度都堪称新的奇迹。
如今,中国人已不再惊讶于东部地区的“深圳速度”,而提起西部地区的“拉萨速度”却还显得陌生且不适应。不走进拉萨,还以为从古至今这座城市的骨子里流淌着的生活方式只有千年不变的“慢生活”。其实不然,一旦融入拉萨,便能感受到,这座将古老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也从不拒绝在“慢生活”中享受“快节奏”带来的淋漓与畅快、成就与荣耀。尤其是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拉萨速度”已融入引领拉萨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战略”这一“城市血脉”之中,“党建统市”、“环境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依法治市”,一切都显得时不我待。
谈文化,《文成公主》实景剧打造的“拉萨速度”让人惊叹不已。从2012年底正式启动,到2013年8月正式首演,只用8个月就完成了实景剧场的建设和演出的创作排练。
论民生,教育城崛起的“拉萨速度”让人难以置信。2012年以来,拉萨用空前的重视、投入以及建设速度,启动了以集中办学为重点的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鲜为外界所知的是,那一年,拉萨历史上还第一次将教育列入一号文件,而那一年才开工建设的拉萨教育城,正是为提高办学效益、均衡城乡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而推行的一项重要工程。短短3年,存在于规划图纸上的高原现代教育基地的宏大画面,能成为现实世界里的美丽校园吗?从拉萨市中心向东,驾车沿纳金大桥一路行驶,大约十五分钟后,心中的疑问便有了答案:在原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乡的农田上,万丈高楼平地起,拉萨教育城主体已基本建成,10多家教育机构陆续进驻,投入教学,目前西藏最大的一处现代教育集中区和教育基地已初具规模。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充满藏式风情的校园让人眼前一亮,校长张大力以亲身经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速度:“去年6月30日,我从北京来到这里时,校园里还是一片工地,虽然主体建筑有了,但校舍还没有经过装修,真是着急。不过整整忙了两个月后,9月1日还是如期开学了。”而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开学后的不到一年时间里,已经有2600余名西藏学生在这里学习了,学校管理团队则系统梳理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并新设了教学监控中心,保障所有制度得到精细化执行。
拼产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拉萨,还敢亮出“拉萨速度”吗?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西藏特色产品有名无牌,始终处于“散兵游勇”、“单打独斗”的状态,导致产品质高价低,没有走上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良性轨道。直到2011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习近平的一句话,给拉萨市主政者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与灵感,他说:“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如果西藏也被污染的话,世界将无净土。”
此后,在拉萨,源于佛学术语、意指清净功德所在的庄严处所的“净土”一词,被赋予了新的注解。人间净土,无疑就在西藏人的脚下。2013年,净土健康产业在拉萨吹响了号角,拉萨人以超乎寻常的工作力度,迅速铺开了相关工作,短短一年多时间,便实现了从品牌概念确立到经济社会效益的初现。据拉萨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周晋介绍,2013年9月以来,拉萨市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水、土壤、空气、人文环境“四不污染”的特色资源优势,开创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净土健康产业,积极推进净土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现已确定了天然饮用水、奶业、生猪、藏香鸡、食用菌、经济林木、藏药材、特色园艺、斑头雁发展九大主导产业。一年多来的发展等表明,净土健康产业不仅是“产业强市”战略的生动实践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而且还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由拉萨市委政研室提供给《小康》记者的“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情况”显示:2014年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企业达89家,实现产值28.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奶业等种养业实现产值7.9亿元,其中奶业实现产值3.1亿元、高原特色设施园艺产业2.4亿元、生猪产业7000多万元、特色经济林木产业6358万元,藏香鸡产业4560万元。
净土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拉萨经济的进步,一组数据足以论证:今年上半年,拉萨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7.9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0.6%。在新常态的赛道上,拉萨市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符合发展预期。
曾经,拉萨人普遍认为,发展慢一点不要紧,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现在的拉萨人,赢得环境的同时也不肯输掉经济。保持着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的拉萨为何越来越“时不我待”?从齐扎拉书记于2012年写作的“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体会”一文中,或许能找到答案:今后的8年对拉萨来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最为重要、最为紧迫、最为关键的8年,是确保稳定、提升发展的8年,是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高潮的8年。
离天最近,离人也越来越近
说起拉萨,哪能不触及旅行的话题?
“喝过的美酒都忘记了,只有青稞酒忘不了,去过的地方都忘记了,只有拉萨忘不了。”歌手朱哲琴在《拉萨谣》里唱道。
净土拉萨一直让人难忘。1936年随英国使团访问拉萨的斯潘塞·查普曼写了一本叫做《圣城拉萨》的书,他写道:“拉萨城本身很小,真令人感到惊异,建筑物前的小广场周长只有2英里……大昭寺是全藏朝圣的最圣洁之地”,在这座聚集着僧侣、信徒、贵族、乞丐的小城里,“当一缕阳光在布达拉宫金色屋顶上闪烁时,你会激动不已。”
如今,将近80年过去了,圣城拉萨发生了巨变,29518平方公里的面积,比当年长大了许多倍。在拉萨规划建设展览馆的展板上,拉萨城在不同版本的“总体规划”上把脉着自己的性质、找寻着自己的定位。
看拉萨的城市性质,1980版总体规划的表述为,“拉萨市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拉萨的建设要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认真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传统的园林绿化,新建建筑要与原有的建筑相协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1995版总体规划的表述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独具民族地方特色的高原城市。”2009年至2020年版总体规划方案的表述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
不同历史时期拉萨对于城市性质的把脉中展露着城市自信的增强:历史文化名城,是拉萨从未改变过的符号,在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过程中,拉萨这份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的自信已不仅仅局限于西藏自治区内,而是在不断影响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旅游城市的载体一步步走向国际。
2009年开始,拉萨在城市规划中逐步找寻着自己的定位。2009年至2020年版总体规划方案中,拉萨将城市定位为,“特色拉萨——景观独特风光大美的国际旅游胜地;人文拉萨——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拉萨——山清水碧天蓝城靓的高原生态绿城;现代拉萨——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现代繁荣都市。”2013年至2030年版总体规划方案中,拉萨的城市定位表述又有了新的变化,“现代拉萨——国际旅游名城;人文拉萨——宗教文化圣城;首善拉萨——雪域高原首邑;开放拉萨——南亚开放门户。”
现代、人文、首善、开放;名城、圣城、首邑、门户。16个关键字,展现的是拉萨站在世界之巅的信仰与梦想。
几乎没有人会不相信终有一日,拉萨真的会站在世界之巅,因为这里还保有净土,因为这里有快速发展的决心,因为这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因为这里有发自人内心深处的满满幸福感,因为这里有千年不变的虔诚与信仰,还因为这里一直被称为“离天最近的地方”。
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茶马古道兴盛,使得民间贸易经西藏绵延至南亚、中亚、西亚等地,促进了西藏贸易的繁荣。当前,“一带一路”这个惠及全球半数人口的战略,则再一次为西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期。
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也在抢抓“一带一路”送到家门口的新机遇。今年5月起,为落实“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愿景,助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和开放型经济新发展,拉萨海关“一带一路”新政启动,通关一体化模式可为企业节省通关成本20%到30%;8月初,“2015商业转型升级和投资机遇发展论坛”举办,西藏本土企业家和内地商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家、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士云集拉萨,共商“一带一路”政策背景下拉萨商业转型大计,力图为拉萨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拉萨,无疑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距离人也越来越近,“到拉萨去”,不仅仅是旅行者的梦想,也是越来越多的有理想、有信仰、有抱负的人的追求。
曾经,“离天最近”的拉萨很遥远。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说过,“洁白的仙鹤,请把翅膀借我一飞”。如今,300年前的“飞翔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实现。公路、铁路、航空,平原地区有的,地处高原地区的拉萨也全都拥有。交通给拉萨带来的活力不容忽视。2006年青藏铁路的开通,彻底结束了西藏无火车的历史,如今川藏线、滇藏线,以及刚刚通车运营满一周年的拉日铁路,无不深深地影响着西藏的民生和经济,带动着拉萨及其他地区的发展和腾飞。
这样的发展和腾飞,拉近了人与拉萨的距离。
在拉萨很容易找到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人,这些人不仅仅包括旅行者,更多的是已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主政者、建设者、耕耘者、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