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会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这样的形式改变了语文课堂的沉闷、呆板,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一股股的春风。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掌握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但是,在“创新”的探索中,也有很多所谓“新”的形式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而且在听了一些公开课后,感觉这一问题还很严重。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创新
譬如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它通过凡人小事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以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它成功地塑造了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注重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人物的心理则更多是通过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表情来传达的。例如记者采访的形式,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例如,在小说《故乡》的教学中,任课教师扮演记者身份,分别采访少年闰土、中年闰土(由两位同学扮演),提问他们各自的生活状况以及对现状的看法。这种形式虽然直接切入人物心理,让学生较快地了解了闰土,明确了他在少年和中年的生活状况及原因.但是在采访和回答采访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令人发笑的地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而问题就在这里,因为就《故乡》这篇小说来说,它表现的是“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所见到的是萧索、荒凉的村子,愚昧、麻木、冷漠的人们,听到的是尖酸、刻薄、陌生的话语,这一切使全文的感情基调酸楚、悲凉。我们读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会很自然地入情入境,我们的心情是抑郁的,我们的语调是低沉的,课堂气氛也应该是令人压抑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真正地理解作品的主题,达到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而这一“笑”,却破坏了《故乡》的气氛,破坏了我们读《故乡》的心情,更影响了我们对人物悲苦命运的同情,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
另外,采访提问的形式,将原文中描写的文字变成了概括性文字,抹杀了文字传情达意的作用,消解了文本解读的多向性和文学作品的张力。因为通过阅读,通过那些描写的文字,我们似乎看到了闰土那忧郁、呆滞的眼神,那麻木的表情,那深深的皱纹,那蹙着的眉头和那灰青的脸,读着课文,我们似乎看到了悲苦的中年闰土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从这副肖像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痛、他的苦、他的难,并自然生发出对他的同情,进而产生对封建礼教的痛恨,对黑暗社会的痛恨。这样的感受,决不是几句评价性的概括可以代替的了的。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探索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此,对于这篇课文来说,记者提问的形式虽然新颖,却没有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两堂语文课都使用了新颖的教学方法,而所取得的效果却都不理想。为什麽?因为它们没能结合学生的特点,没能把握好课文的特点。
语文是文学艺术,是充满感情的。什麽样的教学内容就应该有什麽样的教学氛围,这氛围由内容决定,也须教师动用各种教学手段去营造。《故乡》中,我们也可以放音乐,但应该是低沉的、舒缓的,请不要把作者那紧锁的双眉舒展开……
还有的教师,一堂课中又是音乐,又是舞蹈,又是书画又是课件,又是模仿表演又是小组讨论……花样繁多,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乱。结果是,刺激虽丰富,“语文”本身的内容却不被关注,学生远离了文本本身。
那麽,评价一种形式是否适合的标准是什麽?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选用哪种教学形式,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内容的形式,好;不适合教学内容的形式,不好。
那麽,如何才能上好我们的创新课呢?
首先,教师备课要充分。要吃透教材,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明确这样的课文需要什麽样的教学形式。
其次,选择有表现力的学生布置任务,准备要充分,使它真正达到协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再次,布置任务要适当,课堂上的活动要适当,比方画一幅画,放一段音乐,以帮助同学们入情入境。若全文的表演,也许既耗费时间、精力,又不会起到太好的作用,倒还不如看同名片。
总之,语文是人文的、感情的、审美的,语文教学是一门高雅的人类艺术劳动。我们的教学形式要让学生既能学到写作的方法、技巧,又能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其中,深受感染,在鉴别欣赏的同时流出感情共鸣的眼泪,这样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的“创新”不能为了“新”而“创”,而要依据教学内容,让它“新”的有价值、有意义,否则决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