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官法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政务大数据的来源,也是政务大数据的应用主体。政务大数据为智慧社区建设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葛官法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在原有智慧城市政府申报的基础上,增加了智慧社区专项试点工作。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在基层的落脚点,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中与居民最为直接关系的部份,是直接产生数据的,如智慧政务(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教育(社区教育),智慧医疗(家庭健康)等。
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智慧社区的建设也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社区人口管理是智慧社区管理系统中最常用的功能。这个功能看似简单,要做好它则非常复杂,需要政务大数据的支撑。在社区人口管理中,除了管理基本的人口信息外,还需要区分老人、重点管控人群、残疾人、育龄、低保等数十种人口标签,数百个人口字段。这些标签和字段分别对应着数十个条线系统,原本想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便捷管理的,在社区基层反而变成了负担。通过智慧社区大数据技术把各条线的数据按照规范进行整理归类,统一编码,对条线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整理,实现数据互通,数据在一个地方录入,所有的系统都可以自动同步。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分析,定向推送政务服务消息(如养老服务、重点管控人群走访)等等。
除了人口管理之外,智慧社区各项应用产生的数据还有很多,如人口、房屋、组织等基本数据。走访、台帐、审批、舆情等政务数据、政策、公告等公共服务数据,活动、消费、健康等生活数据,这些数据增量都比较大,智慧社区是直接面向基层和居民,是数据的产生源,这些数据是政务大数据的组成部分,在构建政务大数据具有比较先天的优势。
作为政务大数据的重要源泉,智慧社区可以为政务大数据输送多种多样的数据。按照数据的业务特点,社区大数据可以分为基础数据、政务管理、公共服务三类,其中基础数据包括人口数据、房屋数据、社会组织等,政务管理数据包括走访数据、事件数据、党务数据、环境监测、审批流程、舆情数据等,公共服务数据包括政策公告、证件数据、服务数据、活动数据、消费数据、医疗数据、生活数据、健康数据等。
智慧社区政务大数据应用在整体架构上,分成大数据标准规范、硬件平台、软件平台、服务体系四大部分。
要建立智慧社区的大数据,规范是前提。条线整合是关键,数据集中是核心,前提要规划好智慧社区大数据目录和接口,主要包括智慧社区元数据规范、智慧社区数据库分类及代码规范、智慧社区资源服务接口规范、智慧社区访问控制服务接口规范、智慧社区数据采集规范等。上述规范的制定需要参考《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等规范文件,保证智慧社区大数据与政务大数据的标准规范的一致性。
关于硬件平台,针对政务管理,需要建立基于电子政务网的私有云,针对公众服务,可以借助基于互联网的公有云,通过数据交换实现政务管理和公众服务的数据对接。
智慧社区融合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大数据软件支撑平台,其定位是解决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共性、难点和全局问题,对内整合数据、应用和流程,对外统一各种渠道,包括门户、APP、PAD、微信、微博、微视、呼叫中心等。融合平台的核心是数据交换中心,负责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服务接口、数据交换,数据开放等功能。平台的统一联动协同系统实现社区办证、社区问题协同等功能。
智慧社区大数据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大数据服务体系及服务入口集成,应用包括智慧社区涉及的条线系统和便民商业系统,大数据服务是指基于各个应用系统,通过服务入口集成,提供出来的政务服务、公众服务、大数据服务和智能协作平面服务。其中政务服务包括社区管理和服务相关业务,主要为社工和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服务,通过数据集中、数据的分析和智慧化提醒融入其中,让政务服务更便捷。公众服务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通过数据和应用整合,提供统一的服务。大数据服务,主要是基于数据中心,一方面提供交换和共享服务,一方面提供数据开放和数据分析预测服务。智慧协作平台服务以数据中心为基础,以“人”为中心,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社交技术为手段,建立基于不同社交工具的智慧社区渠道服务。
通过精细化的人口管理、房屋管理、组织管理、网格管理功能,实现社区管理从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如构建全方位的人口标签,细分人口分类;建立人口健康档案,贴心老人生活;自动化的工作推荐,便捷社工工作。
通过三级联动、一键传输、数据开放等功能,实现从单兵作战型管理向协作共享型管理转型。三级联动功能实现了区、街道及社区的三级协同审批,提高了服务居民的效率;具有月报自动上传、数据一次录入、数据实时更新等功能的一键传输系统,为社工减负。
通过24小时自助、微信、社区APP等系统的建设,实现从柜台式管理向全助式全天候管理转型。平台开辟了网站、APP、PAD、微信、微博、呼叫中心等多种渠道,使人工在线咨询、政策指南查询、一站式预受理、办理受理追踪等居民最关切的服务触手可及。
通过主动推送、智慧提醒、智能预警等功能,实现从被动响应型管理向主动预见型管理转型。通过行政监察、数据分析、智能考核等功能,实现从风险隐蔽型管理向风险防范型管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