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锦云
生态文化是由人类的文化积淀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其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解释、处理现实事物、社会与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是指自然界的各个物种在地球上自然而然地产生、繁衍和变化,并按照自然规律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生存状态。而其中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包含宗教、哲学、艺术等思想与习俗。生态文化提倡的世界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大力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建立美丽中国的惟一选择。
林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
地位与作用
林业既是社会公益事业,又是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林业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四大体系:建设起完善与良好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发达与先进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繁荣与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健全与公正的林业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保障体系。在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中,主要的任务是构建五大系统:即营造和培育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好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修复好荒漠化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好生物多样性系统、监测和管理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地与森林资源保护预警机制、生态修复与补偿制度、林业信息化网络系统。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以森林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宝库。森林是人们贴近自然、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最理想的场所。森林本身就是一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教科书,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在森林里,人们可以从领略大自然的点点滴滴之中,接触到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以及景观学、造园学、生态学、仿生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也能得到美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等方面的熏陶和享受,在启迪中感悟真谛。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影响着远古的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由森林文化而引伸出来的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森林美学、森林旅游文化等若干分支,构成了森林文化完整的架构体系。
湿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功能,孕育了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湿地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同时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湿地文化。比如湖北省有千湖之国之称,湿地类型多样,湿地资源丰富,滋润了荆楚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湿地文化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野生动植物衍生出来的文化神秘而富有哲理。人们从对山林动物、植物的图腾崇拜到社祀,源于原始自然宗教意识。中国古代以动物、植物命名的部落、地名和姓氏不胜枚举,中华民族称之为“龙的传人”也是动物崇拜的痕迹,新石器时代石崖壁画中不仅有森林动物的形象,也有对植物顶礼膜拜的图案。这种崇拜发展为社祀,各地以其所崇拜之树木为该地社木,在春、秋两季进行祭祀。客观上,这种对动物和植物的崇拜是文化的一种表象,也起到了保护森林的作用。
各类树木文化及竹文化多姿多彩。树木文化源于先民对树木的崇拜。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们对木、竹已不止简单的崇拜与利用,而是与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相结合,渗透到文学、音乐、绘画等诸多艺术领域,并且不少树种成为独树一帜的特有文化,如桑文化、茶文化、松文化、竹文化、梅文化、桃文化、漆文化等。每种文化均有其源流,有许多传说和典故,并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绘画和专谱,各种树木均成为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
花卉文化富有创意。中国的花卉文化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从各地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可见万年青和兰花等的图案,人们已开始从花卉中获得美感。进入文明社会,人们不仅将花卉作为观赏、馈赠之物,并且也重视其实用价值,如用于饮食、纺织、染色、医药、调味、香料、驱虫等。在花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历史悠久的花卉庭园栽培技术,而且盆栽、盆景、插花等艺术也大为流行,经久不衰。同时,花卉也是文学艺术的创作题材,形成了多种花卉文化,如菊文化、兰文化、牡丹文化等。各种花卉专谱、绘画、诗文等不胜枚举。
东方园林文化富有美感。中国园林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也是世界中的中国、西亚和希腊等三大园林系统的发源地之一,其发展和演变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并具有民族特色。按其所有制可划分为皇家园林、私有园林、寺庙园林等。园林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异彩。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园林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并曾对欧洲的园林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园林至今仍为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森林游憩文化与隐士文化如火如荼。随着城镇的建立和农田的扩大,森林成片消失,但人们并未忘记人类发祥之地的森林,较早的森林游乐为涉猎活动。进入阶级社会后,一些逃世遁命的隐者、失意的政客和清高的文人,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向往林栖山居,率先回到人类诞生的摇篮。或辟谷导引、修身养性,或登岭长啸、抚琴高歌,或耽爱山水、歌咏自然,或于山间耕作自给、安贫乐道,或著书立说、传诸后代。森林游憩的著名轶事,如西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东晋时期的兰亭集会等。当前,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森林旅游正方兴未艾,这一推陈出新,正是森林文化的发展与延续。
森林文化的重要性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指引这个国家的未来。这个文化无疑应该包括森林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林业产业和事业在技术层面的发展和昌盛,也是文化的升华和繁荣。生态文明要靠森林文化导向,林业的活力要靠森林文化启动,森林的经营靠森林文化协调,务林人的形象靠森林文化塑造。大力培育与森林文化相关联的生态文化,以人文精神和绿色思维来指导经济发展,这既和生态建设紧密相联,又符合发展林业产业的实际,必将成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推进器。
以上的森林、湿地、动、植物、园林、树木与花卉等都属于林业的范畴。因此,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主要载体和阵地;林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职责。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升华。没有先进的生态文化,就不能实现生态文明。
林业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
责任与义务
新中国的第一任林业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希曾描绘过新中国全体林业人的职责:“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新中国的林人,同时也是新中国的艺人。”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祖国山河的动人远景,也是我们全体林业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责任与光荣任务。
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倾力建设以森林为主的生态文化繁荣之地,林业具有光荣的使命。森林具有良好生态的自然禀赋,林业人承担着保护生态发展林业的时代职责。创新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和实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我们要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把生态文化上升为主流文化,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弘扬生态文学艺术,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以森林文化为主的绿色生态旅游文化。要着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好森林城市、生态林业局、生态林场所、生态社区和街道、生态厂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让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系列进入我们的生活。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使生态文化成为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推动绿色发展的原动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提升发展软实力的驱动力。林业倡导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发展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价值观、经济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底色。没有绿色就没有青山、秀水和蓝天。绿色文明决定着生态文明、也决定着人类的生死。生态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旅游、森林文化、生态文化等已成为文化建设的热点。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有其必要性。生态文化是树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如果说生态文明是大厦,那么生态文化就是大厦的地基。
现代林业所要构建的繁荣与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要培育节约文化。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
三要培育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要从小事抓起,从娃娃抓起,通过一点一滴的熏陶和积累,让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
四要丰富生态文化载体。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开展森林城镇创建活动,推进美丽乡村、城市绿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创建传播平台,创新传播形式。要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广泛普及生态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道德观。
五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林业部门承担着建设与繁荣生态文化、推进与加强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因此,全体务林人将全力推进林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用丰富的物质成果塑造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同时,我们要通过挖掘、整理、创作等形式为社会和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生态文化作品,以此强化共识、聚集力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道上昂首前行。
(责编: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