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真仙之岩” 石刻

2015-09-08 22:57:11刘汉忠
收藏·拍卖 2015年3期
关键词:老君党籍石刻

刘汉忠

自古称为中国道教“洞天福地”的真仙岩位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城郊,至迟从唐代起已是风景观游胜地。岩中的老君石像纯出自然,宛若天成。北宋时太宗颁御书、赐名“真仙”于前;南宋状元张孝祥题刻“天下第一真仙之岩”继后,“洞天福地”之名胜更是名传遐迩。

曾经的题刻渊薮

真仙岩曾是题刻渊薮,摩崖遍壁,碑碣林立。年代最早有唐代沈煜的“清奇山水”题铭。宋太宗亲颁“御书”一百二十轴藏于洞内,敕封岩名“真仙”。诗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有“融州有灵岩真仙洞,世传不下桂林”之赞。乾道元年(1165)七月,张孝祥出任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下车甫一月,冒黄茅瘴走二十五州”,至融州题刻“天下第一真仙之岩”于岩中溪流之上,明代杜琼《灵岩》诗有“所以张孝祥,品第名益崇”之句。民国《融县志》“名胜”记载:“自北宋以还,恒为名流硕彦迁客骚人屐齿必经,蕞尔仙岩,且邀宸赏,其概况可知。”文化风气的兴盛,从摩崖碑刻大量出现得到印证。宋太宗题刻、司马光《家人卦辞》、《布衾铭》等,都是宋代君臣书法名作。《元祜党籍碑》事关宋代党争,为历代学者所重视。《融州老君洞图》等图雕,堪称艺术名品。1937年,军政部兵工署第41兵工厂由广东石井迁址洞内(至1939年迁往贵州)期间,地方人士因战争形势紧张而成立护碑理事会,将一部分碑石移出他藏。后以事隔久远,藏存之处无法确定踪迹。20世纪60年代普查、广西博物馆藏拓片资料反映,真仙岩共有石刻136件,其中唐代1件,宋代97件,元代12件.明代19件,清代4件,民国时期3件。据《融水苗族自治县志》“名胜”记载,“文革”事起,“老君洞遭到大浩劫,亭台楼阁被毁,洞内自然景物和百余尊塑像被破坏殆尽。60年代未,在洞内建军工厂,一批珍贵碑刻被埋入地下。”除当时地方人士移出《元祜党籍碑》、《融州平瑶记碑》之外,民国《融县志》记载的“三清殿、罗汉堂、景滁亭、超象台诸胜”及老君石像等天然景观毁尽,夷为平地。现存宋代至民国时期摩崖20余件,是因处于岩间溪流、或崖壁高悬之处而幸存。如今的空阔岩厦,可谓空空如也。

徐霞客岩居十三日

徐霞客于明崇祯十年(1637)六月二十五日抵达真仙岩。居岩中十三日,这是他旅行生涯的罕见之举。《粤西游记》记融州行程万余字,而述真仙岩山光水色、石刻题刻的就有五千余字,笔墨之多,也是少见。自古以来对真仙岩厦描摹之细致真切,徐霞客是前无古人,也因景观的被毁而绝无来者:

峰转溪回,始见真仙洞门,穹然东北高悬,溪流从中北出,前有大石梁二道骈圈溪上。越梁而西,乃南向入洞焉。洞门圆迥,如半月高穹,中剜一山之半。其内水陆平分,北半高崖平敞,南半回流中贯。由北畔陆崖入数丈,崖迭而起,中壁横拓,复分二道。壁之西有窍南入,而僧栖倚之;壁之东南,溯溪岸入其奥扃,则巨柱中悬,上缀珠旒宝络,下环白象、青牛,稍后则老君危然,须眉皓洁,晏坐而对之,皆玉乳之所融结,而洞之所以得名也。其后则堂皇忽嫱,曲户旋分,千门万牖,乳态愈极缤纷,以无炬未及入。其下则溪汇为渊,前趋峡壁,激石轰雷。[其隔溪东崖,南与老君对者,溪上平耸为台,后倚危壁,为下层;北与僧栖对者,层阁高悬,外复疏明,为上层,但非鹊桥不能度。]后覆重崖,穿云逗日,疑其内别有天地。

在这十三天里,徐霞客对真仙岩间以及刘公岩、老子山、玉华洞等处景观,一一详细考察。岩居之时,又抄录、或拓取摩崖碑刻拓片。古代石刻名品的传播,拓印为重要的方式。传拓过程艰辛,徐霞客日记有生动记述。

二十六日,憩息真仙洞中者竟日。参慧出市中。余拂岩中题识读之,为录其一二可备考者。

二十七日,憩息真仙洞中。有拓碑者,以司道命来拓《党籍碑》。午有邑佐同其乡人来宴。余摩拭诸碑不辍,得韩忠献王所书《画鹘行》,并黄山谷书二方,皆其后人室此而勒之者。

二十九日,搜览诸碑于巨石间,而梯为石滑,与之俱坠,眉膝皆损焉。

七月初一日早起,以跌伤故,姑暂憩岩中。而昨晚所捶山谷碑犹在石间,未上墨渖,恐为日烁,强攀崖拓之。甫竟而参慧呼赴晨餐,余乃去而留碑候燥,亟餐而下,已为人揭去。先是,余拓左崖上《老君像碑》,越宿候干,亦遂乌有。至是两番失之,不胜怅怅。盖此中无纸,前因司道檄县属僧道携纸来岩拓《元裙党籍》,余转市其连四陆张。拓者为吏所监督,欲候《党籍碑》完,方能为余拓韩忠献大碑,故栖迟以待。余先以余闲取一纸分拓此碑,而屡成虚费。然碑可再拓,而纸不可再得,惟坐候拓者完忠献大碑而已。是日僧道期明日完道碑,初三日乃得为余拓,而韩碑大,两侧不能着脚,余先运木横架焉。

初二日,是日为县城墟期,余以候拓淹留,欲姑入市观墟;出洞而后知天雨,洞中溪声相溷,晴雨不辨。乃还洞,再拓黄碑。

初三日早雾,上午乃霁。坐洞中候拓碑者。久之至,则县仍续发纸命拓,复既期初四焉。

初五日,吴道与境禅之徒始至,为拓韩碑。其碑甚大,而石斜列,余先列木横架,然犹分三层拓,以横架中碍,必拓一层解架,而后可再拓也。然所拓甚草率,而字大镌浅,半为漫漶模糊不清,余为之剜污补空,竟日润色之,而终有数字不全。会拓者以余纸拓《元佑党籍》、《老君洞图》与像。下午,僧道乃去,余润色韩碑抵暮。

文中提到的《元祜党籍碑》、韩忠献王所书《画鹘行》、山谷碑、《老君像碑》、《老君洞图》多种石刻,除《元祜党籍碑》之外,余皆毁损无迹。霞容苦心孤诣搜览名碑,因梯滑坠岩“眉膝皆损”,拓片被揭去“不胜怅怅”,拓碑而“运木横架”,为拓本“剜污补空,竟日润色之”,这正是古代文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写照。

胡适曾有“最萦念”之语

真仙岩的珍贵石刻大多已被毁损沉埋,所幸民国年间集中的墨拓存留于世。此事与胡适先生对于广西古代石刻文献的关注不无关系。

1935年1月,胡适应新柱系首脑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邀请,有广西之行。对于古迹名物,曾有感而言:“广西现有博物馆,设在南宁。我们盼望馆中诸公能作系统的搜访,将各地的古石刻都拓印编纂,将来可以编成一部‘广西石刻文字,其中必有不少历史的材料。”(《胡适日记》)。抗战时期,广西省政府因顾虑战争对文物的损坏,于1940年起由林半觉先生负责进行大规模的拓印:“搜讨广西石刻拓本,筹编广西西刻志,冀存一部粤西史迹,六年来获墨拓一千八百余种,凡三干余帧。”(《广西石刻展览始末》,载1946年《广西石刻展览特刊》)。原定1942年举行的展览因日军空袭不停无法举行,随后广西沦陷,拓片辗转迁移得以保存。1946年10月,广西省政府在桂林举行空前规模的展览,并进行全省巡展。胡适应约为展览会题辞,并致信广西省主席黄旭初。此函为佚文,未见于收录著译作品最全的《胡适全集》(200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收录:

旭初先生:

去国九年,归来远承盛意欢迎,十分感谢。今夜又得读七月廿五日航空函,知省府有搜集全省石刻展览之盛举,承远道征文,并嘱题签。因期限已迫,不及作文,敬题特刊签字,久不执毛笔作字,愧不能惬意,姑且奉寄,敬答厚意。

昔年遍游桂林、阳朔、柳州诸岩洞,最萦念于元祐党籍两碑,与张孝祥、张拭、范成大诸公题字,与狄青平蛮碑。甚盼省府能利用今日摄影新法,早日编印成书,以饷全国学者。匆匆奉复,敬祝大安。

弟胡适敬上 卅五年八月十四夜

胡适当时的倡议未能实现。所幸墨拓得以保存,否则真仙岩的石刻珍品,不仅不能见其面貌,且不能知其名目,遗憾又何止是徒唤奈何。

图雕艺术之窟

北宋咸平二年(999),宋太宗的“西江”、“颐堂”、“瑞云”、“精忠”等“御书之宝”刻于岩中。边僻之地“且邀宸赏”,真仙岩观游之风更盛,景观建筑也彼此兴构。岩虽以道家“洞天福地”得名,然而却是众神云集,不拘一格。嘉祐五年(1060)《新修五百罗汉佛像记》称真仙为“一郡之胜概,甲于广西,岁有令节,倾城聚赏”,因欲使“来赏者有所瞻仰,以发善心”,而“募众僦工,创五百罗汉入佛相”。淳熙十六年(1189)六月甲午毛恕刻《孔子像并赞跋》,由“八桂诸葛应杰”主持绘刻成淳七年(1271)《元皇大帝像并记》、成淳八年《老子像并赞跋》(此石有刻工题名“周聪口镌”)、成淳年间《北斗七元星像》。这些事涉佛、道、儒以及民间俗神崇拜、精美绝伦的艺术妙品相继雕镌于洞天府内,从社会、政治、民俗、艺术多方面,反映出社会经济和文化兴盛的迹象。

《徐霞客游记》提到拓取的“《老君洞图》”即《融州老君洞图并赋》,更是自然景观艺术化的铭心绝品。此图刻于宋淳祜五年(1245),长140厘米,宽83厘米。楷书,甘应龙撰,甘有彦重镌。原石已毁。墨拓本虽久历岁月,然景观之美,刻绘之精,视之悦目,不能不感叹再三。

极可重视的文献价值

历史上,石刻文献通过拓印或抄录,并编刊入集而得以传承,一直为传统学术所注重利用。真仙岩的绍兴丁巳(1137)融州知州胡邦用《真仙岩诗叙》(“洞间勒记甚多,而此文纪诸胜为详,录之”)、明代龚大器《春题真仙洞八景》两文,原石久佚(嘉庆《广西通志》的《金石略》等有关文献均未记),因为徐霞客的抄录存留文字。

胡邦用《真仙岩诗叙》

融州真仙岩,耆旧相传老君南游至融岭,语人曰:“此洞天之绝胜也。山石藿山元,溪流清邃,不复西度流沙,我当隐焉。”一夕身化为石,匪雕匪镌,太质著焉。匪垩匪艧,太素著焉。丹灶履迹,炳然在焉。霓旌云幢,交相映焉。有泉湍激,空山(缺)尝以金丹投于其中,使饮之者成得延寿,故号寿溪。东流十余里,入一村曰灵寿,其民皆享高年,间有三见甲子者。余被命出守,穷文考古,询访土俗,遂得仙迹之详,皆非《图经》所载,故作诗以纪之,书其始末,勒石以示来者。诗曰:岭南地势富山川,不似应改“谁似”仙岩胜概全。石璞浑成尘外像,寿溪直彻洞中天。醮坛风细迎秋月,丹灶云轻压瘴烟。散步使人名利泯,欲求微妙养三田。

胡适考察广西古代石刻时曾说“此类古代名人题记,往往可供历史考据,其手书石刻更可供考证字画题跋者的参考比较”(《胡适日记》)。笔者从真仙岩石刻诗文的官员的题款中就发现未见嘉庆《广西通志·职官表》著录的宋代融州知州就有李惟德等九人之多。至于设文字的校勘补遗更是比比皆是。元丰六年(1083)七月一日刘谊等人题《融州老君岩唱和诗》有“巨石何年此结成”二首,《柳州府志》卷三十八《艺文志》记作者为“钱师孟”,据拓片知为提点广南西路常平秘书丞齐湛,钱师孟为刻石者。如无石刻拓片比勘,根本无从发现作者之误。康熙年间汪森《粤西诗载》录陶弼“灵岩”诗七言绝句,1998年出版的《全宋诗》题为“融州仙岩”。此诗全题为《寄题融州真仙岩诗》,淳熙十六年(1189)由郭衡书刻上石,为七律诗。《粤西诗载》、《全宋诗》只存原刻一、二、七、八句。镏暹《玉融八景诗并序》刻于建文元年(1399)七月望曰。镏逞为昭勇将军、广西都指挥佥事,嘉庆《广西通志·职官表》未记。石刻文字保存较好,唯两处年款处残损,笔者细阅出于人为凿损。正文年款第二字“文”、落款第一字“建”残痕仍存,因知为年号“建文”二字。建文四年(1402),建文帝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建文年号直至万历帝时得以恢复。此题刻“建文”年号以时忌被毁损,镏暹职任因此未见志书记载。

石刻为初始文本,可校勘异文、讹误,或补史迹之遗,或勘定史实,或提供互证。晚明史学家张岱在《史阙》自序说:“余于是恨史之不赅也,为之上下今古,搜集异书。每于正史世纪之外,拾遗补阙,得一语焉,则全传为之生动;得一事焉,则全史为之活现。”石刻文献的价值,也可如所言。

猜你喜欢
老君党籍石刻
中外石刻大不同
艺术启蒙(2023年5期)2023-05-31 00:52:36
西狭颂摩崖石刻
中央关于有严重贪污罪行须逮捕法办的共产党员应首先开除其党籍的通知
支部建设(2021年24期)2021-11-15 06:59:34
老君炼炉
宝藏(2021年8期)2021-09-15 02:20:04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九月,秦皇岛分行小记
骏马(2020年10期)2020-11-22 16:37:00
停止党籍和开除党籍是一回事儿吗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中华诗词(2017年9期)2017-11-25 08:11:32
孙悟空偷仙丹
党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