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
“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那么,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到底意味着什么?各行业又如何应对“互联网+”与企业融合的挑战?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撞出的火花
数字信息技术正在重构所有传统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业务模式和流程,所有行业都面临着一场数字化变革与转型。互联网将发展成为无处不在的商业体系,并主导后台的生产。说到底,就是要求交通、教育、金融、医疗、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用互联网思维自我重构,通过业务创新和商业创新带来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新概念,实质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改善中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互联网会改变很多传统产业的经营方式,直接成为产业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将蓬勃兴起。
此外,产业互联网兴起需要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这种趋势意味着互联网将渗透各产业的生产制造、销售物流、产品研发等各环节;同时,企业的改造也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营销方式,还包括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等等。
“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
尽管传统企业互联网化面临种种挑战,然而“互联网+”对IT行业带来更多的是市场机会。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一是会增加对IT基础设施的采购需求,由于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云计算中心将成为继水、电、气、路之后的另一关键性基础设施。
二是原有的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打通数据流、信息流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进而改变旧的经营模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对“互联网+”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整合平台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传统企业需要互联网化,但不会被互联网企业取代,互联网化是渐进的、可单点突破的。传统企业面对“互联网+”与传统企业融合的挑战,需要以“互联、精细、智能”企业互联网化三部曲实践“互联网+企业”。 “互联”,即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广泛连接各种伙伴,优化业务模式,提高协作水平。传统的生产、设计、采购、服务、营销模式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创新、优化、更替。 “精细”,是指互联网时代仍然需要科学管理,对精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互联网和新技术广泛融入企业精细化管理过程,打造核心能力。“智能”则意味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依托,通过商业分析、自动化等手段,提升企业洞察力、能动性、自组织能力,更好地适应多变的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