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

2015-09-06 00:37
成人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课程目标理论

杨 丽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系,上海201901)

终身教育理论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埃德加·富尔(Edgard Faure)、罗伯特·哈钦斯(R.M.Hutchins)与保罗·朗格朗(Paul Legrand)三位学者分别提出了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的理论,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基本成型。尽管这三种教育理论各具特色,但是他们同等的社会背景使得他们具有一致的发展理念,即他们都提倡教育对象全球化、教育模式多样化、教育时限完整化。终身教育理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且理论概括分析能力极强,已逐步成为全球各地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思想武器与理论基础。国内终身教育理论起步时间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迅猛,并得以普遍传播,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因而,本文探讨了终身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一、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理论下的发展价值

在传统教育理论中有明确指出,教育是一种规范性、制度性的实践活动,其教育意义体现在青少年时期,而高等教育则是教育的终点和完结,在完成高等教育之后就意味着整个教育与学习活动的结束。现阶段,国内不少人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终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延续化发展,同时还影响着学者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终身教育理论给传统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终身教育理论指出学习与教育应该是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永不停止的活动,并不仅仅是青年时期的事情。终身教育理论主张打破传统教育的牢笼,强调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此外,教育还需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不管其年龄、性别以及职业状况如何,都需要接受教育,旨在建构一个全员学习,全员受教的学习型社会,帮助所有人都能得到生存与进步的权利。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理论下具有比较宽泛的内涵,从对象上来讲,其囊括了各种成年人;从形式上来讲,包含了各类职业后非正规性、非学历化的教育。因而高等教育也并非是最高和最后的教育阶段,仅仅是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人类需要反复性、持续性的充电与学习。随着社会的快速化发展,致使世界各地高等教育事业的实践活动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而终身教育理论注重对现代教育事业的重新整合与审视。在终身教育理论视角下探讨国内高等教育事业。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终身教育理论对国内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进行了阐述,在终身教育理论的背景中,高等教育才可以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进而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相反的,没有高等教育事业长期的经验积累与丰富的实践经历,就没有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与形成,更谈不上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确立。高等教育是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劳动力素质快速提升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有效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开发人的潜力,推动现代化建设都有起着重要作用。现今,国内高等教育事业能够有效应对知识经济发展的挑战,加快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速度,满足劳动力理论知识增长的需求,故而,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带动了国内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劳动者提升自身理论文化知识的需求,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愿望。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想把众多的人口压力转换成人力资源优势,就需要发展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就需要选择多元化发展路径。高等教育事业是终身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高等教育事业是建构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与主流之力。

二、终身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影响

1.带动高等教育管理理念转变

终身教育理论的根本主张是关注人本、促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前提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它的发展与人格的持续化完善是一致的。高等教育是人本化发展的进程,还是一个互相影响的社会关系的建设进程,从开始认识自身,接着架起与他人沟通的桥梁。社会文明的不断推进旨在个人素养的不断提升,作为社会与家庭中的一员,需要承担起社会发展与家庭和睦的职责。此类思想理念不同于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其将高等教育从纯粹的社会开采工具中摆脱出来。终身教育理论指出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个人的知识理论素养,实现完美化人生教育的诉求,这就促使高等教育逐步转换成一门关乎人本发展的活动,使高等教育事业逐步上升为“人文科学”。终身教育理论经过终身化教育—终身化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路径,可以有效地促使社会与人的全面化发展。

终身教育理论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它能够促使人们充分地意识到现代社会是经济化知识型社会,同时还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社会。在此种社会中,高等教育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去,需要摆脱那些预定的计划组织、训练培养人才的传统格局,或者是摒弃那些一劳永逸性质的教育模式,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不再是局限于某些特定的人才或者是某个特定年龄段的特权活动,高等教育逐步转向个人终身化与社会化的方向前进。终身教育理论带动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引导高等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现阶段,高等教育需要以学习者为核心、以人为本思想为主,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快速发展的统一,这是终身教育理论下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发展的基本价值和正确方向。

2.引起高等教育运行机制革新

现阶段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可以分为市场调节、国家干预、学校自主管理以及社会参与四类。从国内外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上来看,各种教育体制各具特色,只有相互融合发展才可以发挥其最大效能。在知识构建的进程中,不同构建阶段所需求的运行机制是不同的。由于国内的终身教育理论发展时间较短,经验尚且较浅,现存的问题还比较多,而整个社会的教育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因而,国家干预机制在现代高等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经过政策、立法等各类手段来引导个人与教育机构的行为,如有需要也可以实施强制性措施对其进行规范。但是,终身教育理论的内涵与国家干预机制所具有的强制性是不相符的,因为只有将学者们能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个人持续全面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才能够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协调、健康、持续化发展。所以,在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事业运行机制需要导入社会参与与市场调节机制,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调动教育事业供求双方的活力与积极性。

国家、社会、学校、市场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高等教育运行体制曾经由于过多过死的管理而饱受非议,在这种条件下就需要转变现有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在终身化教育理论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运行体制需要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市场机制的融合效用,将其有效贯穿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之中,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推行终身化教育理论,需要社会与市场力量的有效参与,合理地进行产业化管理,进而有效地推进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革新。此外,高等院校自身管理机制在微观化教育服务与人才培养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有效调整高等教育运行机制,才可以有效地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3.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思路拓宽

终身教育理论的推行有效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思路的拓宽,使整个高校教育活动更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高等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不断提升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同时还需要有效整合各类高等教育资源,为受众提供出多方向多元化教育服务。由于终身教育理论将高等教育事业与人才发展需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而,高等院校需要转换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停留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换成以个人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同时,还需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注重特色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实践技能与知识理论的角度确定具体化培养标准,实现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既达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实现了特色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现阶段,随着国内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趋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向等方面都出现“质”的转变,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拓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终身化教育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需要发展可持续性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国内失业问题比较严重,但是各行各业中依旧欠缺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事业需要在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作为各类人才继续学习的基础工具,同时还需不断提升个人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提升人才的专业化知识技能,实现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化发展。

4.加快高校学科课程目标重塑

学科课程目标是高校课程编制进程中最重要的准则,高等教育事业作为终身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需要有效发挥其在终身教育理论中的作用。融入终身教育理论中的高等教育事业,不再简单的是少数人群的独有权利,而是所有人发展过程中应尽的责任。这就需要放宽高等教育制度,比如,建立灵活、多样的学制与体制。具体实现在高校层面上就是,加快高校学科课程设置的重塑。建立起一个富有弹性、具有开放性的学科课程管理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量积累逐步转换为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综观历史,人类全部知识的积累是浩瀚无际的,因而,全部掌握人类的全部理论知识基本上是徒劳的,同时也不具有效率性。俗语讲“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知识量积累的课程目标虽然不可或缺,但知识的学历、理解以及创造能力更为重要。因而,需要进一步将知识量积累的学科课程目标转换为能力培养型。二是教授“做事”逐步转换成教授“做人”的学科课程目标。终身化教育理论下,高等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强化“做人”的课程目标,不但是终身教育理论发展的需求,同时还是现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促使学生逐步成为一个心系社会、关怀自我的快速化发展的个体,是终身教育理论对高等教育学科课程目标重塑提出的必要要求。

三、结束语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普遍推广,高等教育事业也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分析终身教育理论的发展背景,探讨了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理论下的发展价值,确定了高等教育事业在终身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从管理理念、运行机制、人才培养以及课程目标四个方面分析了终身教育理论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1]陈学飞,展立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9,(8):1—26.

[2]滕珺.多元、公平、合作、创新: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解读2009年UNESCO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J].比较教育研究,2009,(12):51—55.

[3]李在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2):132—134.

[4]卢晓中,陈先哲.论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2):1—7.

[5]刘尧.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4,(7):28—33.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课程目标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