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中的研究

2015-09-09 18:14屈正庚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应用型人才

摘要:探索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模型以及指标体系,采取三层结构、二级指标的方式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准确地计算,得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指标,为以后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层次分析法;培养模型;权重值

Research on System for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QU Zhenggeng,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Shaanxi,726000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system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full use of various social resources, establish a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and respond to today's society for talents from the challenge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facing the talent trai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article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model and index system, adopt three layers of structure, the two level index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value of the index system,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index system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obtains the applic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at kind of index, for the future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lay the foundation.

Keywords: Applied Talents; AHP;Training Model; Weight Value

0 引言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1]。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相对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而应用型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我国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起步比较晚,整体培养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存在指标设置不健全、指标量化不系统、定量与定性分析很欠缺、管理工作也存在很大的困惑。因此,寻找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标体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2]。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具体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因素,以及指标分配权值,为以后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1.层次分析法概述

1.1 层次分析法的内涵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把与决策相关的元素分解成为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把每一个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执行方案的顺序归纳到各个层次上,然后利用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解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利用加权的办法,递推出各个执行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最大者为最优方案[3]。

假设需要在一袋大小基本相同的苹果中挑选出最重的苹果,此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两两比较来达到目的。如果有n个苹果,每个的重量分别利用w1,w2,…wn表示。要知道具体w1,w2,…wn的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天平秤出它们各自的重量,如果没有天平秤,就是两两比较,得到重量比矩阵A。

(1)

将每一个苹果重量组成一个向量W=[w1,w2,…wn]T,W乘以矩阵A,则又得到AW。

(2)

由上述公式(2)式得知,n是A的特征值,W是A的特征向量。根据矩阵理论原理可以推出n是矩阵A的唯一非零解,也是最大的特征值。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求苹果重量可以利用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方法来获得苹果真实的重量向量W,从而确定最重的苹果。

1.2 层次分析法的流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针对实际情况,将有关的问题利用元素来分解,把元素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每个层次上的元素都有自己的影响力。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一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

(2)构造矩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二层开始,对每个元素的影响力进行构造尺度。

(3)计算元素权值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个元素分配的尺度利用比较阵计算出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

(4)计算目标权值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最底层目标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阵。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模型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强调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与培养工程型、研究型人才相比,应具有以下特点:(1)在教育模式上,产学合作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在专业建设中要着重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协调;二是注重课程内容选择与整合[4]。(3)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强调,“双师素质”和“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4)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5)在教学条件上,技术应用型更加重视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特点与要求,以及就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学校的培养人才宗旨、专家评估人才的指标等大量调查统计,建立如表1所示的指标体制模型。

表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

应用型人才

A

办学理念

B1

办学思路C11

办学理念是否明确;培养办学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培养方案是否可行。

培养目标C12

是否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侧重于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专业建设C13

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条件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程度。

师资建设

B2

教师数量C21

师生比不少于1:8,有较高的科学带头人,形成梯状结构。

教师结构C22

专职教师的比例;学历的比例;职称的比例。

教师能力C23

有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比重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是否有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研究及成果。

科研能力C24

省部级以上的课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与质量。

教学建设

B3

课程设置C31

整体思路清晰,具有计划和配套的措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

教材使用C32

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制度,教材建设规划。

实践教学C33

是否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验课、实践课的数量是否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匹配;与实习单位的合作程度。

理论教学C34

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相匹配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方法的采用是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训基地C35

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动手能力,长期合作的企业与公司。

应用基地C36

长期合作的平时理论知识练习与应用。

管理建设

B4

管理队伍C41

具有与时俱进的管理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模式。

制度建设C42

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考、评、奖等有关机制是否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否营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氛围。

保障体系C43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否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图书资料、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是否迎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育人效果

B5

技能效果C51

与一般学校的区别,体现自身的特色。

就业情况C52

毕业生一次性的就业状态,收入情况。

社会声誉C53

学生进入社会后,整体的发展状态。

综合素质C54

学生德、智、体的发展。

3.应用型人才指标体制权重值确定

3.1 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定性分析法来区分解决事情的能力,习惯于用五个档次来表示,即一般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特别重要、尤其重要。当需要区别不同层次的精确值时,取两个相邻因素之间的距离值,这样就可以得到九个度量值[5]。在九级度量法中,规定用1、3、5、7、9分别表示根据经验判断因素i与因素j比值,即一般重要、稍微重要、较强重要、特别重要、尤其重要,而2、4、6、8分别表示不同层次之间因素的判断值,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因素比值表

尺度

因素i与j之间的比值

1

i与j一般重要的比值

3

i与j稍微重要的比值

5

i与j较强重要的比值

7

i与j特别重要的比值

9

i与j尤其重要的比值

2、4、6、8

两个相邻层次因素之间的差值

通过对有关专家、教师、就业单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经过分析和统一,采用九度衡量法打分法建立相应的判断矩阵。一级指标各因素对目标层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表3一级指标B对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

表8 二级指标C5对一级指标B5的判断矩阵

3.2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在层次分析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时,并不需要很精确的度量值,所以一般来说,采用求和法或求根法来计算特征值的近似值就可以。本文采用的是求根法的方式得出每个判断矩阵的特征值[6]。

表9  λmax、CI值

表3

3.3 一致性检验

在实际生活评价体系中,一般只能对P进行大致判断,没有进行定量或者定性分析,容易引起不一致性的错误。例如P1比P2重要,P2比P3重要,则P1应该比P3更为重要,如果得出的结论是P1比P3一般重要或同等重要时,就出现了逻辑性的错误,这时就急需一致性的检验。

根据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与n一致性验证的基本方法是:,。其中RI的值代表平均随机一致性检验指标,具体如表10所示。

表10 随机一致性指标

一般认为CI<0.1、CR<0.1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否则重新两两进行比较。上述所构造的判断矩阵计算出来的λmax、CI、CR的值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 CR的值

由计算结果可知:所有判断矩阵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可以将求出的特征向量作为权重计算的依据。

4 应用型人才指标体制评价方案

通过求根法计算出同一层次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之后,就可以获得各个层次因素对整体目标的综合重要性[7]。假设准则层共有m个因素c1, c2,…,cm,它们分别对应的权重值为w1, w2,…, wm;方案层共有n个因素p1, p2,…,pn,因素pi对cj的重要性的权重值为vij,则因素pi的整体重要度为:。

应用型人才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构建并确定完成后,采取三层结构的方式加载各项因素包含定性与定量数据。一级指标相对目标层来说,教学建设非常重要,只有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技巧,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步入应用型道路,重实践、轻理论的决策与社会市场接轨,提高社会需要的人才[7-8]。

从二级指标来说,针对办学理念指标权重值得出,培养目标更具有重要性,更能够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培育。针对师资建设指标权重值得出,教师技能尤其所占份额更高,应用型人才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更加严格。针对教学建设指标权重值得出,实践教学占据第一位,说明应用型人才突出实践,重点在掌握技能。针对管理建设指标权重值得出,保障体系相比显得重要,只有学校各种保障制度得以落实,才能够发挥其他各个条件的水平。针对育人效果指标权重值得出,各个因素指标不分上下,但是相对来说技能效果突出一点,这说明每个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通过特色引导学生走进社会,提高就业率,扩大社会影响力。

5 结论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设计阶段,是关系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资源的配置,从教学计划变为人才培养方案,不是简单的一个名称的改变,反映的是教育理念的升华,过去强调的是以教师为本,现在强调是以学生为本;过去侧重于教学活动的计划性,现在侧重的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9]。“理论基本不用、实践基本不会”,不少毕业生求职时的尴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为此要吸紧抓住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属性,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两个环节统筹考虑。

目前,国家强调教育就是就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办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此就需要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制,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10]。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并举,推行应用型人才“双证”就业机制。

本文从两层结构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每一个指标体系的所占的比例,该方法克服了当前高校普遍采用学生成绩加权平均法的弊端,较为全面、科学地评价了应用型人才指标体制,能够突出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过程培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夏晶晖.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172-175.

[2]王建民,范通让,刘立嘉.软件工程专业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1):112-115.

[3]李锋,尹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3):300-304.

[4]王娜,王建新,胡涌.层次分析法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9):126-141.

[5]董帅,王永骥,刘磊.指数标度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调整方法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1,30(4):1-4.

[6]冯莹莹,于干,周红志.层次分析法和神经网络相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49(17):235-250.

[7]金劲彪.新建本科高校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9):40-43.

[8]王丽梅.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19-22.

[9]周静,刘勤.项目主导的社会调查: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构想[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1(6):118-121.

[10]丁怡,王如龙,张锦.基于AHP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敏捷性评估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3,32(2):91-96.

作者简介:屈正庚(1982-),男(汉族),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协同设计与网络控制、电子商务。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3JK1201

商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jyjx113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应用型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