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之路

2015-08-30 11:19张鸿宇王洪海
乡音 2015年10期
关键词:信息产业河北互联网+

文/张鸿宇 王洪海

“互联网+”下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之路

文/张鸿宇 王洪海

[策划人语]2015年5月8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下发,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该规划二个突出特点是,将“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作为贯彻始终的主题,提出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并举,加快建立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为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在此背景下,本身就很薄弱的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奋起直追,抓住发展机遇,破除发展障碍,引领发展潮流,为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其应有的支撑作用。

2015年8月,在河北四方通信公司的光线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改建一批光纤活动连接企业订单。虽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个小细卡看似不起眼,却在宽带网络提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司总工程师张爱民说:“在看视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频繁的缓冲,如果一旦采用这种光纤的传输方式,那这种状况就不会发生,它会表现得非常流畅。”自国家启动光纤入户工程以来,四方通信瞄准市场需求,率先开发了多款适合家庭使用的新型光纤连接产品,成为拉动公司增长的有力武器。

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新型高端设备制造业和互联网建设与运营产业为主营业务“双轮驱动”的创新型企业,四方通信已经名声在外。“可惜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像这样的企业我们河北还是太少了。”省工信厅一位官员叹道,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河北发展的“短板”,只有补上这个“短板”,河北的经济才能有更为有力、健康、持续的发展动力。

河北的发展绕不开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大势所趋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从国际环境来看,电子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对全球制造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以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新工业法国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正在围绕建立制造竞争优势,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着战略部署,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国制造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3.0甚至2.0,只有部分领先行业可比肩4.0。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而这一切都有赖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有资料显示,在国家经济结构新常态的变化下,201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总规模已经超过14万亿,增幅超过16%;集成电路制造业超过了3000亿,增幅超过20%;软件业和服务业超过了3.7万亿,增幅也超过20%。专家预测,中国有望在3到5年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产品市场。

这是一个大规模的市场,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的创新环境。面对如此大的蛋糕,河北又能分得多少,不得不让我们陷入深思。

——经济转型必须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提升工业生产率、推进现代工业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更是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由此,对于河北而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全局中更有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大考量:

可以解决传统产业升级较慢的问题。由于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度不高,某些领域的电子信息产业不能为传统产业提供成熟的升级技术和适宜的转型平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以致全省对偏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步履维艰,钢铁、石化、建材等能源原材料型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带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等突出问题。“一马车不如一麻袋、一吨不如一斤、一亩不如一分”是最为形象的比喻。

可以解决新兴产业成长较慢的问题。由于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服务得不到广泛应用,以致新兴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低,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智能化农业发展仅处于起步阶段,新经济业态尚未形成规模。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对传统产业体系的猛烈冲击下,我省新兴产业既有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新空间,又有着技术、市场垄断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故此,今年4月,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在考察54所时特别指出:“在当前河北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既需要提升传统产业,又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信息化融入传统产业、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是很好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很好的转型升级范例。”

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必须抓住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发展的重大机遇。

作为高新技术的先导产业,京津地区本身就是强大的发展平台,其产业链完整,市场潜力大,对经济的综合带动和拉升作用明显。近年来京津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北京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信息技术人才,其主要电子信息产业分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本市第一大支柱产业,主要分布在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虽然我省石家庄、廊坊等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有长足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等原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之京津两市还存在明显差距。

根据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全国信息化发展指数为66.56,其中,北京信息化发展指数为91.54,位居全国第2位(第1位为上海,94.94),天津为78.78,位居全国第7位,河北为60.86,位居第21位,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5.7,与京津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如何消除差距呢?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统筹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按照《2015年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报告》要求,河北将大力支持石家庄、秦皇岛、廊坊、保定、邢台五个省级信息产业基地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检验检测、教育培训、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鼓励信息产业项目按产业方向进基地集中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

农工党河北省委认为,河北应充分利用石家庄卫星导航产业基地、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唐山工业软件园和保定、廊坊、秦皇岛服务外包示范区,调动移动、联通、电信等基础运营商的积极性,推动电子信息业快速发展。

另一个关键,就是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合作。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的研究团队,承担了教育部《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的研制。这份报告指出,京津冀三地都有着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应该强调分工和定位,北京是一个知识型区域,天津是一个加工型区域,河北是一个资源型区域。

“基于这个基本分工,河北可整合京津科技人才、技术资源和河北的区位资源,探索实行‘京津研发、河北制造’模式。”省政协常委张纬东认为,必须加强京津冀三地智力合作与协同创新,河北要面向京津寻找与自身产品、设备、技术、市场等软硬件相关联的企业,开展联合协作,使优势技术与先进设备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引导住京津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到河北发展,推进百家央企、百家民企和百家院所校进河北活动,使京津科技成果更多地在河北实现产业化。

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在讨论拟定电子信息行业“十三五”规划时明确要求,电子信息产业要坚持依靠自主发展与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相结合,推进京津产业、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向河北流动,全面提升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从目前情况来看,河北应重点扶持中关村河北分园、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园、白洋淀科技城等一批产业合作承接平台建设。”省工信厅的官员表示。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电子信息产业要发展,企业主体是重点。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涌现出的一批龙头企业,如太阳能光伏领域的保定英利、邢台晶龙;新型平板显示领域的东旭液晶玻璃基板、诚志永华显示;信息通信领域的四方通信、华美光电;半导体照明领域的同辉电子、鹏远光电;行业电子领域的泰康医学;集成电路领域的普兴电子、华北集成等。

可以说,每一个企业的创业史(历程),都是一部全面创新史。总结这些优势企业的创新经验,对于推进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一支强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军具有重要启示。

——要走“科技创造”之路

电子信息企业必须瞄准市场前沿,适应市场变化,加强研发能力,以高新技术研发为重点,研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知名品牌、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才能促进企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同时,要通过(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修订,掌握标准制定、修订的话语权,奠定企业在行业中技术领先的地位,加快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

——要走“科企联姻”之路

在建立自有新产品研发中心、测试中心与数据中心及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团队的基础上,企业必须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赞助、买断、提前介入科研中试、小试项目、共建研究机构等办法,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增强企业技术研发能力,降低技术创新成本。

——要走“招才引智”之路

依托高校、职业技术院校,企业要创建订单式培训和定向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机制,对优秀技术人才采用股权、期权等各种分配激励方式。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奖励力度,从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帮其解决后顾之忧。

——要走“融合互动”之路

紧紧围绕钢铁、石化、玻璃、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大力发展应用电子产品、工业软件、生产性信息服务,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互动,增强产品、网络与服务的垂直整合能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通信服务的融合创新和互动发展。

——要走“聚集发展”之路

积极融入园区“扎堆”发展,利用园区标准厂房、研发测试、项目孵化、电子商务等配套设施建设的优势,壮大企业规模。通信网络、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光伏、行业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要发挥带动效应,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把资源分散、无法形成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进行整合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政府角色不能缺失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正确的引导,离不开创新激励的政策,离不开宽松公平的环境。这些不是企业主体或整个行业所能完成的,需要我们的各级政府“站”出来,顺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浪潮,站位“互联网+”的风口,积极搭建高效审批、人才聚集、金融服务、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优质平台,使之在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搭建高效审批平台

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一方面,优先安排重点电子信息项目。可适当降低投资门槛,优先列入省和设区市、省直管县(市)重点建设计划。对符合有关要求、达到用地标准的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另一方面,按项目建设规划确定的时间顺序,分期分批地为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问题。此外,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允许项目承建企业采取边设计、边建设、边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模式,以抢占发展先机。

——搭建人才聚集平台

要完善国内乃至国际顶尖人才的吸纳和培养机制,积极组织高质量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信息技术人才创业创造良好氛围。同时继续贯彻落实省政府“巨人计划”,围绕“爱才、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五个重点,着力引进一批既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产业领军人物。充分利用我省和京津教育资源,培养多层次的电子信息专用人才,每年培养100名高级研发人才。建立“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

——搭建融资服务平台

要坚持多措并举,从财政税收、专项资金、银企合作、政府采购等方面制定措施,全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制约。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争取更多国家资金支持。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将年度省科技专项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工业技改资金各自安排一定数额,相互配合,综合采用补助、贴息、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对重要项目给予集中支持。同时,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信息产业。推进银投政企合作,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搭建平台。细化鼓励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将龙头企业高新技术系列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要抓住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产业群整体转移的趋势,发挥我省地处环渤海省市信息产业带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吸引京津产业及大集团大公司加工制造基地落户我省的政策措施。以规划和项目库为基本依据,合成大项目、大产品和产业链,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电子信息企业实行产业定向招商,与国际友好城市及发达地区政府、工业园、商会、电子行业协会实行全方位对接,实现产业区域招商;保持招商政策长期性、连贯性,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引得进,留得住。鼓励企业在技术、资金、市场、人才等多方面与国外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市场空间,参与信息产业的全球化分工。

猜你喜欢
信息产业河北互联网+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7524亿元
新郑产业新城:“屏”“芯”双轮驱动,打造中部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孙婷婷
聚焦电子信息材料发展前沿抢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先机共建电子信息产业强国
The Shortage of Water