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富有人文气息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5-09-02 16:06杨佳佳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杨佳佳

摘要:课堂不仅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应该是人性培育的阵地。近年来,我们积极构建富有人文气息的数学课堂,实现课堂情境生活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评价综合化,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以最美的姿态获得健康成长。

关键词:人文气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27-2

一、课堂情境生活化

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应试教育”的扭曲,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成了解题的工具,特别是成了寻求唯一答案的工具。一位数学教育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给小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河的一边,有一群牛和羊,其中牛38头,羊42头,一位船工要用船将这群牛和羊运到河的对岸。问:船工的年龄有多大?使人感到惊讶的是,绝大部分同学都有答案,而且大部分同学的答案都是相同的,船工40岁。特别是刚刚学过平均数的同学100%的回答是40岁。问他们何以能得出这一结论,其回答又是惊人的相似:题目必定是有答案的,题目中的数据一定是有用的,想来想去,只能是这一答案了。

可见,我们的数学教学离生活有多远!我们在课堂中为帮助学生建立的数学模型是脱离生活的,脱离生活的数学模型又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只能带来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因此,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文理念已迫在眉睫。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体现人文精神的主战场。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离开生活,我们的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组织课堂教学。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归一应用题”一节时,对于教材选用的例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笔者对其进行了改编:“杨老师买4支钢笔用去20元,照这样计算,买?支用去多少元?”由于“要知道买7支钢笔需多少钱,必须先知道钢笔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这一问题时,他们则显得更为得心应手。

所以作为教师不能不加辨别地照搬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要学会能动地批判,要学会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要善于联系“生活画面”,要善于设计“生活情景”,多带领学生返回“生活天地”,实际操作一下,让学生真切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1.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包含两个方面:师生间的合作和同学间的合作,主要体现为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其实质是共同学习,共同学习方法理论之确立由来已久,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学基础。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能够避免失败的机率,增强成功的信心。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a)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b)互助,力使小组成功;(c)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如在教学关于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笔者把学生按4~6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在操场上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体会到他们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更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相互之间协作、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量的效果,相互之间要以信任、理解的情感、态度进行合作,也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数学不仅有理性的面孔,更有其人文的笑容。合作学习是学生交往的需要,让学生在懂得关心自己的同时,也懂得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善于和他人相处。教师在教学的各环节只要适时又充分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能提高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强度。充分的课堂交往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活跃思维,形成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等人文价值和教学功能。

2.体验教学

学生的知识结构总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新知识只有在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而且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以后,才可能被学生所接受,没有体验,知识是不可能“走”进人大脑中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联系生活的实际或请学生当堂演示,增强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生活情境的感性认识,强化概念、生活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使学生有所体验。有了体验以后的教学,对某些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有帮助的,因为学生有了理解的基础。如在教学应用题的行程问题时,对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相遇”“同时”这几个概念的认识,笔者通过两个学生的演示(或启发学生用自己两只手的比划)来认识这几个概念,让每一个学生体验一下,感觉一下,帮助学生想象相遇中行进的过程,从而深入理解,掌握相关知识。除了在教学之前使学生有所体验以外,教师还可以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或在以后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中继续追加学生的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遵从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开放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忽视数学的应用价值,抽象而神秘,致使学生以为数学只是“书本上的题目”。而且,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人为定势已将数学教学引入了思维的沼泽地,数学教学离开了生活,失去了其人文属性。开放教学还了数学教学的本来面目,数学教学不是古板的,而是灵活的,生动的,具有人性的。针对社会生活的实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问题应具开放性、多样性。现在很多会做题的学生一旦回到生活就显得无从下手,因为现实生活的数据是混乱的,模糊的,复杂的,而且答案也不一定唯一,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多样性不仅是学生认知潜力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功地应对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应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开放一些,更“生活”一些。如在五、六年级教学应用题时,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或有条件,补问题;或有问题,补条件;或条件、问题都缺,请学生补充,充分展示学生语言的数学化、人文化,体现生活的合理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性。通过开放题,更易激发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为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补充条件和问题。而课堂气氛的开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更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法、方案,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充分施展才华,照顾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悟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

三、教学评价综合化

考试是传统数学课程中的主要评价模式,它以促进社会发展为尺度,规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内容、结果。“一刀切”的评价方式迫使学生削弱了自己的理解和体认,而一味遵从书本的展示和考试的要求,学生原有的经验背景、个性品质、动机期望等在评价中不再被关照,所有人都在同一等级的审定细则中审核,被定格,课程的工业时代这一对“量”的崇拜品性,生产了“共性”与“个性”这对如今无法解开的死结。《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可见,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维度,而应跳出数学知识教学外来看评价,学习习惯、学习情感、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人文因素都应是评价的范围,评价应综合化。

现在的数学教育主要是针对和利用了分析智力,而难以对创造智力和实践智力有所利用和开发。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结构良好,条件确定,只需要重复所学的知识即可解决的问题是很少的,大量的问题则是结果不良,条件不明,必须发挥创造性并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的。既然人存在个性差异,而数学主要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难易程度不同的,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的具有综合性的实践操作进行考察学生。这样,也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智力。具体操作为:将难易程度差不多的操作分成一组,然后分成若干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组中的任何一项操作。假如学生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水平,可以再试或向上一级难度挑战;反之,可以向下一级难度再操作。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的真缔与人在社会的价值。因而,教师在给学生评价时,应多一些鼓励性的、激励性的语言,少一些压抑性的用词。如,有一个考试总不及格的学生在一次考试后得到了老师的这样一则评语:“你的这个‘中比别人的‘优更令老师高兴,因为你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对复合应用题的分析有了新突破,两道考题的解题思路完全正确!了不起!如果你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我想下次考试你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位老师给“冰冷”的等第赋予了极富人文情调的终极关怀,既指出了他成功之处,又提出他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样的评价是及时反馈,是积极导向,更是激励与关怀。

[本文系江苏省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批准号:2013/153)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