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景观视角下对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探讨

2015-09-09 12:05梁秋亮
南方农村 2015年4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

梁秋亮

摘 要:乡土景观是人文历史和自然环境互为发展融合的综合景观环境。在乡村环境设计时,除了满足乡村基本实用功能外,应充分利用和发展原有自然景观,保护地域性人文特征;根据具体乡村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规划宜居环境。本文介绍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与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乡土景观规划原则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乡土景观;南方乡村;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4-0071-0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相对发达的南方地区,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但是在乡村建设大潮中,乡村环境设计与建设出现了随意规划、乱建设、无特点等问题。如何让保持了千百年的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乡土景观视角下,乡村景观主要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组成,因此,其环境设计方式不应是重复“城市模式”,而是应该结合生态、环境、气候等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乡村历史等人文景观建设具有南方乡村特色的新农村,营造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宜居乡村环境。

一、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各项涉及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出台,南方乡村环境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因为种种原因存在环境景观规划不合理、环境设计之地域特点不明显、景观绿化不科学、城乡不分的环境规划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环境景观规划不合理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积极支持,南方地区乡村的环境景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环境设计与建设水平不高;并且在建设之初没能进行先期的规划论证,致使建筑形式与布局自由发展,乡村整体结构散乱,与乡村环境不协调。部分乡村所谓的环境景观建设只注重表面形式,缺乏对具体乡村的自身条件进行专门的系统规划研究。这种随意性的建设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没能体现环境设计与建设的价值所在;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环境设计之地域特点不明显

自然村落的形成是经过千百年变迁与发展而来的。每一个乡村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地域特点和景观文化。但从目前的南方乡村环境规划建设来看,形式过于单一。没有把具体乡村特有的村落文化和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继承和保存下来,只是简单粗暴地按照固定的模式来重新规划,造成了千篇一律的乡村规划设计模式。在乡村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现有条件、地域文化才能建设出能体现个体特色的美丽乡村。

(三)景观绿化不科学

南方地区阳光雨水充足,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在南方乡村,植物主要分为经济作物与景观绿化植物。而在部分地区,在景观植物的配置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南方炎热日晒的因素,在乡村主干道设置叶子稀疏、遮阳效果差的棕榈科植物作为行道树。这种只注重形式,不考虑功能的设计方法与乡村建设以实用为主的理念相违背。个别设计师或决策者不顾南方的气候条件盲目引进北方或国外树种,在缺少养护的农村地区,外来树种自然生长不佳,难以达到乡呈现出理想的景观效果。

(四)城乡不分的环境规划建设

由于南方地区乡村经济较发达,加上乡村工业发展,与城市接触紧密,在环境景观建设上有照搬城市规划模式的倾向。部分乡村在规划上以城市模式为目标,忽视了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的巨大差别;甚至在乡村建设高层建筑小区,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这种不顾乡村本身的自然条件与生活方式直接套用城市景观规划模式,是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相违背的。

二、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乡土景观规划原则

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目标就是解决如何优化乡村原有资源与人工构筑物与空间环境。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过程中,要从乡村整体环境着手,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为农民营造具有观赏性、功能性合理的舒适生产生活环境。

(一)利用和保护原有自然格局,维系生态系统

南方村落大都是以先民南迁聚居而成,选址较优越,以背山面水的自然格局为主,具有植被丰富的林地和山地,开阔临水的田野,网络畅通的河流,生态系统稳定。在前期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应先考虑维系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山川河流等原有自然形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环境景观。在环境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原有植物、阳光、风向、河流及原有构筑物等生存条件;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完善环境。使之适应现代乡村生活生产方式,为农村创造既环境优越又方便各种活动的生态环境。

(二)尊重传统风俗习惯,营造以人为本的景观

南方乡村因为大多是历经千辛万苦组建创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纪念祖先为目的而营建的祠堂是南方乡村的聚居中心,也是南方村落的主要特色之一。在乡村环境景观的建设中,应特别保护类似祠堂这种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形成个性鲜明的环境风貌。

(三)充分利用乡土材料,节约建设资源

农村地区环境景观建设资金相对是有限的,在进行环境设计过程中,应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造价成本,坚持节约型建设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与具体乡村相适应的建设材料、施工工艺。如使用当地易得的石材铺设道路,使用当地的砖材或木材等乡土材料建设乡村建筑。在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上,以适合与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既减少成本又为后期的植物养护节约人力物力。

(四)景观规划整体统一,环境协调

乡村环境景观规划应与原有自然景观面貌,原有历史建筑和自然水体相协调,在环境设计规划中,应统筹规划多功能、多类型、多元素内容的个体特征,协调发展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特征。在具体环境设计中,主要从以人为本的功能设计角度为出发点,统筹新建设景观元素与原有的景观的整体统一,处理好历史与现代化,传统与现代审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等关系,协调乡村环境。endprint

(五)保持地方特色,持续发展

在环境景观建设中,要突出具体乡村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发掘乡村特有的自然风貌、地理特征、人文景观、村落文化;根据乡村个体特征,设计富有地域特点的乡村环境景观。同时应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考虑,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环境设计的发展目标。乡村环境景观建设应该尽量使资源循环利用,避免过度开发与破坏性开发。

三、乡土景观视角下南方乡村环境设计思路

乡村环境设计的要点是充分利用当地的原有自然景观和地域人文景观,表现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人文特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既适宜大环境又有个性特点的乡土景观是建设有特色的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一)乡土材料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我国建设应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便利而优秀的乡土材料被人们逐渐忽视。当代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影响到乡村地区的环境建设。但是,作为地方性的乡土材料,在其经济性与地域适宜性方面具有更加大的优势。

南方地区自然条件较为丰富,乡土材料种类较多。在乡土道路的铺设方面,尽量可使用较为易得的石头为材料,减少水泥的用量,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发展。南方雨露阳光充沛,植物生长快,在建筑及装饰上可采用以木材这种乡土材料为主;既可降低建设造价成本,也可持续发展,减少建筑垃圾。竹子作为南方特有的植物,成材时间短,用途广,也是建设中可以发展的乡土材料。南方地区梅雨季节时间较长,空气湿度大,建筑室内在春天雨季时回潮严重,平常的抛光砖或石材地面铺装会使室内更潮湿;而传统的吸水陶土砖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可以用斜铺或者勾缝等形式来增强其现代装饰性。

在南方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中应加强乡土材料在建设中运用,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地域性设计。例如沿海渔村传统的利用贝壳来建设蚝壳墙就是可以发展的乡土材料运用案例。

(二)乡土植物在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进行乡村环境设计时,在植物配置上应以适应当地气候兼具观赏价值的乡土植物为主。相对于成熟的城市景观,乡村景观植物的后期养护是很沉重的负担;如选择乡土植物,其易于管理维护,耐病虫害,抗逆性强。在植物的选择方面,根据南方乡村夏日炎热的特点,应以乔木为主,结合部分灌木的植物造景方式进行设计,以达到夏日能遮阴避暑的功能效果。在景观效果方面,主要做到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在制定乡村绿化指标时,应依据乡村具体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不可因为环境建设而侵占经济作物种植用地。乡村景观植物种植的用地主要利用非生产用地,如山体林地,闲置土地,道旁,河边,庭院等。

在景观树种选择上,主要根据南方乡村的特点,选择种植当地有经济价值的果树、药用植物等。如行道树可以选择芒果树、荔枝树等果树,既有遮荫效果又能创造经济价值。而在湖泊池塘可以种植荷花等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甚至根据乡村的特点,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既为当地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又能为乡村居民提高收入。

(三)南方自然条件下的南方乡村设计思路

自然景观是区域乡土景观特色的框架和背景,它主要包括山体、水体、动植物资源和各种自然现象。在环境设计规划过程中,必须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特征,尽量减少人为改造,以原有自然景观为蓝本,师法自然,因地制宜,以保持自然生态为目的。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地域文化等综合考虑,科学合理的进行乡村环境设计。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良性互动是乡土自然景观特色保持的关键。南方乡村自然条件丰富,村落一般由建筑、农田、水系、林地、山地组成;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元素一定要做到长远规划。作为相对发达的南方乡村,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乡村自身的地理条件,协调好产业布局与其他资源的关系。在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的人工建筑物建设蓬勃发展,协调好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物的关系是乡村环境设计的关键,应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根据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建设和改造建筑物,将人工建筑物与自然的环境景观融合。

(四)南方地域文化条件下的南方乡村环境设计思路

南方乡村的典型景观元素具有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人文价值,在环境设计中,营造具有南方地域性的人文景观,保护和发展南方特色的景观元素,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方乡村原有的古民居、庙宇、古树等都是具有标示性的地域景观元素;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元素可以创造出更加具有人文气息的乡村环境。传统乡村承载着厚重的乡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应该在原有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归纳,取其最经典的元素展开设计与建设。如在南方乡村,祠堂作为纪念性的古建筑往往是乡村的中心,在环境设计的建筑布局环节,可以围绕祠堂来展开;水系网络发达的南方乡村另一个重要特色是村落一般都临水分布,所以营造临水堤岸的景观也是南方乡村环境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南方乡村环境设计应充分尊重当地的特色,从建筑布局、建设材料和生活习惯上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框架,才能营建出有独特风格,符合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环境。

四、结语

南方乡村环境设计的关键在于其乡土景观的保持与建设,也是自然环境的合理改造和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文化的传承。坚持对乡村环境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的保护以及对景观内涵价值的发掘,才能建设更美丽和谐的乡村。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92.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115-121.

[3]张伏虎.从乡土景观视角看新农村环境规划[J].湖北农业

科学,2014(10):4-7.

[4]耿阳,彭凌玲,张学昕.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农村景

观之生态美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5):762-766.

[5]郭摇旗,惠富平.新农村住宅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途径[J].天津农业科学,2014(6):111-114.

[6]刘艳红.新型农村社区中农村特色景观元素的保护与应

用[J].山西建筑,2014(23):12.

(责任编辑:汤钦乐)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课程中线型要素的形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环境装饰设计中舒适气氛的营造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